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的歷史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通常簡稱均線或MA,
通常定義為一段時間內價格的平均

例如 :
60日移動平均線 = (60天以來每天價格相加總和) / 60
30分鐘移動平均線 = (30分鐘以來每分鐘價格相加總和)/30

均線主要的用法有:
1. 收盤價突破均線
2. 兩均線交叉
3. 判斷價格是否在某均線之上或之下

均線的歷史:

均線這個玩意兒大概在一百多年前發明,畢竟人都有看到一堆數據就會想把它平均處理,讓它易於理解的習慣。

在當時,股票市場雖然早已存在多年,但不像現代,沒電視電腦等即時報價來源,多數人的訊息來源主要是一些刊物、收音機、或仰賴營業員報價,且必須自行繪製線圖。在當時連提供線圖都是一個可以獲利的行業。

當價格資訊不流通,造成流動性低落,且資訊流動差,亦很容易造成一窩蜂的群眾心理。在這些條件之下,很容易就能形成又大又長的趨勢市場。

所以在當時,均線用來判斷趨勢十分合適,有象徵趨勢、壓力支撐等等心理上的作用,也就隨之被廣泛的使用。許多指標也因此被衍伸出來,例如MACD、乖離率、布林通道等。

最初均線大多數是用在日收盤價格上,往後隨著資訊逐漸普及,它也能用在成交量、高低價、籌碼等其他數據上。

早期的人們在計算上都是徒手計算,頂多按按計算機,沒辦法有太多變化。直到近代,才開始明確有了許多均線的變形:

1. 簡單移動平均(SMA): 一段時間內數據的平均,是最簡單的均線定義,特色是指定的時間範圍內,每一筆數據的價值同等重要。

2. 加權移動平均(WMA): 一段時間內的數據平均,但越近期的數據越有參考價值,因此給予越高的權重。

3. 指數移動平均(EMA) : 越近期的數據給予越高的權重,但不限定在一段時間內,即使過去很久遠的價格也會佔有一點非常低權重。

隨著資訊越來越流通,現今大多市場的趨勢性及波動性變化都比幾十年前的過往快速許多,發明於100年前的均線大多時候早已不再具有當年的用途。但一般對許多長線交易者來說,仍可以用均線來做出許多長期有利的判斷。

「就算只是粗略的正確,也好過精確的錯誤」 -凱因斯

本文為資訊整理與觀念教學分享,無任何投資推薦之意,投資必定有風險,投資前務必自行研究分析判斷。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