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值得買進?」「什麼時候買進?」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層次的問題。但大多時候被當成同一件事情在處理。舉個簡單的例子:「周KD>80」「日KD<30」 是買進時機? 但這兩者並非同一件事情。 事實上, 周KD(長期強勢)判斷是否值得買進, 日KD(短期回檔)判斷才是判斷買進的確切時機。 好像還少了些什麼。 因為在這之前隱藏了一個假設, 「假設價格序列存在某種規律性。」 在這個例子中,是"假...
《》如何學習程式交易?想要做好程式交易,如同想在一場英語演講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如果你不擅長英語,也不擅長演講, 那勢必得先從寫演講稿開始練習起。 然而, 擅長英語,與擅長演講,哪一種更重要呢? 當然是擅長演講, 句子的速度、措辭的拿捏、語氣的輕重、引人入勝的技巧, 要達到這些, 只須要有基本的英語能力便可以, 更擅長英語當然有加分, 但相較之下,比賽更重視的是「演講」本身。 --- 最近剛好很多人...
每個做交易的人都知道「停損」的重要,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過一個疑問:「現在停損是正確的決定嗎?」---停損是一種在虧損時的出場方式。 大多數人對「停損」的認知不外乎就是 1. 到設定價格停損,例如停損點設在此區間最低點下方。 2. 到設定的損益停損,例如虧損2個ATR後出場。 3. 反向訊號,出現反向訊號後將所有部位反手 4. 其他,例如時間出場等等。 這些停損點,通常在未來都會有一個明確的「點位」...
「我的最大策略虧損,中間經歷連虧次數是,」「 0次!」 這答案有沒有覺得怪怪的? 你沒看錯,就是0次連虧, 一次都沒有。 抱有疑問,代表大家對「最大策略虧損」的認識還不夠。 --- 在績效報表中有兩個欄位, 最大策略虧損(Max. Intraday Drawdown), 及最大平倉交易虧損。 字面上意義很容易理解,都是從績效最高點拉回的平倉損益, 只是前者加上了未平倉的浮動損益。 --- 那麼為何...
停損,是出場方法其中的一種定義, 常見的停損方法有三 1. 固定停損: 最典型的停損,就是根據進場點,帳面損失到一個程度時出場,可以根據資金或是點數大小決定,例如將每筆交易限制虧損在$5000以內。 優點是虧損被限制住了,缺點是無關策略的無謂洗刷。 2. 根據策略停損: 例如,將停損點設在前根K棒、昨日低點或是型態低點之下,或是當策略出現反向訊號停損。 優點是不容易被洗刷,缺點是停損幅度通常過大。...
固定停損的本意是簡單的保障資金,但卻會干預策略與市場間的關係。市場的走勢,並非根據你的資金大小決定, 同理,停損是該照市場而定,而非按自己資金決定。 事先決定停損大小,如同想要事先決定市場走勢的慾望, 只是用風險管理作為掩飾。 如果策略所需的資金規模,超過你現有的資金規模,不應該削足適履去改變策略內容來順應資金大小。 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棄該策略,選擇能承擔的策略。 --- 市場的波動走勢總是大到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