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 「請問以小資族群而言,投資ETF可能比較容易晚上睡好,但是ETF沒有成長型個股報酬的豐收,相對又讓人睡不好,如何做出平衡?謝謝。」 這也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經有在個股上得到高報酬率的經驗, 當然我們也能體認到個股風險較高,而開始使用ETF時,就很難體會到個股創造高報酬時的感受。 ▼ 讀者提問截圖 這題分享我的想法如下: 1. 其實兩者不需要二選一,可以是比例 例如...
如果想投資日本市場,過去大多會透過國內券商複委託或海外券商,買日本個股或是追蹤日本市場相關指數的ETF。其實,透過期貨也可以參與日本市場。 日經225指數作為投資日本市場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涵蓋了日本股市成交量最大的225家公司,同時也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股票指數。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會介紹能參與日本市場的工具,包括微型日經期貨(代號MNI)、日本個股、日本ETF三種交易工具的比較差異及適用時機,並以...
(最後更新:2025/7/3) 定期定額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從存款中撥出一個固定金額去投資的理財方式,美股定期定額就是針對美國股票/美股ETF定期定額投資。 對於美股股票,或是美股ETF,許多投資人會希望可以使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操作。 海外券商目前僅有IB盈透證券可以定期定額;而台灣大多數券商的複委託服務,都有推出美股/美股ETF的定期定額服務。 這篇市場先生將針對美股的定期定額做介紹,如果對定期定額...
在整理ETF追蹤誤差資料過程,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 一檔ETF,和一檔指數型基金,兩者追蹤同一個指數。(台灣的ETF很多,指數型基金很少,但還是有) 令人意外的是,ETF雖然經理費+保管費,比指數型基金還低,但長期的表現,指數型基金卻略勝過ETF一點點。 因為覺得很奇怪,所以進一步查更詳細的資料,表格提供在下面,都是含息的總報酬。 沒有要推薦這些標的的意思,只是作為教學案例,因此就不說是哪幾檔標的...
在ETF投資時,ETF會依據追蹤指數的規則,決定成分股與權重比例,並按照比例實際買進標的, 不同的指數,有不同的加權方式,也就是決定成分股權重的方式不同, 計算成分股權重高低的加權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市值加權、股價加權、股利加權、分層加權等等。 目前常見一共有7種類的ETF的加權方式,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整理介紹各種常見加權方式,以及它們的優點、缺點。 看完這篇,你會對不同ETF決定成分股權重比例的方...
ETF有兩種買賣方式: 透過交易所買賣 (次級市場):如同股票買賣方式一樣,這也是大多數人使用的方式。這時交易ETF是和另一個投資人交易,屬於次級市場交易。 直接向基金公司申購贖回 (初級市場):透過現金申購或實物申購,取得ETF單位數。也可以用ETF單位數向基金公司贖回。直接和基金公司買賣單位數,屬於初級市場交易。 本文主要談的,是第二項的初級市場交易:直接和基金公司申購贖回ETF,其中機制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