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思考風險是一個好習慣,也是讓我們投資計畫更加完善的方法。 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前夕,當時曾經遇到一個讀者提問: 1.請問美國降息、總統選舉對美股的最大風險是什麼? 2.台灣央行限貸令,對台股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3.接下來最糟的劇本是什麼? 這問題我覺得比較困難,畢竟涉及不可知的未來,以及較廣泛的領域,我並沒有能力給出比較精確的答案, 但還是試著分享我的想法如下: 1. 發生預期的降息不是風...
友人說,他親戚早年在美國東岸買了一間房子, 當年買的時候40萬美元,現在已經漲到120萬美元, 價格翻3倍,賺80萬美元。 看起來很多?是個成功的投資對嗎? 我問他,他親戚是哪時候買的,他說大概是1995年, 1995到撰文當下2023年,是28年的投資時間, 28年從40萬美元,上漲到120萬美元,用年化報酬率來算,大約是4%。 相較之下, 4%年化報酬率,聽起來就沒有翻3倍、從40萬到120萬...
如果有一個人30歲,將100萬全部投入股票市場,假設他也順利活到90歲,最終年化報酬率8%, 請問,他投資中的多少比例的資產,是60歲以後創造的? 以下哪一個數字最接近呢: 選項1. 50% 選項2. 60% 選項3. 70% 選項4. 80% 選項5. 90% 先不做計算,可以試著猜一下。 答案是:選項5. 90% 8%複利的資產成長計算 計算過程,有興趣可以看,覺得計算太複雜可以跳下面看結論。...
讀者提問: 「請問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規劃長期投資組合?」 「長期組合應該多久審視調整一次?」 以下分享我的想法: 第一個問題:「請問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規劃長期投資組合?」 首先,我認為問題中的「有限資金」,本身存在一些誤解, 1. 我覺得投資要以終為始去思考 我們考慮的不是只是當下資金的運用,還包括未來仍有收入時,每一年持續增加投入的現金流,以及獲利再投資。 最終一段時間後,這些全部加總起來,才...
在投資領域有個俗諺:「投機失敗,就會變投資。」 意思我覺得有兩種, 意思1: 一種是認為大多數人在市場中,還是想靠投機致富,覺得投資太慢,只有在投機不成才會變成投資。 意思2: 另一種是投機失敗後,沒有認賠出場,就變成表面上投資,實際則是長期套牢,有點諷刺的味道在裡面。 對於「投機失敗,就會變投資。」這句話,我自己是不認同的。 我認為投機失敗就是失敗,不會變投資, 即使把失敗投機當成投資,也往往很...
沃爾特·施洛斯 ( Walter Schloss 也有些翻譯為 華特·許羅斯) 和巴菲特一樣,是價值投資者班傑明‧葛拉漢的弟子, 巴菲特曾經稱他為「古典價值投資流派(葛拉漢和陶德)的超級投資者 The Superinvestors of Graham-and-Doddsville」 以下分享 沃爾特·施洛斯 的 16條投資建議名言語錄: 建議1. 我不太擅長把握時機。事實上,我已經遠離它了。 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