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讀書筆記: 6大影響力運用技巧整理

最後更新:2023-08-28

小心,你可能吃大虧了都沒發現?

你有沒有遇過以下經驗:

1. 看到價格昂貴,認為它品質應該比較好

2. 接受別人幫助後,很想還清人情債

3. 看到限量,就有想買的衝動

《影響力》這本書告訴你,
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思考習慣,
其實 很容易受到「有心人士」利用!

以下是 6種造成人們吃虧的思考原則,
以及我自己整理的心得重點,
分享給大家:

1. 互惠原則:

只要受人恩惠,就會有虧欠感
最後不得不給予回饋?

互惠原則的力量來自於

利用人們想要「消除虧欠感」的心理!

如果是曾經幫助過我們的朋友,
他們需要幫忙時我們通常難以拒絕。

但互惠原則還有 2個很可怕的特性:

特性1. 即使是硬塞給別人的好處,也能觸發他人的虧欠感

就曾有宗教團體,
透過硬塞給路人小禮物的方式 (比方說一朵花,完全沒成本),
當人們接受花以後,就要求給予捐款,
用這方式讓要求捐款成功率大幅提高30%以上。

特性2. 互惠原則可以是不對等的交換

即使只是接受到一朵不值錢的花、一個便宜的便利貼,
都可能讓你為此付出更高的代價。

在台灣,我想到最典型的例子,
應該就是選舉時,
在各地發的印有候選人的衛生紙,
收到的人,也許根本不認識任何候選人,
但投給衛生紙上這一位的機率應該是大幅提高的!

2. 前後一致原則:

想當個言出必行的人?

前後一致原則的力量來自於
一但做出承諾,人人都想言出必行

最典型的行為,
就是在股票市場上買了股票,卻死不認賠的例子。
最後任由股票跌到天荒地老甚至變成壁紙。

公開做出選擇之後,
所有人都會一再的欺騙自己,認為自己選擇沒錯

這可能也是結婚要宴請賓客的原因,
在眾人見證之下,
男女雙方不得不更加重視承諾、為婚姻付出努力。

想要讓前後一致更加有效,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在公開場合承諾

2. 為了承諾付出一些額外努力

萬一這些事情你都做了,
那很容易就完全陷進承諾之中。

做人前後一致沒甚麼不好
唯一的問題是:有時候代價太大了!

尤其在投資與感情上,

如果想避免錯誤的投資,
你應該避免告訴大家自己現在的投資持股部位

如果要避免錯誤的感情選擇,
你應該避免過早的在公眾場合 (例如:Facebook) 宣布自己的感情狀態

我自己的經驗是,
那些很愛宣告自己感情狀態的人,通常很容易藕斷絲連執迷不悟。
(如果想要另一半忠誠,你可以反向操作)

至於很愛告訴別人自己投資什麼股票的人,90%都很容易賠錢 (笑)!

 

3. 社會認同原則:

模仿別人,是一條最安全的路?

例如:

在馬路上開車時,如果前方的車突然換車道,
我們可能會預期對方看到某些路況,
因此自己也跟著換車道,這樣好像比較安全。

再舉例:
一個中風的人躺在路邊,情況很緊急,
路上人非常多,卻沒有人幫忙他,
理由不是因為大家沒看到,而是看到的人會認為:

「說不定已經有其他人幫忙了?」

「沒人在乎,這應該不是甚麼急事吧?」

當對方與我們相似時,
例如年齡相近、職業相近,我們更容易仿效他的行為。

最典型就是所謂的「維特效應」(又稱為自殺模仿效應)

例如:
新聞大幅報導了年輕人自殺事件以後,
統計顯示,除了近期的自殺事件比率大幅提升,
而且自殺的人有很大比率會是年輕人,
這是一種爭相「模仿」的結果。

有個研究數據顯示,
「每個自殺新聞,會殺掉58個原本能活下去的人。」
(台灣每天的負面新聞真不少,要小心別被影響)

