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阿發總管是什麼?機器人理財測試體驗心得分享
最後更新:2023-02-01
【本文為鉅亨買基金邀請市場先生合作撰稿】
前陣子市場先生收到一個邀請,
體驗鉅亨買基金平台的一個新的機器人理財服務「阿發總管」,
以下整理分享阿發總管的一些資訊:
鉅亨買基金平台是國內目前申購基金最便宜的基金申購平台之一,
在上面可以買到大多數台灣有代理的海外基金,
也可以省下跟銀行申購基金時每年0.2%的帳管費不用付。
以前市場先生曾經有分享過它的開戶手續費優惠,
新推出的阿發總管這個服務概念很像是一個「組合型基金」,
也就是幫你選基金的基金,
差別在於它不會跟你收額外的管理費用,
而且轉換標的目前也不用任何手續費。
阿發總管是透過工研院和鉅亨買基金一起研發的投資策略(策略細節當然是屬於保密),
在評估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理想的目標報酬以後,
提供一個經過測試驗證的策略,推薦合適的基金組合和比例,
幫你買進一籃子的基金,並且後續需要調整時也給予建議。
阿發總管理財機器人對投資人的3大優點
大多數投資人在投資基金的時候,其實最常遇到兩個問題:
- 沒有一套能經得起時間長期驗證的方法,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方法
- 不知道要選什麼標的,常常都是聽人推薦買進
近幾年國內外理財機器人的設計,走向是根據個人狀態給一個相對客製化、合適個人的投資建議。
目前體驗後的心得是,
假設如果有一個新手剛開始了解基金,
阿發總管理財機器人可以解決幾項一般投資人會遇到的難題:
1. 避免選擇超過自己風險承受範圍的標的
對投資人來說,未來報酬多少我們不見得能預期,
但風險能承受多少,則是我們可以一開始就決定的。
可是現實中我們其實很少在意投資基金的風險,
或是也無從得知潛在風險,大家往往只在意能賺多少錢。
比方說今天你雖然知道自己只能承受10%的波動,
但你選基金時可能自己挑或聽別人推薦,結果選到一檔會有30%波動的基金,
原因可能是你想賺比較多,或是你無法找到充足的歷史資料,
因此自己沒有意識到它的風險會超出你能承受的範圍。
但透過機器人理財我們可以避開這些事,
機器人一開始就會把不適合你的標的都過濾掉。
2. 使用經過歷史驗證的策略操作
其實投資方法有很多,只要能夠獲利其實用哪一套都可以,
當然我們不能說過去歷史績效好未來就一定會好,
但透過歷史資料去驗證可以避開一些風險。
最怕今天用A方法明天用B方法,
然後這些AB方法都沒有經過任何的驗證,只是靠感覺覺得好,
這樣長期的績效通常一定較差,原因是中間受到太多情緒影響。
阿發總管提供了沒有方法的投資人一個選擇標的方法,
操作策略由工研院的團隊研發,
測試有使用包含到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資料。
當然,
過去歷史績效好,不見得會等於未來績效好,
但有一套固定的操作邏輯,
對於許多沒有方法的投資人來說還是非常有幫助。
3. 再平衡更換投資標地時,目前只要「0手續費」
很多投資人會習慣聽別人的建議做買賣,
之後過一段時間也會收到建議轉換部分投資標的,但這樣問題很大。
很多時候一些金融業者推薦你轉換投資標的,
上個月說現在A比較好,這個月說現在B比較好,推薦給你是因為想要業績,
而用戶在中間頻繁操作,會賺會賠不知道,但中間一定付出了大量的手續費。
在看到阿發總管再平衡功能的時候,
我也有疑惑中間這些基金標地轉換,會不會產生很高的費用?
但我覺得它最特別的點在於,
它只有一開始的申購手續費(0.3% 且可用紅利折抵),後面再平衡調整目前都是0手續費。
這代表它推薦給你轉換的標的,
是客觀認為能創造更好的績效的標的,
而不是推薦一些讓中間人賺更多手續費的標的。
如何開始「阿發總管」的基金投資組合?
第一步:註冊鉅亨基金平台帳號
目前鉅亨買基金有針對市場先生讀者推出專屬開戶優惠,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一下囉。
透過以下連結開戶,可獲得獨家開戶禮單筆0手續費優惠券10張+鉅亨新戶禮單筆0手續費券最高4筆
詳細優惠資訊可閱讀:鉅亨買基金最新手續費優惠詳情(點選連結)
第二步:進入阿發總管,點選開始投資計畫
第三步:完成投資目標與風險問卷後點選送出,即可得到一份合適的投資組合
輸入投資組合試算資料,
包含自己想要的報酬率,以及自己的風險屬性評估資料
完成之後,就可以得到一份目前建議的基金持股報告
你也可以看到策略歷史的報酬,
當然歷史績效一定不會等於未來績效,
但至少這套方法是有一個穩定的邏輯在運作。
畫面上回測時間是只有抓到3年,
不過研發團隊背後的資料都有跑到2008年以前做測試。
完成:開始申購投資組合,未來在收到信件通知再平衡時,可以登錄進行調整
其實就是收到通知信後按幾下就可以完成了。
目前這個再平衡本身並不多收任何手續費,單純就是讓操作符合策略。
(以上為操作範例截圖,不代表任何形式投資建議,投資必然有風險,投資前需自行研究判斷)
基金投資要注意的地方
最後市場先生也提一下自己看到基金投資時要注意的點。
1. 不要過於追求配息
很多人喜歡買配息型基金,問題在於任何配息都來自於你的本金(包含原資本及資本利得),
也就是左手的錢換到右手,換句話說,配息高並不代表基金會多賺,甚至稅務費用也會比較高。
舉例,兩檔基金同樣賺7%,
一檔把7%全部發利息,另外一檔不配息。
配息那檔一來要繳稅,二來如果想要複利成長還需要把資金再次買進。
而不配息的那檔,只要賣掉7%的單位數,也同樣能拿回資金,過程也不用課稅。
當然基金投資標的類型會影響它配息的特性,
投資的關鍵在於投資組合本身的長期成長,而非過度追求高配息。
可閱讀:基金的配息所得稅如何算?
2. 不要過度追求高收益債
很多理專很愛推薦高收益債,
不過要提醒如果遇到市場大跌危機時,
除了股市跌、高收益債通常也會在此時大跌,
甚至跌幅比股市還大,
原因是許多企業會在景氣不好的時候同步出現債券違約風險,
而高收益債屬於比較高風險的債券,因此評估時要注意。
可閱讀:為什麼高收益債不適合做資產配置?
最後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嘗試看看囉
下一步,可以開始閱讀基金入門系列教學文章,
可閱讀:
1. 基金理財教學文章懶人包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