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商業知識都是錯的》 讀書筆記: 不要讓自己保持忙碌,否則你無法思考真正重要的事

最後更新:2023-08-28

今天市場先生要和你分享一本書:
你的商業知識都是錯的
會想看這本書,最主要的原因它標體很吸引人:

它是一本告訴你,怎麼做 (思考) 是錯誤的書。

世界上成功的人、講如何成功的書  — 已經太多了。
所以很容易陷入一種 “生存者偏誤”,

這些成功的人或方法,有可能來自運氣、或無法在別人身上複製。

所以「錯誤的經驗」比起成功經驗更有價值,
假如有一天看到一本書叫做《100個你該避免的錯誤》
我一定會馬上買下來!

這本書《你的商業知識都是錯的!》也屬於這種類型,
以下是市場先生分享讀後的心得與重點摘要:

造成 直覺 不管用的 3個 思考陷阱

關於直覺的錯誤,
在《快思慢想》裡面提到,
人的思考有時候會 “走捷徑” ,
這源自於原始人的求生基因,
例如:一看到樹叢中有劍齒虎的黑影,先跑再說。

如果思考沒有走捷徑,還再慢慢想是否只是自己看錯,
那人類可能無法延續到今天就都被吃掉了,
走捷徑的思考幫助了生存,
但在不容易輕易死掉的現代,這種直覺思考不見得正確,

因此,當 走捷徑思考用到商業上時,
最常會遇到3種思考陷阱:

思考陷阱 1. 尋找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即使它不可能存在

例如:尋找一本《股市必勝XXX》的書,
即使你知道股市必勝並不合理。
(但還真的有這種書名,可見有需求就有供給…)

思考陷阱 2. 傾向保持現狀、逃避面對風險

因為過去的作法,
讓自己能成功存活到現在,
所以我們傾向認為 繼續保持原樣沒問題。
有趣的是,
企業如果一直保持原樣,
在前面等待的只有–失敗和破產。

這也是巴菲特為什麼喜歡有”護城河“的企業,
因為它們原本就具有較多的優勢,
讓企業保持原樣比較久、花更少成本在改變上。

思考陷阱 3. 簡化問題,一次只考慮一個變數

我們很難討論一個超多變數的問題,
例如:為什麼現在風吹向東邊?

現實商業世界,充滿一堆變數。

「假設其他部門能配合,產品就能1個月內作出來。」…但其他部門就是不配合。
「假設競爭者不會有反應,營收可以成長2倍」…但競爭者一定會有動作。

將問題簡化,很容易為失敗埋下伏筆。

這些思考陷阱,

讓我們產生了許多看似很直覺的觀念,實際上卻只是迷思。

分享商業上常見的 3個迷思:

迷思1. 「產品定價」 應該根據 「生產成本」 決定?

在巴黎一家咖啡館,
一個貴婦走進來,看到畢卡索。
於是她開口請畢卡索幫她畫一張肖像…「您願意幫我畫一張肖像嗎?我願意付您開的任何價格!」貴婦說,畢卡索點點頭,
拿起了一張菜單,用5分鐘在背面畫了一張肖像。「五千法郎。」畢卡索將畫遞給她說,

「但是,畢卡索先生,您只花了 5分鐘畫它。」「不,夫人,它花了我一輩子。」

以上就是一個典型的思考過於簡化案例,

五千法郎買到的,
不是畢卡索那 5分鐘的畫作,
而是他畢生的心血。
同樣的,在產品定價時,
真正價值是”知識”,而不是製造時的具體成本。
正確答案是:永遠不應該根據 生產成本 定價

1. 定價本來就不應該合理,絕對不要按照成本定價
2. 不要跟競爭者比價格,否則就死定了
3. 盡可能差異化定價,賣高價給願付高價的顧客、賣低價給支付低價的顧客要記得,一個市場只能容納得下 “一家” 最低廉的供應商。

(這讓我想到某家油價下跌,就要跟著降價的企業…)

迷思2. 選擇 高毛利率、高淨利率 的 產品或專案?

