寫部落格邁入第7年了,市場先生的文章也累積了近千篇, 以前曾經整理了一份超過100篇文章的懶人包,不過隨著文章增加和資訊補全,很多文章沒辦法全部列出來。 為了讓大家更快速的找到自己需要資料,不用一篇一篇爬文,所以市場先生特別整理這篇文章。 就像我自己當年開始學投資時一樣,不知道從哪開始下手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剛開始學投資時也有這種茫然的感覺,放心,你並不孤單。 這篇資料整理,希望能夠幫助和當年的我...
《教練:價值兆元的管理課》書的作者之一是Google的前執行長施密特。 內容主角是談已故的一位知名人士 Bill Campbell 各種過往對談紀錄, 他從一位足球教練,一直到擔任多家企業的執行長, 後來在一家矽谷知名創投KPCB工作,作為創投公司旗下企業入駐的主管,提供管理經驗與建議, 前後包含與Apple的賈伯斯、Google的佩吉等人共事過,也有提供過Amazon創辦任貝佐斯建議。 有點像是...
你是否曾經遇過有些朋友, 很喜歡談論自己手上的持股,或者談論對市場未來方向的看法? 今天市場先生談一個投資新手常犯的錯誤,就是「告訴別人自己投資了些什麼。」 為什麼投資新手不該告訴別人自己的投資買了些什麼? 先從一則新聞說起。
「收入」和「儲蓄」,哪個是致富關鍵? 今天看一本書上寫到:「不可能靠收入致富,而是要藉由儲蓄致富。」 意思是收入再高,沒有儲蓄的話,資產也不會累積。 碰巧不久前,我才在其他書上看到相反的說法, 認為「增加收入才是致富的關鍵。」 書中提到即使努力儲蓄,但收入太少也完全沒有意義。 你認為哪一種說法才正確的呢? 許多觀念在我們第一眼看到時,都會認同它的正確性和合理性, 但只有在當兩個衝突概念放在一起時,...
「為什麼你很努力,但成果卻很有限?」 上周市場先生收到朋友送的一本書,叫做《瞬間啟動財富力》, 作者是寫《順流致富GPS》這本書的作者,以前有分享過這本書, 書中有個有趣的故事,我覺得很受用,所以把它記下來。
前陣子市場先生收到一些學校單位邀請,希望能幫學生談談投資的工具與方法。 我心裡浮現一個疑問是:教這些對學生有幫助嗎? 學投資是有成本的, 需要付出時間了解、研究、實際行動到建立長期操作的信心。 而投資報酬率越高,長期複利下來對個人的資產可以成長更多, 許多人在學習投資時,總是追求著高報酬。 人們常常得到的結論是: 「學會投資,得到能創造高報酬的能力,就能讓自己財務改善?」 聽起來很合理, 似乎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