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新手入門教學 – 市場先生帶你買進第一支基金
基金是什麼?基金是集合一群人的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貨幣市場或其他資產的投資工具。
本篇內容有6個部份 (點下方連結可直接跳轉想看內容):
基金懶人包閱讀進度 | ||||
基本概念 | 基金去哪買 | 基金三階段(挑選/申購持有/賣出) | 資料查詢/結語 | 常見問答 |
本篇主要提供想投資基金的新手一個基礎知識統整,內容無法包含所有的基金知識,未來會持續優化,如果你有建議/回饋,歡迎在本文底下留言,看完有收獲也可以幫我分享文章 。
溫馨提醒:本篇內容較多,可按 Ctrl+D將本頁加入我的最愛或存頁籤,一次沒看完也可回頭持續學習。
基金是什麼?
基金是一種把投資人的錢集中起來,讓負責單位/專業經理人去管理的投資工具,通常會拿去投資股票、債券或其他金融商品。
基金 (英文: Fund)的意思,廣義的說,就是集中管理眾人的資金。
基金能夠讓一般投資人參與由專業經理人管理的投資組合,投資人投入多少資金,就會按比例分到基金的收益或承受損失。
我們平常在聊天或新聞上談到的基金,大多指的都是共同基金 (英文: Mutual Fund),
共同基金是指一種公募基金 (可以公開募集資金的基金),意思是任何人都可以申購基金 (買基金)、贖回基金 (賣基金)。
市面上常看到的基金,背後的原理都差不多,只是會因為用途、特性而有不同種類,例如:
- 共同基金 →一群人把錢交由經理人去管理追求超額報酬的基金
- ETF (指數股票型基金) → 一群人把錢交由單位/經理人去追蹤指數
- 避險基金 → 一群人把錢交由單位/經理人去採取較特殊方式管理的基金
- 養老基金 → 一群人把錢交由單位/經理人去規劃退休後的資金
- 慈善基金 → 一群人把錢交由單位/經理人去做公益用途
以上這些都是基金的種類。
境內基金/境外基金 是什麼意思?
常常在各大網站上看到「境內基金」、「境外基金」分類,是以發行公司的註冊地來分辨,不是以投資區域來分。
國內基金公司推出的基金稱為境內基金,國外基金公司推出的稱為境外基金。
境內外基金中,根據基金主要的投資區域,分為海外基金 (主要投資區域是海外)、國內基金 (主要投資區域是國內)。
意思不用特別記,只要看到的時候大概知道就可以了。
更詳細的比較、怎麼查基金資訊,可閱讀:境內/外基金是什麼
基金規模多少算大?
共同基金的規模如果低於1億美元,可能都算是比較小的基金。
怎麼說呢?假設一檔基金背後要有10個人去運作 (經理人、研究員、交易員、IT、法務、助理等),平均年薪假設是10萬美元,
10人 × 10萬美元 = 1百萬美元
(實際上也許人數可以更少、在大型投信公司許多人力可以分攤,但還要把獎金、辦公室、差旅費、資料費等成本及公司利潤考慮在內,這裡用10人份薪資去計算方便理解)
共同基金的主要收入來自每年的管理費 (之後的段落會介紹基金費用),假設是2%,再扣掉一些代銷成本,可能1%就算不錯。
代表要有1億的規模 × 2%,才能產生100萬美元的管理費收入去支付這10個人的薪水 。
上述舉的是美國的案例,如果你想了解其他的基金,也可以用這個角度去思考,1億美元的基金,其實並不算大,只夠聘請幾個人。
當然這只是粗估值,不同基金種類也不能用統一標準去看,也有例外 (例如ETF、避險基金),這邊只是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對基金規模有更清楚的概念。
基金的重要觀念:淨值
基金淨值 (簡稱: NAV)就是淨資產價值,白話說 就是讓你知道現在這檔基金每單位多少錢?注意這裡是說「每單位」,所以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基金淨值,是指是基金「每一單位的淨值」。
基金淨值算法是:(基金總資產 – 基金總負債) ÷ 發行總單位數
基金會有淨值這個概念,是因為基金 (這裡指的是共同基金)不像股票一樣,在交易時間內隨時都有買賣方的報價,基金一天只會有一個淨值 (價格),我們要買賣基金時,價格就是根據這個淨值來決定的。
補充:ETF雖然也是基金的一種,但由於它可以在股票市場被交易 (共同基金就不行),所以它的價格是跟股票一樣會隨時變動。
基金是如何賺錢的,也是看淨值
投資人只要看基金淨值上漲或下降,就可以知道基金是賺錢還賠錢,例如:
- 買進時基金的單位淨值是30元,之後淨值漲到40元 就是賺錢
- 買進時基金的單位淨值是30元,之後淨值跌到20元 就是賠錢
基金每天的淨值,可以在基金資訊觀測站查到:
詳細可閱讀:基金淨值是什麼
基金的特性有哪些?
