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佳化是一種脆弱

最佳化是一種脆弱
以前念經濟學的時候,有個概念一直在經濟學中被強調,就是「最佳化」 例如,柏拉圖最適境界、效率前緣。 嚴格來講,我沒有修過經濟的任何課程, 只是因為當時考試需要而唸到它。 因此對我而言, (基本的) 經濟學這個學科非常的詭異, 因為, 只要拿掉這些最適化的計算, 考試題目就很難再有計算題, 幾乎只會剩下質性的論述。 「這些人除了最佳化以外就沒別的事可幹嗎?」 --- 不過當年對它的懷疑也僅止於此, ...

掠奪與生意

掠奪與生意
無條件從他人身上拿走時間,稱為奴役;有條件從他人身上拿走時間,稱為雇傭。無條件從他人身上拿走財富,稱為掠奪;有條件從他人身上拿走財富,稱為生意。 --- 許多的精心計算, 講白了,不過是看心情。  

10 次成功 3次,你就是專家

10 次成功 3次,你就是專家
今天有人說,那些基金經理人,自稱投資專家,他們也不過是在靠運氣,不能保證每次成功,一般的投資人一定更糟。 我說, 大聯盟的打者, 打擊率 3成,大多數時候也都在揮空, 難道他們也是在靠運氣? --- 人生不是學校, 你不需要每次成功才能證明你的價值。 10 次成功 3次,你就是專家。  

便宜到不合理的東西,不要買,尤其是食物。

便宜到不合理的東西,不要買,尤其是食物。
在家自己煮會比吃外食省錢嗎?我一直很想試一下,到底這樣可以省多少。上個月開始做實驗, 不但自己煮,還要挑便宜大碗的食材, 而其中試到覺得最划算的, 應該是超市裡一顆1~2元的奇X熟水餃。 便宜,而且煮起來又方便。 --- 一直到這周一, 那天,連續遇到2位做餐飲的朋友, 都聊起這個話題, 有趣的是,他們都反對在吃的東西上省錢。 一位是開牛排館的老闆,另一位開咖啡店的老闆, 兩人不約而同說了同樣的話...

高風險高報酬,和你想的不一樣

高風險高報酬,和你想的不一樣
剛在網路上看到一段影片,影片中給了新手一些重要的概念,其中有一小段提到風險報酬,我有不一樣的看法。 --- 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 市場會對不同的風險給一個合理的價格。 高風險比較便宜, 低風險當然就比較貴。 乍聽之下風險和報酬是某種線性關係, 但我覺得那是學術上的說法。 事實上, 有些投資風險極低,但報酬不錯, 也有些投資報酬普通,但風險極高。 --- 有個經濟學的笑話: 一個經濟學教授和...

總經指標 – ISM 製造業指數 無法預測未來上漲,但可以避開未來大跌

總經指標 – ISM 製造業指數   無法預測未來上漲,但可以避開未來大跌
「你知道ISM製造業指數嗎?」 今天早上朋友丟出了這個問題, 「它的計算公式,是請採購經理人填寫問券,問題內容包含訂單、存貨、銷售狀況等等,而問券只有3個選項,上升、持平、下降。」 查了一下網路上的資料(參考資料1、參考資料2、參考資料3、參考資料4), 看來的確是如此, 「例如:銷售上升就當100分,持平當成50分,減少當成0分,它評估了幾項指標,而且收集了不同企業數百個這樣的問券,最後綜合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