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讀書筆記:減少心理偏誤,才能做出更多正確的決策
《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是一本整理各種心理偏誤的書,
作者是一位韓國的企管專家,收集了很多本關於金錢及心理學的書籍內容,想把心理偏誤與一個人有錢與否的關聯性做探討。
書中收集整理了很多本書的內容,談到很多行為偏誤,並且用不同的有錢人的行為決策例子,說明有錢人比較會做出不受心理偏誤影響的決策。
《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書中重點摘錄
以下是書中我覺得比較有趣或有感觸的部分,分享我的筆記:
1. 「米缸滿,人心善。」-俗諺
「我年輕時認為錢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如今我真正明白了,那麼想法並沒有錯。」-王爾德
金錢會影響個人匱乏感,進而影響思考判斷及認知,影響人生決策,而這些決策又進一步回頭影響我們財務與金錢。
2.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馬克吐溫
3. 談成功總與運氣。
有記者問比爾蓋茲他成功的祕訣,比爾蓋茲說:「我每天早上都會對自己說兩句話,一句是:『今天似乎會發生非常好的事情。』另一句是:『我什麼都能做得到。』這就是我成功的祕訣。」
4. 幸運的確虛無飄渺,但在幸運來臨時,好好的去運用那份幸運,會是成功的關鍵。
5. 運氣對成功有影響力。
承認運氣影響,能讓自己保持謙遜,以及對他人保持感恩,以及意識到自己不能安於靠運氣帶來的現狀。
否認運氣影響,則會將所有成就歸功於自己,很可能因此停滯不前。
6. 人生中最具破壞力的單字,就是「以後」。
如果是該做的事,「現在」去處理通常更有利。
一直等待時機的人不會有機會。
市場先生的讀後反思:書中的觀念不用全盤接受,重點是培養自我判斷能力
前面是我覺得有體會收穫的內容,
不過也來說一些反面看法,書中談心理偏誤獨立部分我認為是沒問題的,
但是把各種心理偏誤,跟有錢人、窮人的特性連在一起,有部分算是合理,但也有部分有點奇怪。
作者似乎試圖傳達一種觀念,他似乎假設「有錢人能夠理性,不會陷入各種心理偏誤」。
真的是這樣嗎?
每個有錢人,都非常理性、像聖人或機器人一樣?
我想現實並不完全是這樣。
不去陷入一些心理偏誤,的確可以避免某些傷害,
但有錢人也是人,一個人並不是一定需要完美無缺才能成功及變有錢。可能是表達方式的關係,書中有些歸納我認為因果關係比較奇怪、一些結論過於武斷。
例如書中有一段說,有錢人會看比較難讀的書???
我也是黑人問號,不大認同書的難度跟有錢與否的關聯。會下這種結論,可能跟作者職業習慣或者他收集到的資料樣本品質有關吧。
當然,書中許多觀念還是值得思考的。
建議當成一個談心理偏誤的整理書籍看就好,許多說法也不用全盤接受,可以自己思考判斷。
會提醒這一點是因為,
談到財富與心理,我們通常需要「先相信」、「先成為」,然後才能得到,
但該相信什麼,還是應該要多方閱讀,去感受與思考,再下判斷。
市場先生 原文於2024.04 撰寫於 Mr. Market 市場先生 FB 讀書社團
分享以下相關的讀書筆記:
1. 《理財盲點》讀書筆記:避開讓你付出高昂代價的13個財務錯誤
4. 《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讀書筆記: 不是只有努力,你要正視「運氣」的效益
5. 分享我的投資書單
加入市場先生FB讀書會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