基金跟股票有點不一樣,以下整理基金的主要特性:
1. 投資人的資金由基金經理人管理
基金能讓一般投資人用較低的資金,就可以投資由專業基金經理人所管理的多元資產組合。
2. 基金有很多種類
基金主要可以依照發行國家、投資的市場、主被動操作方式、投資標的類型等,劃分成不同的種類 (以下會介紹)。
3. 買基金需付相關費用
購買基金可能會被收手續費、賬戶管理費、經理費、保管費等費用,這些費用會直接影響最後的報酬率。
(之後會講到這些基金費用,請繼續看下去)
4. 基金經理人操作較受限
共同基金因為一般大眾都可以買賣,為了保障投資人的權益,經理人的操作也比較受限,會受到許多監管法規或行政規範限制。
例如買標的之前要撰寫報告、定期公布基金成效、單一持股不能超過特定比例等規定。
5. 有些基金 只有特定人士能買
一般人較少接觸到的避險基金、對沖基金,是特定人士才可以購買的基金,因此又稱為私募基金,意思是只會私下募集資金。
私募基金因為基金操作工具及策略比較沒有限制,所以績效落差範圍可能比共同基金大很多,好可以非常好,差可以非常差,
也因為風險高,所以法規規定不能公開宣傳,通常只給高資產族群買(溫馨提醒:只開放給高資產族群買,並不等於報酬/風險會比較好)。
想更了解基金的募集方式,可閱讀:公募 vs 私募基金 vs 私募股權基金
基金種類有哪些?
基金的種類主要可以依照發行國家、投資的市場 、操作方式、投資標的類型等幾種方式劃分。
- 依發行國家分:可分為境內、境外基金
- 依投資的市場分:可分為全球型、區域型、單一國家型
- 依操作方式分:可分為主動型基金、被動型基金
- 依投資標的類型分:可分為股票型、債券型、貨幣市場基金、平衡型、組合型等
想詳細了解基金種類可閱讀:基金種類懶人包
以下簡單介紹常見的基金種類,可點擊想了解的種類:
基金投資的優缺點
基金投資的優點
基金投資的優點,我認為最重要有2個:
優點1. 節省研究與管理時間
如果你想把一部分的錢拿去投資,又沒時間研究,投資基金等於付錢聘僱專業的人幫忙管理資金。
優點2. 接觸到更廣的投資標的
一般人資金較少、資訊較有限,可能有些標的是無法直接參與的。但基金的種類、可接觸到的資產類別很多,例如各國股票、債券、原物料、房地產等。
一般人可以藉由基金,去接觸到自己比較難接觸的資產類別。
基金投資的缺點
缺點1. 對投資的掌控度低
畢竟買基金就是把錢交給別人管理,雖然可以透過決定基金類型來選擇大致投資範圍,
但無法自己決定要投資標的及買賣時機、投入金額大小等等,這些細節全都交給基金經理人決定。
缺點2. 成本比自己投資高
比起自己操作,基金還有額外申購費費用,持有期間也會產生內扣的經理費、保管費。
但這些優缺點其實因人而異,任何投資商品的合不合適,也會隨著年齡階段、生活狀態不同而改變。
舉例來說,一個投資人有一定的資金但沒時間研究投資,他可能會傾向多付一點管理費讓別人去研究投資,目的是省下自己的時間。
又例如另一個投資人,資金少但時間比較充裕,他想避免額外的費用支出,可能就會傾向自己操作,不會透過基金來投資。
基金懶人包閱讀進度 | ||||
基本概念 | 基金去哪買 | 基金三階段(挑選/申購持有/賣出) | 資料查詢/結語 | 常見問答 |
基金可以去哪買?
