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經濟學是什麼?10個常見的行為金融偏誤分析

最後更新:2022-10-18

行為經濟學-金融偏誤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什麼是行為經濟學的基礎概念,以及它在財務金融上對我們的影響。

許多人投資時會用看似很理性,會採用嚴謹的分析,但最後投資過程卻一再發生意外,許多行動超出自己原本的計畫,

而同樣類似的錯誤不是只發生在少數人身上,而是大多數人都曾經遇到。

這問題,其實就是「人性」的影響,我們天生就比較容易在某些決策上犯錯,

例如缺乏自制力、行為不理性等因素,而導致做出的行為是基於個人偏見而非真實,

在學術上這種研究投資人人性上的偏見是如何影響決策行為,就稱為行為經濟學,用在財務金融當中,則是稱為 行為金融學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行為經濟學,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行為經濟學是什麼意思?

傳統的金融理論認為,市場和投資人是理性的,投資人有完美的自我控制能力,會被認知錯誤或各種錯誤訊息干擾。

當然,這很明顯是一個假設,不是事實。

畢竟學術研究上,你不先這樣假設,後面很多推論和計算都沒辦法進行下去,不過現實世界並沒有學術假設的這麼完美。

行為經濟學(英文:Behavioral Economics)認為,投資人其實並非完全是「理性」的,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容易受到自己偏見的影響,並且會出現認知錯誤、導致錯誤的決定。

行為經濟學會透過不同層面來分析,在金融、商業、行銷上都有應用,

市場先生比較感興趣的是金融理財領域,在行為經濟學裏面有個分支專門研究金融行為,稱為行為金融(英文:Behavioral Finance)

例如認為證券的市場價格不是由證券內在價值決定,反而很大程度是受到投資人的行為影響,它與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 EMH)是相反的學說。

行為金融認為,如果效率市場假說是事實,即使有專家透過選股或觀察市場時機,也不可能超越整個市場的表現,投資者能夠”戰勝市場”的唯一方法是購買風險更高的投資。

但事實上,巴菲特卻透過選股、觀察市場,長期持續地「戰勝市場」,並擁有更好的報酬的實際例子。

什麼是效率市場假說?
效率市場假說認為,股價在任何時候都反映了關於某項投資或市場的所有訊息,因此投資人不能購買被低估的股票或以過於昂貴的價格出售股票,效率市場假說認為尋找被低估的股票或試圖透過基本面、技術分析來預測市場趨勢是沒有好處的。

簡單來說,當下股價就是當下最正確的價格,沒有錯誤,也無利可圖。

這理論當然不現實,否則巴菲特這種績效持續戰勝市場、擁有長期超額報酬的人不應該存在。但也不能說它完全沒有用,我們只能說:市場某些時候有效率,但也有時極度不效率。

10個行為金融偏誤的例子說明

與其看理論,不如來看看這些研究在做些什麼。

行為金融解釋了個人和機構的決策如何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以及為什麼他們的行為往往是非理性的,

而這種非理性的行為主要是由偏見造成的,這些偏見會影響投資人的金融決策。

底下列出10個行為金融常見的例子,這些例子其實一般普通人也時常會犯類似的錯,

透過了解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我們可以發覺自己平常沒察覺到的偏見,進而改正自己的行動:

1. 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的概念,最早是由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

塞勒認為除了錢包這種實際的帳戶之外,每個人其實都有心理帳戶,人們會透過心理帳戶來進行各式各樣的經濟決策。

人們會把在現實中客觀等價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劃分到不同的帳戶中。

舉例來說:

工作很辛苦所以獲得的薪水,會被歸類到「勤勞」的帳戶中;
年終獎金則被歸類到「獎勵」帳戶;發票中獎則被歸類到「天上掉下的禮物」帳戶中。

  • 勤勞帳戶裡面的錢,人們會精打細算來使用;
  • 獎勵帳戶裡面的錢,則會用比較輕鬆的態度花費,例如過年時拿去買新衣服;
  • 天上掉下的禮物帳戶,人們則會更隨意的花費、更容易衝動花費掉。

