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起源… 看到一個國外的YT說, 像是在2023年初的時候,因為先前大盤已經跌很多,是一個很好開始進場的時機,如果在未來漲回前高,即使花兩三年,換算成年化報酬率,仍可以得到不錯的回報。 例如大盤已經從高點跌25%,漲回前高,會上漲33.3%,那花兩年漲回去前高年化報酬率是15.4%,花3年漲回前高年化報酬率是10.1%。 根據歷史統計,大多數大跌會在1-3年內漲回前高,當然也有少數時候花更久時間...
之前有讀者問:定期定額到達停利點以後,是要停止,還是繼續扣款? 我覺得真正的問題,其實並不是該停止還是該扣款, 這問題可以拆解成2件沒有想清楚的事: 1. 是否該繼續扣款: 該思考的真正問題是:你為什麼選這標的? 2. 為何要停利: 該思考的真正問題是:停利可以賺比較多? 以下分別來解答。 問題1. 是否該繼續扣款:你為什麼選這標的? 一般會使用定期定額,都是你相信標的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可以有向上...
單筆投資 和 定期定額 要怎麼選? 市場先生認為,這問題真正的本質,並不是該選哪一種比較好,應該先考慮可用資金的問題。 如果你手上有一大筆錢,單筆申購會買貴嗎?或定期定額能買在均價嗎? 先講結論: 1. 當你手上有一大筆錢,單筆投資不一定會比較差。 2. 定期定額可以買在平均成本。問題是當你有一大筆錢時做定期定額,手上沒投入的現金並沒有被考慮到,現金報酬率是0%,分越多批、時間拉越長,現金報酬0%...
「今天,如果又重回到100%現金的狀態下,還有自信投資跟昨天一模一樣的投資組合嗎?」 書上看到這一句話,我覺得是很重要的概念。 為什麼要這樣思考呢? 因為,人常常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過去做的決策一定是對的,或者不願意去否定過去自己的決策。 例如,當股票買下去那一刻,許多人就會開始看新聞、關注那一檔股票的資訊。 你說人們是在追蹤觀察這檔股票的情況嗎?不完全是這樣。 其實很多人是在尋找各種訊息,來證明...
我時常聽到許多讀者說想成為一個專職投資人,期望能跟巴菲特看齊、希望能擁有巴菲特的高報酬率....,每次聽到這類說法,都覺得跟我自己對於「向巴菲特學習」的理解差蠻多的。 這篇文章會分享市場先生認為巴菲特最值得學習的地方。
撰寫這篇文章的起源是imb借貸平台倒閉新聞,宣稱有高額固定利率的利息及有不動產抵押做擔保,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3年前我有寫一篇關於P2P借貸的知識觀念文章,裡面談到對P2P的看法,當時在文章裡面我很直白的說:想從P2P平台借錢可以,但完全不建議用P2P放款投資。 延伸閱讀: P2P借貸平台、借貸風險有哪些? (希望當年的文章有幫到一些人吧) 不是說所有平台都像imb一樣有問題,即使是沒問題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