一間基金公司(投信)旗下會有很多檔基金,但我們買基金不一定直接跟投信買,更多是跟其他基金通路買。
基金購買的通路包含銀行、基金平台、股票券商、投顧、保險、郵局等,只要在這些通路完成基金開戶,就可以購買基金。
以下整理這六大買基金通路:
基金開戶六大通路介紹 | |||
通路類型 | 申購手續費 | 基金種類 | 特色 |
基金平台 | 低 | 多樣 | 費用低、幾乎都有賣 |
投信投顧 | 低 | 較少 | 以銷售自家代理的基金為主 |
證券商 | 中 | 多樣 | 費用中等,基金種類多 |
銀行 | 中 | 多樣 | 贖回時可能需收賬管費0.2% |
保險 | 高 | 較少 | 暫不考慮 |
郵局 | 高 | 較少 | 暫不考慮 |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從上表可以看出,以手續費成本高低、可以買的基金種類多寡這兩方面,目前會建議新手選擇「基金平台」來投資基金比較適合。各大基金平台比較可月讀:3大買基金平台比較
未成年孩子也可以開基金帳戶嗎?
可以,只要經過法定代理人同意+在文件上簽名/蓋章。
但因為扣款也要從小孩的銀行帳戶扣,所以要先幫小孩辦好銀行帳戶,詳細可參考:兒童儲蓄帳戶比較
另外,成年人開基金戶頭基本上可以線上處理,但未成年開基金戶就一定要把開戶資料郵寄回開基金戶的單位。
**注意:基金開戶的「基金扣款轉帳授權書」,銀行原留存印鑑相符,才能授權進行交易扣款。
在上述買基金的管道中,我自己是用基金平台買基金,以鉅亨買基金為例,這裡有開戶步驟可參考:未成年基金開戶圖解
目前鉅亨買基金 全站基金申購都是0手續費,最近也有爭取到讀者加碼優惠,有需要可以參考一下囉:
鉅亨買基金 市場先生讀者開戶連結&教學
(注意要用這個連結開戶才會有加碼優惠,如果自己去鉅亨官網開戶就沒有喔)
投資基金的錢怎麼領出來?
前面說到,如果你買進時的基金淨值 > 想賣掉時的基金淨值,就會賺錢,反之就是賠錢,那如果我想把投資基金的錢領出來要怎麼做?有兩種方式:基金配息到投資人的銀行帳戶 或 投資人把基金賣掉。
領出投資基金的錢 方法一:賣掉基金配息
賣掉基金 (又稱贖回基金)不一定是指全部賣掉,你也可以賣掉一定單位數基金。
但要注意的是,賣掉基金不會馬上入帳,通常境內基金需約3~5個工作天入帳,境外基金約3~7個工作天入帳。
詳細贖回要多久可參考:基金申購/贖回要多久?
領出投資基金的錢 方法二:收到基金配息
當你持有的基金從投資組合中收到股息、債息時,或基金公司去調整投資組合,將部分資產買低賣高獲利 (產生資本利得)時,基金公司都可能會將一部分以配息的形式分配給投資人。
(買基金時可選擇直接收取股息的配息型基金,或自動將股息再投入的累積型基金)
市場先生提醒:我們有時會看到基金說明出現「配息可能來自本金」的提醒,其實這裡指的「本金」有很多意思,詳細可閱讀:配息來自本金就不好嗎?
補充:基金配息/賣掉 要繳稅嗎?