但實際上,勤勞帳戶的1萬元、獎勵帳戶的1萬元、天上掉下的禮物帳戶1萬元,這些帳戶的金額都是相同的,但卻會影響人們的消費決策。

再舉例來說,如果你在看電影的路上弄丟價值500元的電影票,你會想說算了、電影就不看了。

但如果今天你還沒買票,而是弄丟了500元,這時你並不會改變去看電影的決策。

同樣都是500元價值的損失,但最後造成的決策卻完全不同,這就是心裡帳戶的影響,因為500元現金和電影票,其實分屬兩個不同帳戶。

人們受到心理帳戶的影響層面非常多,

研究發現當人們使用信用卡或其他無現金支付方式時,往往願意比用現金支付更多;

而當使用現金而不是信用卡支付時,他們反而會更準確地記住購物金額,背後的原因就是信用卡和現金是不同的心理帳戶。

如果你想要更精明理財、理性消費,不陷入心理帳戶的陷阱,建議就先清楚自己的心理帳戶有哪些,並且換位思考想一想,來抑制衝動花費的行為。

市場先生:心理帳戶給我們的啟示

1. 客觀檢視自己花費的習慣:如果你用信用卡比使用現金更容易花錢,代表兩者位於不同的心理帳戶,那把信用卡剪掉也許是種省錢方式。

2. 幫自己建立帳戶:儲蓄帳戶、買房帳戶、財務自由夢想帳戶,並且往裡面存下錢。運用心理帳戶的影響,這些不同的帳戶,可以更有效地幫你克制支出。

2. 從眾行為(Herd Mentality)

從眾行為(Herd Mentality)也被稱為羊群效應,是指人們喜歡模仿多數人的一致思想或行動,主因是受到社會壓力因素影響,甚至認為大群體不太可能出錯等理由。

在金融市場最常看到的狀況,就是投資人對分析師的建議趨之若鶩,假使一間公司財務上其實沒有健全的商業模式,

但分析師建議大家投資,那麼許多投資人就會選擇投資,理由通常是「因為其他人都這樣做」。

這不只會發生在一般投資人,即便是專業的投資專家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除了分析師以外,最近漲多的標的也容易被眾人追捧,即便人們說不清楚為什麼上漲及價值,但人們卻依然急著買入這些股票標的。

另外一個例子是,投資人往往喜歡按照字母順序進行投資,像是常常會根據清單上的”A”來開始選擇合作廠商 (例如有些券商在列出清單時是按照字母排列),

而Google在2015年將子公司名稱改為Alphabet,Apple、Amazon公司最初取名以A開頭,也可能都是考慮了行為金融的從眾心理來決策。

市場先生:從眾行為給我們的啟示

1. 所謂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如果你很容易受他人影響,那麼減少資訊接觸,少看電視報紙,對你也許是好事。

2. 跟群眾做相反的行為需要勇氣,但你只要多做過幾次,在不重押、失敗也不影響財務的前提下,儘管有時正確、有時錯誤,但多嘗試以後,也許就不會再這麼相信眾人的看法了。

3.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指的是一種現象,人們傾向於避免損失而不是獲得同等收益,

例如:失去100元的痛苦,往往會大於找到100元的喜悅。

損失規避認為,投資人非常害怕損失,以至於他們專注於試圖避免損失,而不是賺取收益,

甚至有研究認為,投資人對損失的痛苦感受是高於獲利感受的2倍以上。

許多投資人在虧損發生之前,並不承認它是虧損,因此為了避免經歷”真正”損失的痛苦,他們會繼續持有一項投資,即使他們的損失在增加,這就是俗稱的「套牢」。

這是因為只要他們還沒有關閉交易,就可以避免在心理或情感上面對損失的事實。

這樣做的負面影響是投資人往往繼續持有虧損的投資,最後遭受的損失會更多。

常見的損失規避例子:

  1. 僅願意在舊的投資標的去修改調整加減碼,卻不願意關注新的標的,即使新標的明顯更有利。
  2. 不願意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某物,儘管繼續持有風險更大,但心裡不願接受虧損和失敗。
  3. 僅出售有獲利的股票而非虧損的股票。

市場先生:規避損失給我們的啟示

1. 要理解到增加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其實是增加獲利的基礎。你無需承擔極大的風險,但也不能想著一點風險都不承擔。

2. 也許你害怕損失,但你是否想過,你更該害怕自己的財務目標無法達成?

