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先生心得思考

想投資台股科技產業基金,應該先知道什麼?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深入專訪

想投資台股科技產業基金,應該先知道什麼?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深入專訪
【本文為野村投信邀請市場先生合作撰稿分享】 在過去十多年,全球的科技股相關指數表現,是許多投資人會討論的話題。科技題材相當廣泛且產業趨勢變化快速,尤其科技股佔台股市值的比重很高,這次市場先生會客室特別邀請到野村投信研究團隊接受專訪,以「台股科技基金」為主題,請專業經理人與讀者分享台股科技基金的觀察重點,讓大家有機會更深入瞭解台股科技基金的風險及潛力,提供更多資訊參考。 【這篇文章為市場先生資訊整理...

《從負債2000萬到錢錢滾進每一天》讀書筆記:調整金錢價值觀與心態的好書

《從負債2000萬到錢錢滾進每一天》讀書筆記:調整金錢價值觀與心態的好書
《從負債2000萬到錢錢滾進每一天》是一本在日本Amazon心理勵志書類的冠軍暢銷書,用很輕鬆的插圖和文字,在談「金錢的價值觀」。 書中提到許多觀念,會和《秘密》、《吸引力法則》、《向宇宙下訂單》、《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很像,不過讀起來更輕鬆、簡單易懂,即使是小孩子也能輕鬆看懂。 信念和潛意識,真的會影響個人財務? 作為一個理工科背景的人,市場先生自己最初在學投資之前,我對於「信念」、「潛意識」...

為什麼正確投資觀念方法,卻可能導致虧損?老漁夫的補魚故事

為什麼正確投資觀念方法,卻可能導致虧損?老漁夫的補魚故事
學投資的時候,你是否曾經覺得有些觀念好像很重要,但又說不上它為什麼重要、該不該使用? 有時你明明照著書上或許多人談的正確觀念執行,得到的結果卻非常差? 你是否曾經對此感到很困惑? 今天市場先生跟你分享兩個小故事。 故事1. 老漁夫與壯年漁夫的故事 老漁夫善長在熟悉且固定區域補魚、壯年漁夫靠著判斷天候與風浪的技術,不斷開發新漁場 在一個海島的漁村中,村裡有兩個資深的漁夫,他們每月固定會出海捕魚,收獲...

投資要避免情緒-從治標與治本開始練習

投資要避免情緒-從治標與治本開始練習
讀者提問:「如何不要被淨值波動影響情緒?」 以下是我的回答, 我認為會分為「治標」和「治本」兩方面。 治標的4個原則 1. 不要過度集中投資少數特定標的:做一定程度分散。比方說每一檔標的不超過10%資金,或甚至更低一點。 2. 讓資產多元化,做資產配置:避免集中在某一資產(例如全部都股票),怎麼配置比例最好並沒有標準答案,需要自己去認識和調整。 3. 減少看盤時間:如果盯著看不會增加報酬,只會增加...

預期報酬的思考:投入資金多寡,影響報酬與風險的期望值

預期報酬的思考:投入資金多寡,影響報酬與風險的期望值
市場先生想要透過這篇文章分享及提醒,每個人都希望能在投資上多賺錢,但別忘了報酬=風險,預期多高的報酬,就要承擔多大的風險,另外風險承受度也會隨著資金大小而變動。 實際上,沒有人可以精準預測未來報酬,目前當下能做的是風險控制。 但如果沒有信心把風險控制好,那麼專心在本業上累積實力,持續投資自已,會是無風險又高報酬的事。 投資部位越多,期望報酬率越低 你投資時是否也曾經歷這些階段? 沒什麼錢的時候,希...

股價腰折時,要持續買入攤平?或是認列損失出場?

股價腰折時,要持續買入攤平?或是認列損失出場?
讀者提問:「股價腰折時,要持續買入攤平?或是認列損失出場?」 其實只要股價發生較大幅下跌,網路上就經常會看到這類問題。 以下是市場先生對這問題的想法,一些我在思考這類關於「如何出場」問題的原則。 我用條列式寫比較好讀: 1. 不管是獲利賣出或虧損賣出,何時賣出的問題,都歸納為出場問題。 市場先生自己習慣用「出場」這個詞,來代替停損、賣出, 原因是出場有很多種方式,停損只是出場的其中一種方式,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