1. 基金配息要繳稅嗎?要。
基金配息要被收取股息稅,但會因為基金是境內或境外而有不同的稅法,
境內基金會併入個人所得稅;境外基金則是併入海外所得稅。
2. 賣掉基金要繳稅嗎?看狀況。
賣掉基金時,如果淨值高於當初購買基金的淨值,就會產生需要繳稅的資本利得。
但也會因為基金的境內外差別而走不同的稅法,
境內基金的資本利得稅目前為0,也就是價差不用繳稅、基金配息則要繳稅,
境外基金無論價差或配息的獲利會併入基本稅額課稅(俗稱海外所得,有750萬元的免稅額)。
關於基金的稅務,詳細教學可閱讀:基金所得稅懶人包
基金懶人包閱讀進度 | ||||
基本概念 | 基金去哪買 | 基金三階段(挑選/申購持有/賣出) | 資料查詢/結語 | 常見問答 |
基金投資三階段: 挑選、持有、賣出時 要做哪些事?
閱讀到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基金的基本知識了,再來我們來了解身為投資人,挑選基金、持有基金、賣掉基金這三階段分別要做什麼事。
(其中有很多細節,但為避免篇幅太長,這邊主要提供一個基礎概念)
1. 挑選階段:找到適合自己的基金
挑選階段之一:評估基金投資目的 (短期 vs 長期):
思考看看:這次投資是長期所獲取的報酬收益重要,還是短期收益重要?
這筆投資的錢是用來支付短期的費用?還是要規劃幾十年後的退休生活?
挑選階段之二:評估基金投資的風險承受能力 & 資產配置
影響風險的關鍵取決於基金的類型、以及投入的資金比重。
可以先思考的是:要買哪一個種類的基金?例如美國股票型基金、全球債券型基金…等,要分配多少比例資金購買?這個沒有標準答案。
挑選階段之三:評估基金投資風格
接下來思考:你想做主動投資還是被動投資?
主動型基金:大部分是指共同基金,但現在市面上也有推出一些主動式ETF。
被動型基金:大部分是指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也有像是TIF(指數型基金)這樣的 在基金平台交易的被動型基金(較少見)。
主動型基金 vs 被動型基金 | ||
主動or被動 | 在哪交易 | 特性 |
主動 – 共同基金 | 基金交易平台 | 由基金經理人團隊主動管理投資組合,試圖創造更高的報酬 |
主動 – 主動式ETF | 股票交易市場 | 追蹤特定指數+基金經理人團隊適時操作,試圖創造更高的報酬 |
被動 –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 | 股票交易市場 | 不由基金經理人主動選標的,目的是跟隨指數,獲得整體市場的報酬 |
被動 – TIF(傳統指數型基金) | 基金交易平台 | 目的是跟隨指數,但現在因為有交易方便的ETF,這樣的商品比較少見了 |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主動型基金 – 共同基金 vs 主動式ETF 比較,詳細可閱讀:主動式ETF vs 共同基金
被動型基金 –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 vs TIF(指數型基金) 比較,詳細可閱讀:指數型基金 vs ETF
挑選階段之四:開始挑選基金
四之一:閱讀基金公開說明書
你可能常常聽到一句話:「基金投資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基金公開說明書是一個給投資人參考的 基金的正式說明書,通常是厚厚一本,要讀完會比較困難,所以有些基金也會推出「投資人須知」(又稱簡式公開說明書),在投資基金之前,建議至少要看過這一份:
礙於篇幅只會介紹第一部分的基本資料,其他部分詳細可閱讀:基金公開說明書必看的8個重點
以下以貝萊德 (BlackRock)的一檔基金為例:
1. 基金的註冊地會決定它是境內還是境外基金,這兩個的稅務規定不同。上文「基金是如何賺錢」有提到,也可閱讀:基金所得稅懶人包
2. 負責保管基金資產的第三方機構,可閱讀:保管銀行是什麼
3. 配息型基金會再分成配息型 (把配息還給投資人) 跟累積型 (把配息拿去再投資),可閱讀:配息型 vs 累積型
4. 新成立的基金比較沒有過去績效可參考,不是新成立的基金 可參考基金月報列的績效 (等等會介紹基金月報怎麼看)
5. 基金依申購/贖回規則,有開放式 (不會到期/發行數量無限)、封閉式 (會到期/發行數量有限)兩種,大部分基金是開放式基金。可閱讀:封閉型 vs 開放型基金
6. 基金種類是股票型,代表這一檔基金投資標的主要是股票。可閱讀:股票型基金怎麼挑
7. 不同英文字母代表不同級別,影響級別的主要3個因素是:手續費為前收or後收、是否配息+配息頻率、是否為法人級別(法人才可以買),可閱讀:基金級別意思
8. 計價幣別美元的意思是,這檔基金的主級別是美元,淨值、報酬率會以美元去計算。可閱讀:基金的計價幣別/避險級別是什麼?