規避損失其實跟下一項沉沒成本的概念很相似,不過損失規避通常是跟獲利做對比,例如你會為了避免多賠而損失掉更多獲利的機會,
沉沒成本則是把過去的損益當成判斷的基準。

4. 沉没成本(Sunk Costs)

沉沒成本(Sunk Costs)指的是已經發生、無法改變的成本,

成本指的是產生的花費,例如租金、行銷活動費用,或是花在新設備上的錢,

如果再投資領域,沉沒成本指的就是當初買進的成本價。

沉沒成本和心理帳戶理論有一定的關聯性,過去的一些損失(多花了時間、金錢等)會保存在人們的心理帳戶中,稱為沉沒成本。

舉例來說,如果你買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錢、不能退票,這個電影票的錢就是沉沒成本。

但如果你去看電影後,發現不好看,這時可能會有兩種結果:

  1. 因為花了錢買票不想浪費,所以忍耐繼續看完。
  2. 電影還沒演完,但因為不好看,就先離開去做其他事。

上述第一個結果就是考慮到了沉沒成本,所以忍耐繼續把電影看完,因為怕浪費錢。

但如果人是理性的,那在做決策時就不應該考慮到沉沒成本,應該選擇第二種結果。

因為雖然花了錢但及時退場還能把時間拿來做更有意義的事,這樣可以降低機會成本。

選擇第一種看似補償了心理帳戶的損失(已經花了電影票和時間),但實際上什麼也沒得到,反而後面損失更多時間精神。

沉沒成本運用在投資上,就投資人選擇的標的收益不佳甚至長期虧損套牢的股票,
但仍覺得都已經把錢投資下去了就不該退場。

但其實任何時間點,有持有股票與沒持有股票(假設立刻賣掉),自己的資產總值是一樣的,

因此任何決策不該受到自己持股以及持股損益的影響。

市場先生:沉沒成本給我們的啟示

1. 虧損的股票要不要賣?實際上過去虧損金額從來不該考慮在決策中,你應該要「歸零」,只考慮的是接下來最好的機會是什麼。

2. 做決策時,永遠假設自己是空手:如果你是空手會想要買嗎?如果會想買,那你原先的持股也應該繼續持有,如果不會想買,那不該加碼,甚至應該要賣出持股。

5. 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

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也被稱為蒙特卡洛謬誤。

最著名的例子發生在1913年的蒙特卡洛賭場,當時輪盤賭注的球連續數次落到黑球,

這讓人們相信它很快就會變成紅球,於是大家下注,認為在下一個輪盤轉輪,球就會落在紅球。

但一直到第27圈,球才落在紅球上,這時投資人已經損失了數百萬美元。

這個論點認為,人們常根據以前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結果,

認為某個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會較小或更大,其實這種思考方式是不正確的,

因為過去的事件不會改變某些事件在未來發生的機率,每個事件都是獨立的,其結果與過去或現在發生的事件沒有關係。

在投資裡面,過去跟未來的關聯性其實跟賭場不大一樣,有些有關連,有些則無關。

但問題是,投資人大多時候實際上並沒有能力判斷其中的關連性。

投資人經常會犯賭徒謬誤,舉例來說:

  • 當一檔股票持續上漲時,投資人認為這應該是很快就會崩盤的跡象,因此決定賣出。
  • 如果一檔股票持續下跌,投資人會認為這是將上漲的跡象,因此決定持有這些股票。

當然反過來也是謬誤,例如持續上漲就覺得會繼續漲、持續下跌覺得會繼續跌,這也是謬誤,

真實狀況是未來並非絕對,可能上也可能下。

投資人很容易會根據過去類似事件的歷史(以前價格點的趨勢、前高點、前低點、以前的線型型態等等),根據一個隨機事件(股票價格)的機率來做投資決策。

事實上這兩者並沒有一定的關係,一直在上漲的股票很可能繼續上漲,就像它可能崩盤一樣,過去的價格並不能決定未來的價格。

想要避免這種認知偏差的影響,我們就需要知道各事件的因果獨立性,

仔細思考事件發生的實際過程,不要想用偶然機率或迷信的方式來下投資決策。

市場先生:賭徒謬誤給我們的啟示

賭徒謬誤的本質在於,對資訊提出慣性的解讀,以及高估自己的預測能力。

在投資裡面,不要常常去猜漲猜跌,即使你猜錯的次數較多,但猜對時你會很容易給自己錯誤的評價,認為是自己的預測能力帶來正確,
實際上儘管你方向猜對,但你的推論依據不一定是正確,下次你用同樣的理論依據依然可能得到錯誤的結果。