1. 毛利率 的問題在於,它沒有考慮 費用

毛利率只考慮產品在”材料”上的生產成本,
但沒有考慮 “人力、專業知識” 這些費用。

如果今天某些專案毛利很高,
但需要資深人員投入很多時間來完成,
代表這個專案的獲利很難複製。

複製越多,就要請越多資深人員,
很容易拖垮公司財政。

這類型的專案,正確衡量指標是:員工單位時間的獲利。

單看毛利率,也是思考過於簡化的案例。

2. 淨利率 的問題是,獲利、成長、風險,你只能選其中 2個

淨利率雖然考慮了費用,
但仍不代表它可以作為目標或標準。

獲利、成長、風險,你只能選其中 2個,犧牲其中一個。

想要高成長、高獲利,必然就高風險。
想要低風險、高獲利,必然會犧牲未來成長。
想要低風險、高成長,必然會犧牲眼前的獲利。

想要全部的好處都擁有,就落入了前面提到的「思考陷阱 1. 尋找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即使它不可能存在

有 4種成本,真正適合做為好的評估標準  (根據行業別選擇適合的):

1. 整套程序的成本 (不是只有部分)
2. 服務 1位顧客的成本
3. 1位顧客的終身價值
4. 獲得 1位新顧客的成本

…全都跟傳統的 會計 都沒關係。

「凡事簡單,但不能太過簡單。」 – 愛因斯坦

迷思3. 企業應該訂定預算?

不,預算會扼殺機會

1. 訂定獲利目標,會造成不誠實、浪費或對立

很多企業執行長會樂於把今年多出來的績效,
移到下一年度,
好讓他們的績效看起來比較「穩定」。
底下的員工當然也不例外。

2. 訂定支出預算,會讓企業保持「穩定」,但這是一種陷阱

訂定支出預算,
很可能會眼睜睜看一個獲利機會,
卻因為 投資預算 已經達到年度上限 而被放棄。

看下面這張圖你就懂了:

對企業來說,
所謂的 “穩定”,其實就是 “穩定衰退”

這讓我想到,
在台灣有不少 大企業 讓人直覺很穩定,
是老一輩 投資股票 的最愛,例如:X鋼 (20XX)…之類。

5個格言,記起來一定有幫助:

1. 如果沒壞,就別修理

2. 如果壞了,也別修理它
這讓我想到一句名言:別嘗試修好任何人,沒有人是真正壞掉的

3. 小規模的嘗試,不要直接大規模的行動,儘管那讓你感覺很好
在矽谷創業家普遍大量應用這個概念,減少大規模的投資帶來損失,不斷的轉換直到找到可行的模式,可以參考《精實創業》這本書。

4. 不要讓員工和自己 “保持忙碌”。這樣看似高效率,其實無法思考真正重要的事
這觀點和最近看的幾本時間管理書籍觀念很一致,
生產力並不取決於你花了多少時間,而是你產生了多少價值。
而高度價值的事通常需要高度專注力。
推薦相關的三本書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一週工作4小時
深度工作力
大多數人都忙於工作,以至於沒時間賺錢。

5. 不要鼓勵堅持不懈。你可以追求 1個目標,但不能每次都用同樣的方法
舉例來說,
你可以寄一本書給 100個出版社,
希望有一間回復你,讓你變成暢銷書作家,
…如果有這想法,還是算了吧。

如果第 3家出版社還是退稿,
也許你應該重新做出一個更好的構想,
而不是繼續投稿另外 97家出版社。

愛迪生實驗了 500次才成功製造電燈,
但他 500次都是 不同的實驗,
而不是同樣的實驗 重複 500次。

 

這本書《你的商業知識都是錯的!》分享給你

(這本書似乎已經絕版了)

如果自己有在投資,
我覺得它對投資的判斷,也會有一點幫助。
可以先看過《尋找投資的護城河》會更有感覺。

相關文章:

<更多市場先生推薦書單>

<好書分享 – 《從0到1》 如果你想創業或創新,都推薦看這本書>

<好書分享:《從零開始穩穩賺》富朋友教你買基金、賺股票,3步驟實現財務自由>

<好書分享《華爾街的刺蝟投資客之投資啟示錄》那些年,關於避險基金的故事>

加入市場先生FB讀書會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