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的特權》讀書筆記: 大多數人能得益,少數人受傷害程度低,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致富的特權 封面

最近看完一本很有意思的書《致富的特權》。

作者是幾位台大教授,也是現任央行理事,來談論央行過去幾年的貨幣及利率政策得失。

致富的特權,顧名思義就是某些政策會讓某些人得益,卻損害另一些人的利益。

書從央行、利率匯率政策、外匯存底、盈餘繳庫等等這些基礎觀念談起,

內容由淺入深,不會太艱澀,對經濟有一定的興趣我覺得應該都能看懂。

內容也有客觀的提出各種數據,以及對比國內外做法差異。

致富的特權 5個核心論點

1. 台灣央行為了維繫出口競爭力,因此長期以來刻意壓低匯率

2. 壓低匯率,導致外匯存底大量增加,也增發了許多台幣。

衍生出的問題是推升高房價、薪資競爭力低、人才外流、買國外機具設備昂貴導致產業升級困難等等問題。

3. 大量外匯存底增發台幣,讓央行發行大量存單去吸收國內資金,

這些存單都是央行的成本,對此央行壓低了國內利率,保持相對美國更低,讓台幣不會走升,一方面減少利息成本。

這也讓一般人存台幣只能得到較低的利息

4. 外匯存底賺取國外高利、支付國內低利息成本,以及外匯交易的手續費收入,就變成了國庫盈餘。

書中一個特別的數據是,全球幾個先進國家相比,僅有台灣是央行的盈餘繳庫佔政府歲入比率是特別高的,

簡單來說,就是央行的收入變成政府的小金庫。

但世界各國一般為了維持央行獨立性,其實並不會依賴央行收入。

5. 央行的政策有偏向,可能導致央行失去獨立性,當未來經濟有問題時難以發揮調節作用

細節書中談的蠻詳細,也有很多數據和圖表,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再去閱讀,看完會對國家貨幣政策及利率政策有更完整的了解。

買iphone 13  美國只需1周,台灣卻要2~3周的薪資

書裡面談到對一般人比較有感的,除了資金氾濫帶來的高房價,就是本國匯率長期走貶的影響

以前常常聽到一個論點是,

國外雖然薪資比較高,但消費也比較貴,所以沒有比較好。
真的是如此嗎?

如果單看國內的薪資對比國內消費便宜與低稅率,其實生活水準算蠻不錯,

不過一但換算成外幣,那就不能比了。

舉例 iphone 13 一隻799美元,台幣約2萬5,

美國平均年薪約 3.5萬 USD,大概工作1周的薪資可以買一隻iphone,台灣大概工作2~3周薪資可以買一隻iphone。

我們有可能都只做本地的消費,不買外國貨嗎?

其實說不受國外影響是不現實的。

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這本書副標題是: 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立場很鮮明,就是覺得央行過去不該採取這樣的政策,書裡面也拿出各種觀點來論證這說法。

那麼,央行到底該不該採取這樣的政策呢?

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

尤其是政策類的事情,本來對某些人有好處的決策,就可能傷害到另一群人,任何政策都是如此。

基本上沒人喜歡當受害的那一群人。

所以支持者專注於談好處,反對者則專注於談壞處。

但只談好處或只談壞處,我認為其實都會讓人產生偏見、無法正確理解事情全貌,應該好壞兩邊都一起拿出來談。

一個理性的政策,並不是說誰都不傷害,這不現實。

應該是評估怎麼做對群體來說長期整體利益最高、且避免對個體傷害過大。

過去的政策對或錯,我覺得以自己的見識,其實是沒辦法下判斷的。

說不定放手讓台幣升值,會不會結果是讓台灣的產業全滅呢?

也許現狀並不是個選擇題,而是沒得選的做法也說不定。

這題目太難太大,一般人其實無從判斷起,就留給專業人士去判斷。

《致富的特權》這本書給出其中一個面向的看法,

我自己會傾向未來多看看正反兩面的各種說法,才會有比較完整的思考。

市場先生以前玩過一款國外的遊戲叫做 Democracy 3 (Democracy 是民主的意思),這遊戲現在出到第4代,

這是以前一個朋友在Steam上送我的遊戲,當年玩完覺得挺有啟發的。

裡面要你扮演總理,決定各種政治政策,目標是提升支持度,最後在投票中爭取連任,有數百上千種政策可以讓你選擇,

然而一個政策不是只有影響自己,而是影響到許多種族、文化、信仰、財富都不一樣的人,他們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也會完全不同,

即使自己主觀價值觀認為是很好的政策,也總有一些人會討厭你,而各種政策也必須考量財務預算平衡及配套。

類似這種取平衡中前進的遊戲還有很多,有限的資源分配及先天條件限制之下,總是伴隨一個個的取捨,

而遊戲中也許會隨著摸索逐漸找到方法,失敗也無所謂,現實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事情是沒辦法早知道或存檔重來的,

在現實中平衡是一件很需要智慧的事情,

而實際體驗後,也讓我覺得自己其實相當缺乏這類的智慧。

當我們覺得政策制定者做得不好,那換成自己會更好嗎?其實比想像中困難。

 

最後,

有個想法對財務和人生會很有幫助:

「不要怪別人、怪環境,而是先試著改變自己。」

怪別人、怪環境,也許自己是對的、也能讓自己短暫得到抒發,但其實不能改變什麼,

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並努力突破當下環境的限制,這會有點辛苦,但這才是對自己有實質幫助的事。

 

撇除掉各種主觀觀點,

我覺得在知識面上,這本書是一本很好的認識央行運作的教科書。

 

原文發表於市場先生 讀書社團

《致富的特權》博客來連結

致富的特權

分享幾篇關於央行政策相關的文章:

1.公開市場操作是什麼?央行如何用它來控制貨幣供給量及利率?

2.固定匯率制 vs 浮動匯率制

3.央行貨幣政策是什麼?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

4.全球央行有哪些?央行政策對利率的影響

加入市場先生FB讀書會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