養成一個習慣是說:「我不知道。」我想這是減少賭徒謬誤最簡單的方式。

可閱讀:在投資裡面不要害怕承認「我不知道」

6. 控制的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

控制的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是人們高估自己控制事件的能力,

當人們相信自己對某事的影響力比實際更大時,就有做出錯誤決定的風險,

可能導致把希望寄託在迷信、其他心理因素上,但事實上這些東西並不會改變投資的影響。

舉例來說,有些人在買樂透彩券時,會簽自己的幸運號碼,像是自己或親朋好友的生日…等,認為這些數字有助於幫他們中獎,這就是一種控制的錯覺。

做投資決策時,許多投資人也會陷入控制的錯覺,但做投資決策必須要分析年度報告、市場狀況…等各種層面,

這常發生在基本面分析的投資人身上,當你研究的越深,你就越相信自己的判斷,

許多基本面投資人甚至會把自己的長期投資作為信仰,忽略一些其他問題。

若陷入控制的錯覺,就會誘使你相信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但在投資裡面,誰又能永遠正確呢?

市場先生:控制的錯覺給我們的啟示

1. 每天殺進殺出,勇於決策,堅定停損、按策略執行。聽起來不錯吧?行動力很強。但這樣真的比較好嗎?其實是問號。

2. 建議無論何時,持有一組分散投資部位,例如大盤指數型的ETF,並且和你自己的幾檔選股比較績效。你會發現,自己付出大量努力所得到的成果,並不一定是時時刻刻都贏過指數的。

每次遇到對自己選股或方法高度狂熱的人,我都敬而遠之。
畢竟他們需要信心和信仰才能繼續下去,信心和信仰不一定是壞事,但我不需要。

7. 選擇悖論(Paradox of Choice)

選擇悖論(Paradox of Choice)認為,太多的選擇會給人們帶來壓力,

雖然傳統智慧告訴我們,更多的選擇會帶來更多自由與幸福,

但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在其著作《選擇的悖論》中指出,當人們面對更多的選擇時,反而無法做出明智的選擇,

因為我們的選擇總是受到錨定效應、框架效應…等心理因素的影響。

投資時我們就常常得面臨選擇困難,必須在眾多的公司中選擇想投資的股票,

而股價又一直是在波動的,每分鐘你都有買入或賣出的自由,每天市場上也會有好消息、壞消息…

太多選擇自由可能會讓投資人無所適從,做選擇時也隨意挑選,最終可能導致策略錯誤。

所以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投資人放棄思考,只想問:「什麼可以買?」「什麼會漲?」

有些方法可以避免過多選擇與自由,導致我們陷入選擇障礙,像是價值投資者就認為,必須投資自己理解的少數公司。

除此之外,巴菲特也建議普通投資人用最簡單的方式,不需要選股、擇時入場,

只要以長期投資ETF的方式,長期績效甚至能跑贏大盤。

市場先生:選擇悖論給我們的啟示

1. 投資為什麼很困難?因為選擇實在很多,市場上也不是只有好的標的,而是充斥著各種選擇。你可以面對它,或是分散投資也是簡單解決的方式。

2. 不好的公司也可能大漲,從垃圾裡面掏金的確可能大賺,但垃圾的數量可能會讓你掏的十分辛苦。你可以想想自己要接受哪些選項。

3. 金融業者最擅長的就是推出新的金融產品,但是越新的東西真的越好嗎?也許做好投資,你只需要一些老東西。

8.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是指人們總是選擇性來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資訊,卻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

簡單來說,就是人們總是以有偏見的方式來做決策,只看自己想要看的東西、接受他們認為正確的資訊,卻拒絕接受反面的資訊。

舉例來說:
持有A公司股票的股東,可能會忽略與該公司有關的不利消息,而影響到所做的投資決策。

又或者是人們只專注某些財經分析師的意見,卻忽略其他人的意見,因此可能會根據不完整的資訊來做出決策。

市場先生:確認偏誤給我們的啟示

在感情上,許多人都會把第一次交往的對象當成終身對象,也因此第一次感情交往時最容易受重傷,這就是一種確認偏誤。

同樣的,在股市有句老話說:不要跟股票談戀愛。其實想談的也是避免確認偏誤。

9. 錨定偏見(Anchoring Bias)

錨定偏見(Anchoring Bias)是指當人們在做決定時,會過分依賴已有的訊息或他們發現的第一個訊息。

舉例來說,如果你先看到一件價格1200元的T恤,然後又看到價格100元的T恤,

你會認為100元的T恤很便宜,但如果你只有看到價格為100元的T恤,你可能還不會認為它便宜。

「錨」就是你看到的第一個價格,這會影響你的觀點,而錨定偏見是行為金融學的一個重要概念,許多市場行銷會利用這個技巧讓人們更容易購買某樣商品。

投資市場中也常會出現錨定偏見。

例如當我問你,你認為3個月後台積電的股價會到多少?