而我身邊最常見的,應該是就業選擇,
受近幾年不景氣影響,
很多人會選擇公務員當成志業,
但也有不少人沒有仔細想過,
只是單純因為熱門而跟著去考試而已。

4. 喜好原則:

我們會對我們喜歡的人好一點?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外貌」
長相好看的人,往往能得到一些額外的好處

研究顯示,
外貌好的人不但求職容易,
即使受審判時也容易得到同情。

除了外表魅力之外,
還有幾項特性也會提升好感度:

1. 和自己「相似」的人,會提升好感

2. 「恭維稱讚」自己的人,會有好感

3. 「常接觸」的人,相對不常接觸的人會更有好感

對喜歡的人好,真的對我們有利嗎?

下次被銷售員稱讚時,記得要多思考一下。

 

5. 權威原則:

我們會服從專家的意見,

權威的可怕在於,它會讓人「盲目的服從」

研究顯示,
即使是胡扯或無理的命令,都能讓人完全百依百順!

有3種方式能帶來權威,
但最大的問題是,這些方式都能被「假冒」:

1. 頭銜:例如醫生、教授

2. 衣著:例如得體的西裝

3. 身分象徵:例如高級車

看到這些事物,
通常能反射性地讓人產生權威感。
在一些龐式騙局的詐騙案件中,
領頭者通常都會有個顯眼的封號、住豪宅、開跑車、炫富,
原因是這樣更容易取得信任。

可閱讀:分辨詐騙投資案的10個方法

 

6. 稀少性原則:

越稀有的東西就越珍貴?

物以稀為貴原則來自於2件事:

1. 人們相信越難得到的東西價值越高
2. 機會越來越少時,「失去選擇」的痛苦太大,導致人們急於做出選擇

僅僅是增加了「限制」也能提高一件事的價值

例如:一項研究顯示,
標示了18禁的成人讀物,比起沒標示的讀物
反而讓青少年更想要閱讀,而且給予更高的評價。

競爭一項稀有物時,很容易讓人失去理性

這特性最容易被用在男女戀愛上,
把自己營造的很多人追求、非常搶手,
通常會促使追求者更積極的行動!(即使真正的追求者只有1人)

盲點在於,稀有並不代表 更好吃、更好用

當你發現落入稀有性陷阱時,
想想東西的真正用途和效果吧。
很稀少短缺的餅乾,並不會真的變比較好吃!

 

《影響力》這本書非常適合做「投資」、「行銷」的人閱讀

巴菲特 的合夥人 查理‧蒙格
看完這本書後贈送作者 1股波克夏A股(今天市價32萬美金)

蒙格的原話:意思是它從這本書中收穫很大,並且贈送了一股A股給作者

“Academic psychology has some very important merits alongside its defects. I learnt this eventually, in the course of general reading, from a book, ‘Influence’, aimed at a popular audience, by a distinguished psychology professor, Robert Cialdini… I immediately sent copies of Cialdini’s book to all my children. I also gave a share of Berkshire stock [A share] to thank him for what he had done for me and the public.” Charlie Munger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中提到這件事,

波克夏A股當時 每1股市價 12萬美元,
蒙格也買了這本書送給了他每個孩子。

從行銷的角度,可以了解到如何發揮影響力、增加銷售。
從投資的角度,則是如何不受非理性的原因影響,才能正確做出投資判斷,
書中也提到了各種影響力的 破解方法。

這本《影響力》推薦給大家!


相關文章:

1.  我的投資書單

2. 《從0到1》 如果你想創業或創新,都推薦看這本書

3. 學會更多思考偏誤:窮查理的選股原則

加入市場先生FB讀書會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1. 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中提到這件事,
    波克夏A股當時 每1股市價 12萬美元,
    蒙格也買了這本書送給了他每個孩子。
    以上這段文字,不也是試圖透過名人效應去影響你買這本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