9. 用運作的人力成本跟基金一年的管理費去粗估,基金規模至少需1~2億美元可讓基金運作流暢。可閱讀:共同基金規模多少算大?
10. 保證型基金是保本型基金底下的其中一個種類 (另一個種類是保護型基金),特色是提供投資者一定比例的本金保證,但提前贖回可能就沒有保本。可閱讀:保本型基金是什麼?
四之二:看基金績效
基金績效就是報酬率,但不是挑基金績效最高 或 排名第一的基金就好了,有些事情要注意:
1. 報酬率不要只看累積報酬率,還要看逐年報酬率,才看的出每年的波動,這可以幫助我們認知到風險:
2. 配息型基金,要記得看含息報酬率,不要只看淨值 (因為在配息的同時淨值會下跌):
3. 基金績效怎樣才算好呢?可以比較跟基金相對應的指數:
但不是每一檔基金都有相對應的指數可以比較,這時也可以跟同類型的基金比較 (但這僅供參考,有時很難找到屬性完全一樣的基金),可用晨星MorningStar網站查到:
市場先生補充:基金比較好壞,要找「風險屬性類似」的指數去比較好壞,才有意義。
我們想評估的是:風險類似的情況下,基金有表現得更好嗎?如果風險差太多,那並沒有可比性。(所以不要直接拿股票和債券比報酬率,兩者風險不同)
4. 基金績效長期來說有個報酬率的範圍可以參考嗎?
根據長期統計經驗,投資股票型基金 長期年化報酬率大概是 6~10%左右,債券則是 3~6%左右。
每一檔基金的績效都不大一樣,而且不同的時間點成果也都不一樣,一般談到報酬率會談一個長期平均值,短期可能會與平均值偏差很大。
不過市場先生還是有大概抓個範圍,以下以幾個比較常見的資產類別為例,列出過去20年的年化報酬率,以及最差的一年下跌幅度:
基金投資各類資產的長期年化報酬率 | ||||||
種類 | 投資類型 | 3年 | 5年 | 10年 | 20年 | 最差一年 |
股票型
|
美國 | 20.11% | 17.43% | 15.82% | 8.53% | -37.04% |
美國外已開發國家 | 10.63% | 9.66% | 7.75% | 4.87% | -41.27% | |
新興市場 | 9.83% | 8.80% | 4.63% | 8.52% | -52.81% | |
MSCI台灣 | 35.35% | 23.96% | 16.05% | 6.84%* | -45.88% | |
債券型
|
全球債券 | 3.91% | 3.35% | 2.35% | 5.40% | -6.36% |
美國債券 | 5.48% | 3.61% | 2.90% | 4.35% | -2.26% | |
高收益債 | 6.74% | 5.53% | 6.16% | 6.21% | -21.29% | |
長期債券 | 6.03% | 5.07% | 4.61% | 4.73% | -4.87% | |
中期債券 | 4.69% | 3.92% | 3.47% | 4.05% | -1.56% | |
短期債券 | 1.57% | 1.42% | 1.01% | 1.87% | 0.19% | |
重要提醒:過去報酬不等於未來報酬,短期報酬只能做為參考。 資料來源: MSCI/Portfolio Visualizer / MoneyDJ *return since 1994 資料時間:Jan 2001 ~ Nov 2021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提醒:基金投資 (尤其是股票型基金)通常會以長期投資為主,如果你在五年內需要用到這筆資金,那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度過市場的波動。
