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一篇 假設:每年最受歡迎的股票報酬,會顯著低於最不受歡迎的股票。 上次使用PB值,PB越高代表越受歡迎。 這次則改使用PE值,PE越高代表越受歡迎,得到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結果:http://ppt.cc/mfem 從表格中可以得知, 0050成分股,PE高與PE低,也就是無論受歡迎或不受歡迎的股票,皆低於指數的報酬。 0051成分股,則是不受歡迎的股票,有低於指數的報酬。 這現象完全與PB的...
在市場中,建立策略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 策略從某種假設出發,然後去找充足的證據證明這個假設可以賺錢。 比方說,假設: 「每年最受歡迎的股票報酬,會顯著低於最不受歡迎的股票。」 這種方法,通常邏輯大概都是對的,但結果不一定好。 理由很簡單,因為影響價格的原因有千百種,你假設的那一種就算正確,也不一定足以幫你獲利。 再者,任何的假設都有它的極限,不會適用在每一種狀況,但只要了解它的限制,它就可...
你覺得選股很麻煩嗎?從千檔股票中,選出一檔好股票,說難不難,有些股票我們閉著眼睛也知道好,例如台積電, 但是, 1. 好股票與會漲是兩回事,時機不好的話也是會大跌 2. 這類好股票,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 用心選好股,卻得不到好的回報。 要是每次有資金投入都得這樣選, 那恐怕投資是條沒完沒了的辛苦路。 但如果用刪去法,就不一樣了。 1. 刪去的門檻並不複雜,但選好股票的門檻就很複雜 2. 可...
如果告訴你, 有一檔股票股價現在快2000元,而且還可能更高, 多數人聽到的第一個反應是:股價太高了。這就是人性上的盲點, 連財報也沒看一眼, 它的 EPS、營收成長 都沒查過, 第一時間聽到股價破千,卻直覺判斷價格過高。 如果把順序換一下, 有一檔股票預估年度EPS接近100元, 且營收仍持續大幅成長,按照本益比15~25推斷, 隨便推估一下股價應該都超過1500~2500元。 這樣看接近200...
(圖片為著名的米蘭證交所) 今天一位朋友問了這個問題: 「為何計算EPS 要扣掉特別股股利?」 如果你去看每股盈餘EPS的計算公式會發現,公式中會有一項扣除特別股股利的: 每股盈餘EPS = (本期稅後淨利 - 特別股股利) ÷ 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數 其中稅後淨利要先扣除特別股股利,再除以股數,才能算出EPS。 特別股的股利為什麼要被扣除掉? 特別股 指的是發行條件異於 普通股 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