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查核意見】分析公司財報可信度的小祕訣

最後更新:2017-12-24

「學長,你覺得基本面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剛開始學投資時,
我常常和一位研究所的學長討論 經濟和股票。

「基本面最怕的,當然是公司和會計師 聯合起來唬爛你阿…」學長說。

「這樣沒犯法嗎?」我疑惑地問

「這種事有很多灰色地帶,而且利字當頭…你知道,國外都這樣搞了,台灣嘛…」

學長是個悲觀主義者,
我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以免沒完沒了

但經過這次討論,
造成市場先生學投資,是從 技術面 開始學起,而不是 基本面,
理由就是
對基本面的 財報的內容 沒甚麼信心。

(幾年後才發現,原來學長屬於”末日大師” 那一派…)

延伸閱讀 <新手學投資,不要從技術分析開始>

後來開始看財報,
我最在意的第一件事,就是「財報的可信度」

假設會計師不誠實,
會反映在財報的枝微末節、股價、籌碼面等地方,
要察覺只能自己多努力。

假設會計師是誠實的,
就可以從 “會計師查核意見” 來看:

所有財報,都會附上會計師意見,還有意見的內容
關於會計師意見,可以參考這篇 會計師核閱(查核)報告文章連結

簡單來說,

「查核」:是做 年報 時,會計師會親自查核、到倉庫點貨等等。
「核閱」:是其他季報,坐在辦公室核對數字有沒有問題。

基本上,
可信度和重要性都以年報為主。

會計師查完財報後,都會附上一個意見總結:
1. “無保留意見”:代表完全沒問題。
2. “修正式無保留意見” :就是大致沒問題,但有附帶一點意見。
3. “保留意見” & 其他意見,就是有問題了。

第一點和第三點都很明確,唯一比較有問題的是第二點。

 

 “修正式無保留意見” 其實還包含了會計師的訊息,但很少人去看它

一般的說法是:
只要看到 “無保留意見” 和 “修正式無保留意見” 就代表財報本身沒問題。

其中讓我感興趣的是,
會計師有意見時,會提到原因。

例如:
1. 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

2. 欲強調某一事項

3. 採用其他會計師查核且欲區分責任

4. 前期由其他會計師查核

其中第 1個 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聽起來就不妙。

可參閱 (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相關連結)

代表會計師覺得,公司的營運、償債 可能有問題。

有趣的是,
即使經營假設有疑慮,會計師意見上還會是: 修正式無保留意見

換句話說,
雖然 會計師 覺得公司有 經營疑慮,
但他的責任只有 忠實的呈現財報,以及出具意見。
至於公司的問題,
投資人應該…自己從財報看出來,
如果你看不出來,就是你自己的問題囉!

well,
畢竟 會計師 不是 分析師,
不過會計師的「意見」有甚麼影響?很令人好奇。
可以看看統計數字的結果。

 

實際統計看看結果

1. 取2010-2013年,年報公布後,未來一年的股價走勢

資料庫在 2011年以前對會計師意見的數據並沒有很完整,就只能先盡量參考!

2. 分別統計以下幾種 會計師意見 出現時,買進該股票 持有一年的績效變化

A. 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
B. 欲強調某一事項
C. 採用其他會計師查核且欲區分責任
D. 前期由其他會計師查核
E. 除上述之外其他

一個會計師意見,可能同時包含A~D多個意見描述,
例如:
同時包含  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欲強調某一事項 2項、前期由其他會計師查核

 

結論. 當公司出現”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未來很容易大漲大跌

由統計結果可以觀察到,比較沒有劇烈波動的正常狀況是:
1. 採用其他會計師查核且欲區分責任
2. 除上述之外其他
腰斬機率低於 2%,屬於正常範圍。

有劇烈波動的是:
1. 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腰斬機率 27.1%
2. 欲強調某一事項,腰斬機率 7.8%
3. 前期由其他會計師查核,腰斬機率 10%

腰斬機率,比正常情況高出 4~14倍!

其中最糟的是 “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
買20檔就會有 5檔腰斬!
(不代表適合放空它,它通常沒辦法融券,也可能很「幸運」有 5檔股價翻倍…)

 

“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 的股票,多是雞蛋水餃股,很容易避開

大多數這類股票,淨值都不到10元,而且很多成交量都極低,
就算不看會計師意見,要從財報上要避開不難,

仍有少數股價高於10元,或是有高成交量 (例如:力晶)。
代表有很多投資人仍一腳踏進去這些危險的股票。(資料整理時間 2015/04)

 

買低價股不見得是壞事,但有經營疑慮時 不該持有太久

先前曾經做過統計,
10元以下低價股,表現不見得比 100元以上的股票差,
10元和100元 風險其實差不多,不過 雞蛋水餃股 漲幅更大!

畢竟低價不是沒有原因的,有出事情的風險,
想避開有下市疑慮的股票,會計師意見就是很好的參考,當出現有經營疑慮的評語,
不代表企業會馬上下市或倒閉 (可能還可以撐好幾年),
但至少不該長期持有!

延伸閱讀:<10元以下低價股 vs 100元以上高價股,其實高價股沒比較好>

 

出現 “欲強調某一事項”、”前期由其他會計師查核” 評語時,要更小心

當意見是 “有經營疑慮” ,
即使不看會計師的意見,也很容易避開這些股票,
另外這兩種意見就不同了,

它的會計師意見同樣屬於: 修正式無保留意見
但相較之下更危險,
因為它包含了很多看起來「正常」的股票,
如果不看會計師意見,比較難避開。

這些都只是推測,
一間正常營運的公司,
通常不應該特別強調某些重大數據、
也不會輕易換會計師 (也有可能只是會計師離職、退休)。

可以確定的是,
它們大漲大跌的機率高,不算是偶然。
並非因為樣本小,所以波動較大。
(樣本小到一個程度時,大漲大跌機率越高,例如只有3檔股票,很容易 33%的股票大漲大跌)

 

快速總結:

當會計師的報告意見,出現以下3種情況時,要小心風險大幅提高!

1. 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
2. 欲強調某一事項
3. 前期由其他會計師查核

以上是透過統計的推論結果,
實際造成大漲大跌的原因,每檔股票一定都不同。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