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少 vs 資金多 投資方法應該相同,還是應該不同?

資金少 資金多

資金少的時候所用的投資方法 vs 資金多時用的投資方法,

兩種方法如果不一樣,你認為合理還是不合理呢?

之前市場先生在FB社團詢問社友,底下社友們留言很精采,正反兩方都有,也都有提到不同前題條件下的選擇。

ETF社團留言

我換個問法,也許你會有比較清晰的想法:

假設有個厲害的基金經理人,叫做小巴菲特,過去你投資他,他的績效都一直很好,
最近因為受到眾多投資人追捧,基金有許多新資金流入,突然小巴菲特管理的資產規模多了10倍,
如果小巴菲特突然因為資產規模大幅改變,導致他突然決定基金的投資方法策略做大幅改變,
(不是標的改變,而是方法邏輯、原則上的變動)

「請問他方法突然改變以後,你還會放心繼續把錢交給他管理嗎?」

我想,
應該大多數人想法都跟我一樣,
不會想把資金交給突然大幅改變投資方法的基金經理人。

→ 如果一個方法有用,為什麼不繼續用呢?

→ 如果另一個方法更好,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用呢?

進一步延伸,如果那基金經理人就是我們自己,
那是否也代表,一個投資方法,如果會需要隨資金規模放大改變就不再使用,
這方法對我們人生而言,也許是有問題的?

但問題來了,我們的人生經驗真的是這樣嗎?
在留言下也提到很多不同看法:

1. 人生階段不同、收入不同,本來風險屬性、投資能力,都會發生改變,導致方法不同。

2. 錢少的時候沒錢配置,錢多時本來選擇、機會都更廣泛。

3. 錢少的時候得先學習、增加收入、了解控制風險,否則錢多時傷害更大。

4. 錢越大越容易有流動性問題,例如巴菲特現有的資產規模很難投資小公司,或一些策略有胃納量問題(但這問題在一般人身上不存在)。

這些也都是很實際的情況。

說說我自身經驗,其實也是如此。
在資金少時,我自己實際的做法是主要專注在 做交易了解風控+提升本業收入,
很幸運的我當時即使做了許多風險較高的操作也沒爆掉,幾年的過程也讓我充分理解了風險。

等後來過了幾年,資金逐漸累積放大,以及投資知識逐漸累積以後,
這時投資方法的確也發生了改變,不再使用高風險的方法,逐漸以資產配置作為核心去規劃自己的投資。

以前做交易那些經驗,
一方面可以說很有用,因為可以避免自己未來犯下一些過高風險的錯誤。
但一方面也可以說沒有用,
因為那些過去的方法,考慮風險程度,已經不再適用大資金的情況,
資金小跟資金大時方法不同,是我自己的實際情況,我想跟很多人可能也一樣。

但如果問我資產規模不同時,方法是否該一樣?
現在我認為應該是要一樣的。

畢竟如果方法不一樣,代表前面走的路是錯的、走不下去,才需要換條路。
不過現實執行上,沒有人是先知,
在無論資金、知識都不充足,甚至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也和未來不同的過去,
的確也很難一開始就找到可以長久使用的方法,都需要時間去摸索、認識投資、也認識自己。

最後,市場先生總結一下幾個想法:

1. 對個人財務而言,每個人都應該要找到一套投資方法,是自己隨著資產規模放大,都可以持續用下去的。

2. 如果一個方法隨資產規模擴大需要改變,除了代表未來一定會面臨更換方法,也代表當下用的方法本身可能存在某些問題或限制。

3. 儘管我們最終會使用某個方法,但在那之前我們得先尋找、嘗試、增加投資知識、認識自己,才知道是什麼方法適合自己。

4. 越早確定一個可以隨資金規模放大也不用改變的方法,當然對自己越好。

在找到、確定這個方法之前,多嘗試不同方法、理解認識風險,其實也都是好事。

原文發表於市場先生FB ETF 社團

最後,也分享幾個小故事給你,
也許對投資理財與自我成長會有幫助:

1. 為什麼投資不該在虧損時加碼?一個賣菜老伯的故事

2. 漁夫與商人的故事》當下過的還不錯 不代表有選擇權

3. 「為什麼你很努力,但成果卻很有限?」一個船夫的小故事

4. 「你喜歡報酬穩定的投資嗎?」一個漁村的小故事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最近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11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