你可能會先看看今天的股價在哪裡,然後根據今天的股價對它3個月後的股價做假設,這就是一種錨定偏見,因為你從今天的價格開始,在這個錨的基礎上建立價值感。

這種方式雖然找到了縮小範圍的參照點,但依然不是探索終點最正確的方式。

錨定其實很難避免,建議是以量化的數據替代假設,才能對抗錨定偏差。

市場先生:錨定偏見給我們的啟示

實際上我們在投資判斷時,不可能完全沒有任何的錨定,畢竟我們無法無中生有去做判斷。

但如何避免被某一個錨限制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參考的錨越多越能避免這問題,而不是只根據一個錨點下判斷。

當你有許多的錨,他們分別把你帶向不同的思考,這時你偏見其實就相對少很多了。

10. 情緒(Emotions)

情緒(Emotions)會影響金融決策,它們是直覺來提供快速評估的關鍵,良好的情緒會增加樂觀、風險承擔能力,讓人們更快地做出投資決定。

許多投資人會受到情緒化的影響,被恐懼和貪婪影響了投資決策,尤其是在牛市、熊市時就越會受到情緒的影響。

當市場處於牛市時,投資人紛紛想進入市場、希望能從中獲得利潤;當市場處於熊市時則可能會不敢進場,以避免損失。

情緒是一個很廣義的詞,它會帶來多種不同的影響,也可能衍生出其他類型的偏見,

人生中,情緒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它帶給我們生命一些起伏。

但投資中,情緒大多是壞事,因為它會讓你的決策失去準則。

市場先生:情緒給我們的啟示

開始投資後,如果說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建議你盡快地去「感受情緒的起伏」。

大多數人第一次損益變動時,情緒都會被牽動,這是很重要的感覺,請盡可能記住它,並且在以後試著掌握自己情緒、把行動和情緒做到隔離。

真正優秀的投資者或投機者,往往也都是最佳的情緒管理者。

快速重點整理:行為經濟學是什麼?

  1. 行為經濟學認為,投資人其實並非完全是”理性”的,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容易受到自己偏見的影響,並且會出現認知錯誤、導致錯誤的決定。
  2. 行為金融是行為經濟學的其中一個分支,專門研究投資人們不理性的金融行為可能有哪些。
  3. 對投資人來說,了解行為金融學,可以幫我們認識到自己潛意識中一些可能犯的錯誤,並且提早去避開它。

本文中市場先生列出常見的金融偏誤有10個:

  • 心理帳戶:人們為了特定目的,來分配資金的運用方式。
  • 從眾行為(羊群效應):人們會模仿大多數人的金融行為習慣。
  • 損失規避:人們傾向於避免損失而不是獲得同等收益。
  • 沉没成本:已經發生、無法改變的成本,理性的投資應該不要考慮到沉沒成本。
  • 賭徒謬誤:人們常根據以前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結果,認為某個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會較小或更大。
  • 控制的錯覺:高估自己控制事件的能力。
  • 選擇悖論:人們面對更多的選擇時,反而無法做出明智的選擇。
  • 確認偏誤:人們總是選擇性來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資訊,卻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
  • 錨定偏見:人們在做決定時,會過分依賴已有的訊息或他們發現的第一個訊息。
  • 情緒:人們在做決定時,會受到情緒的影響。

當然行為經濟學提到的偏誤並不只這些,未來市場先生有空再陸續作補充囉。

額外分享幾篇文章:

1. 最新國內高現金回饋信用卡比較

2. 最新海外高現金回饋信用卡比較

3. 股票開戶》最新優惠開戶活動分享

4. 基金開戶》買基金0手續費的開戶優惠

5. 美股開戶》各券商特色與手續費比較

編輯:Joy 主編:市場先生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最近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11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1. 寫得非常好,很多想法甚至可以套用到人生裡面
    期待未來有更多如此優質的好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