基金一般不會投資整個市場,只會去選其中一部份的標的,例如股票型 + 投資美國不會去投資美國所有的股票,另外,不同經理人操作方式也不同,所以實際上,基金表現有的會比指數好,有的則是落後指數。
基金績效更詳細可閱讀:基金績效常見的3大迷思及重點
2. 申購/持有階段:了解基金費用、基金月報
申購/持有階段之一:了解基金費用
基金是把資金交給經理人管理,所以會需要多付出一些費用,而基金費用會影響基金的績效表現。
申購(買基金)時的費用:
- 申購手續費:公定價是股票型3%、債券型1.5% 再加上折扣 (但現在有些基金平台 例如鉅亨買基金,申購都不用手續費了)
- 換匯成本:買外幣計價基金的匯率成本
持有基金時的費用:
- 管理費 (經理費):付給基金團隊去管理/操作的費用,每一檔基金不同 (通常股票型最高,債券型會低一點),大概落在1%~2.5%/年
- 保管費:把錢放在第三方保管機構的費用,通常是0.2%/年,也是內扣在淨值中
- 其他費用:交易成本、分銷費/遞延費等,不是每一檔基金都有,也是內扣在淨值中
贖回(賣基金)時的費用:
- 如果你是在銀行買基金,可能會有一個 贖回時的賬戶管理費。
提醒:選擇基金不是費用最低的就一定最好,還是要先看績效是否符合預期;
再來才是在幾個類似的基金選擇中,找費用盡可能低的,總之,選擇基金要避開的是費用很高、但成效是普通以下的基金。
基金費用想看詳細說明可閱讀:基金費用懶人包。
申購/持有階段之二:閱讀基金月報
基金月報是基金公司每個月都會出的一份報表,每一檔基金都會有,跟基金公開說明書一樣會寫基本資料,不同的是月報會有基金最新的報酬、目前持有標的等最新資訊。
每家基金公司的基金月報格式、細節可能會不同,但重點內容都會有:
詳細可閱讀:
3. 賣出階段:贖回費用、淨值計算日/入帳日
賣出階段之一:贖回(賣)時的費用
除了上述提到的 在銀行買基金,贖回時可能會有一個賬戶管理費之外,
部分基金可能還會有遞延手續費 (持有後收型基金 但想提前贖回的費用)、換匯成本 (買其他幣別的基金,贖回時的匯率可能會跟買進時不同),贖回手續費 (較不常見,少數境外才會有)。
換匯成本跟銀行匯率比較有關係,贖回手續費不常見就不多說,比較需要注意的是遞延手續費,也就是要清楚你買的基金是前收型還是後收型基金?
- 前收型基金就是申購手續費在買的時候就會收。
- 後收型基金就是這筆手續費後面才收,通常會聽到「滿X年不贖回即可免手續費」,換句話說就是如果沒有滿X年,就要收手續費 (而且通常費用很高)。不僅如此,持有後收型基金的期間,還會收一個「分銷費」約1%,而且是年年收取。最終整體一定比前收型更昂貴。
記得原則是:優先考慮前收型基金,不要買後收型基金。
這裡有教你怎麼分辨前收型、後收型基金:2個方法教你找出後收型基金 (基金代號是B的通常是後收型)
你也可以直接用已經挑過的基金平台,像是鉅亨買基金不會上架任何後收型基金,確保投資人權益。最近也有爭取到讀者專屬加碼福利,會比去官網開優惠,有需要的可參考一下:
基金開戶推薦:鉅亨買基金 | |
鉅亨買基金開戶優惠 | 專屬開戶連結 |
• 全站基金0手續費 • 鉅亨顧問資詢服務(終身) • 鉅亨講座(一年) • 讀者加碼14張即享券(限期使用)(即享券可用於開通更多進階會員功能) |
遞延手續費、分銷費詳細可閱讀:分銷費、遞延手續費是什麼?
賣出階段之二:基金淨值計算日、贖回入帳日
二之一:基金淨值計算日
前面說到,我們要買賣基金時,價格是根據基金淨值決定。但共同基金的淨值一天只會有一個,那贖回(賣出)基金時看到的淨值,就是我賣出的價格嗎?
答案是:我們實際下單的淨值,「要等明天才會知道」。以下舉例:
我5/22下贖回單看到的淨值,是昨天晚上算出的5/21 淨值,5/22的淨值當天晚上才會開始算,所以要等5/23~5/24才會知道是5/22淨值是30元。
二之二:贖回入帳日
境內、境外基金會有點不同,以下整理:(各家投信或銀行狀況不一定一樣,以下資料僅做為參考,有需要可洽詢自己常用的的銀行或投信)
種類 | 贖回入帳時間 |
境內基金 | 約在投資生效日後的1~5個工作天內入帳 • 債券型基金1~2個工作天 • 股票型/平衡型基金3~5個工作天 • 組合型基金4~5個工作天 |
境外基金 | 約在投資生效日後的5~10個工作天內入帳 • 債券型基金 5~7個工作天 • 股票型基金 5~7個工作天 • 組合型基金 7~10個工作天 |
表格僅供參考,基金申購買入、贖回賣出的實際淨值計算日,依各基金公司之規定為準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詳細可閱讀:基金申購/贖回淨值計算、入帳日整理
補充:基金投資會賠錢嗎?基金公司倒閉怎麼辦?
1. 基金投資會賠錢嗎?
不管是什麼投資商品都有可能會賠錢,但基金投資的好處在於:能夠將風險分散到多個公司或產業。
基金會去投資多個標的,這會比單一投資個股更能降低風險,不會因為某一家公司發生意外就導致巨額虧損。
那要如何減少基金虧損?
- 詳細瞭解你投資的商品內容,記得不懂不要碰原則
- 盡可能長期投資
- 如果對買進時機點沒把握,可以分批買入或者定期定額,分散於不同時間點進場,買在平均價位
2. 基金公司會倒嗎?如果倒了錢拿得回來嗎?
基金公司有可能會倒,但基本上發生機率很低。
就算基金公司倒閉,你的錢是放在保管銀行裡,不是放在基金公司。所以投資人的錢是可以拿回來的,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不會因為基金公司倒閉而消失。
詳細可閱讀:基金公司會倒閉嗎?
基金懶人包閱讀進度 | ||||
基本概念 | 基金去哪買 | 基金三階段(挑選/申購持有/賣出) | 資料查詢/結語 | 常見問答 |
基金資料去哪裡查?
如果要查不同基金的歷史資料、基金各項統計、不同基金之間的比較等等,可以去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查到。
以境內基金為例,要查相關的統計資料 (例如一間基金公司出的所有基金的前10大持股),就在首頁點「統計資料」→「境內基金各項資料」→「明細資料」就可以找到:
更多怎麼查詢基金資料的教學,可閱讀:基金成分股/基金規模/熱門基金查找教學(圖解)
基金入門懶人包 結語
基金跟股票、債券等一樣,就是一個投資工具,買不買全看個人策略,沒有一定要怎麼做。
因此初期了解基金,可以抱著多了解一項投資工具的心態,而且閱讀到這邊,你已經了解基金的基礎知識了,接下來就可以去了解更多種類的基金。
有興趣可以在市場先生網站上標籤是基金的文章繼續學習。
基金懶人包閱讀進度 | ||||
基本概念 | 基金去哪買 | 基金三階段(挑選/申購持有/賣出) | 資料查詢/結語 | 常見問答 |
這篇文章為市場先生資訊整理與觀念教學分享,無任何投資推薦之意,ETF/基金投資有風險,投資前務必詳閱公開說明書並自行研究分析判斷。
基金投資新手常見問答
誰適合投資基金?
這問題用上面的例子,就是:誰適合到外面餐館去吃飯?
答案是:無法自己在家做菜的人,或是想嘗嘗不同廚師手藝的人。
換句話說,
基金投資適合自己不擅長做投資分析的人,以及想要讓投資組合更多樣化的人。
市場先生認為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基金投資,
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多方嘗試各種投資工具,
再來挑選適合自己的工具就好,用的順手最重要。
一定要很懂投資才能買基金嗎?
這問題就很像是:一定要很懂做菜才能去餐廳外食嗎?
答案是:當然是不用
如果你很懂做菜,對選擇餐廳一定有加分,
但如果不懂,只要味覺沒問題依然可以外食。
基金怎麼買?
基金購買的通路包含銀行、基金平台、股票券商、投顧、保險、郵局等等都有在銷售基金,只要在這些通路完成基金開戶,就可以購買基金。
從下表可以看出,以手續費成本高低,以及可以買的基金種類多寡這兩方面,目前會建議新手選擇「基金平台」來投資基金比較適合。
基金開戶六大通路介紹 |
|||
通路類型 | 手續費 | 基金種類 | 優缺點特色 |
基金平台 | 低 | 多樣 | 幾乎都有賣 |
投信投顧 | 低 | 少 | 銷售自家代理的基金為主 |
銀行 | 中 | 多樣 | 需要收賬管費0.2% |
證券商 | 高 | 少 | 不用考慮 |
保險 | 高 | 少 | 不用考慮 |
郵局 | 高 | 少 | 不用考慮 |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市場先生會推薦國內前2大基金平台之一的鉅亨買基金,讀者開戶優惠如下,有需要的可以參考一下囉:
基金開戶推薦 | ||
基金平台 | 讀者專屬開戶優惠 | 讀者專屬開戶連結 |
鉅亨買基金 | 單筆0手續費優惠券14張 |
詳細基金開戶步驟可參考:最新基金開戶手續費優惠分享
買基金會不會賠錢?
這問題就像是:會不會吃到難吃的餐廳?
答案是:當然難免會遇到
且即使是一流的廚師,也會有失手的時候。
在投資市場沒有人是穩賺不賠的,即使巴菲特也有績效不好的年頭。
但挑選過去成績不錯,口味符合你的餐廳與廚師,
長期下來你的滿意度一定會比到處亂嘗試好。
基金要花很多力氣做研究嗎?
這問題就像是:要不要花很大的力氣找好餐廳好廚師?
答案是:不需要
多付一筆錢去餐廳用餐,追求的就是廚師的專業與輕鬆,幹嘛把自己搞得很累呢?
同理投資基金就是為了省下自己的管理,
你已經有多付成本了,如果還要一天到晚擔心東擔心西,
那不如自己建立投資組合就好。
不用為了找好餐廳吃飯就成為美食評論家,
同樣的,不用成為基金達人你也能找到一些不錯的標的。
基金懶人包閱讀進度 | ||||
基本概念 | 基金去哪買 | 基金三階段(挑選/申購持有/賣出) | 資料查詢/結語 | 常見問答 |
基金投資入門懶人包閱讀完畢,歡迎繼續閱讀市場先生網站更多投資教學,學習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簡單理解就是:投資股票型基金長期大概就是 6~8%左右,債券則是 3~4%左右。
我想請問這句指的是 人人投資還是專業經理人投資的報酬率
基本上兩者都是,當然一般人受貪婪恐懼影響而不是單純買進持有的話,追高殺低誤差就會很大
基金也會需要看曲線圖嗎?
它是股票的ㄧ種嗎?
可以先慢慢把整個基金教學懶人包看完喔
你好,我有想要投資,為了買房子 我們有三個孩子現在租屋中,請問如何小小的投資的呢?拜託您告訴我,謝謝
請先不要投資,準備足夠的資金、花時間做足功課,
投資與賺錢並不等於畫上等號,它也無法立即性的改善財務狀況,
絕大多數時後,你必須有一筆數年不允許動用的資金投入,才可能換到幾個百分比的報酬。
真的想投資,自己要花點時間研究,因為這個問題並沒有三言兩語的標準答案。
聽說基金不能做空?且空頭市場也必須按規定保持一定的持股, 不能空手?
大多數共同基金不能做空,一般基金的類別就決定它能做哪些事,空手也有限定現金部位比例上限。
聽說基金漲到一定百分比,就該贖回,可是贖回後,這些錢該怎麼處理?原本賺錢的基金,價格也高了,再買合適嗎?
恭喜你發現定期定額停利策略最大的問題點了。very good。
請問關於這問題點有什麼建議方案嗎?
是指哪一個問題點呢?
請問關於這問題點有什麼建議方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