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盲點》讀書筆記:理財時拋開情緒盲點,重新看待金錢,避開讓你付出高昂代價的13個財務錯誤

最後更新:2024-03-20

理財盲點 封面


理財盲點》的作者是吉兒.施萊辛格 (Jill Schlesinger),施萊辛格的資歷很豐富,曾擔任期權交易員和理財規劃師,也因為理財規劃師的身分,讓她像心理諮商師一樣,幫上千名客戶諮詢,並提供財務建議,在書中她以這些客戶案例作為出發點,

因此此書內容涵蓋範圍更加全面、實用,幾乎是每個人這輩子一定會遇到的財務問題,像是:買房、保險、子女學貸、退休規劃、遺囑等,探討人們面對金錢時經常犯下的錯誤。

接下來會擷取《理財盲點》內容重點及一些不錯的觀點。

人們常見的行為金融偏誤

《理財盲點》的英文書名是:The Dumb Things Smart People Do with Their Money,直接翻譯就是:「聰明人面對金錢常犯的蠢事」,與中文書名「理財盲點:有錢人不會做的13件理財決定」對照來看很有意思,

因為犯下蠢事與聰明才智無關,面對金錢時的理財盲點更為重要。這邊的盲點,更精確來說,是「面對金錢時的情緒盲點」

錢往往會透露出我們的心理障礙,書中提到一句話很好:

只要談到錢,「恐懼」和「貪婪」這兩種情緒會特別困擾我們

人們往往受制於情緒和偏見,表現出各種心理偏誤,例如:認知偏誤、確認偏誤、樂觀偏誤等行為金融偏誤,導致我們做出錯誤決定。

延伸閱讀:10個常見的行為金融偏誤分析

雖然這些錯誤決定,乍看之下都是小問題,但卻可能讓我們未來付出高昂的代價。

13個財務錯誤

《理財盲點》這個書名,聽起來是理財入門書,更進一步說,這本書的內容不只理財,而是並藉由這些聰明人常犯的理財錯誤,提出「重新看待金錢的方式」,它的核心重點是:

拋開情緒盲點,重新看待金錢,避開讓你付出高昂代價的13個財務錯誤。

也就是告訴我們面對金錢時,如何拋開盲點、避免踩雷,常見的財務錯誤如下:

  • 財務錯誤1:購買自己不懂的金融商品
  • 財務錯誤2:聽取錯誤的財務建議
  • 財務錯誤3:過度重視金錢
  • 財務錯誤4:背負過多學貸
  • 財務錯誤5:該租房的時候卻買房
  • 財務錯誤6:過度承擔風險
  • 財務錯誤7:無法保護個資
  • 財務錯誤8:退休初期,過度消費
  • 財務錯誤9:將個人金錢問題,強加在子女身上
  • 財務錯誤10:照顧年邁父母,缺乏事先規劃
  • 財務錯誤11:買錯保險,甚至根本沒買
  • 財務錯誤12:沒有留下遺囑
  • 財務錯誤13:試圖「看準」市場時機

《理財盲點》主要是聚焦美國的情況,所以部分篇章對台灣讀者來說幫助可能有限,像是退休或稅務制度也跟台灣有所不同,

但整體來說,這本書的涵蓋面向多元,是每個人這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底下整理出這本書的關鍵重點,我們可以透過這些錯誤,修正我們的財務規劃,避開未來可能發生的高昂代價。

調整財務觀念1. 重新看待金錢,不要過度執著,取得平衡

要注意錢、尊重錢、欣賞錢,但別過分執著金錢

這本書最大的重點是幫助讀者:重新看待金錢,重新塑造我們與金錢的關係。

金錢的意義在現代社會經常被放大,雖然金錢確實很重要,但過度重視金錢,很容易讓人不開心,更諷刺的是,反倒還會賠上高昂代價。

舉例來說,身邊也常看到有人為了省錢整天吃泡麵,但長期下來,賠掉的是自己的健康。

過分在乎金錢,很可能讓生活少了很多樂趣、造成人際關係惡化,甚至危害健康,應該平衡看待金錢,很多時候錢夠用就是最幸福的事。

書中提出許多檢測金錢執著程度的問題,讀者可以從中一一檢視,了解自己對金錢是否過度執著。

調整財務觀念2. 別因近因偏誤而過度承擔風險

投資時,採取中庸之道是最好的,避免過度承擔風險、或是狂壓在單一標的

書中案例:有一名客戶在過去囤積不少雷曼兄弟的股票,客戶自己有發現股價持續下跌,但還是不願賣掉,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當然是血本無歸。

這個案例最大的問題是,把所有賭注都押在單一標的上,沒有分散風險。

你也許會問,為什麼有人會把全部的錢投入單一標的,不怕失敗嗎?

因為投資時,人們很容易受到近因偏誤的影響,

我們可能注意到某一檔飆股,並假定未來也會維持漲勢,這樣的近因偏誤容易扭曲我們對風險的認知,讓我們做出不理智的舉動,又或者不願採取行動 (如:賣掉股票),反而增加了投資風險。

近因偏誤 (Recency bias):
是人們傾向注意近期發生的風險報酬相關事件,且假設這些情況會永久持續下去。

調整財務觀念3. 別購買自己不懂的金融商品

避免自已買入不懂的金融商品,除了深入研究之外,技巧性提問也是很好的辦法

購買自己不懂的金融商品,更準確地說,大多人其實都想弄懂金融商品,只是懶得看那些複雜的條文,或是用沒有時間推託,

作者強調,想要投資就是要乖乖做功課,沒有別的不二法門或捷徑,就是要花時間去了解、閱讀條文、弄懂商品特性等,儘管看這些枯燥的東西讓人感到厭煩、無聊。

此外,很多時候這種厭煩情緒,會讓我們受到「恐懼」和「貪婪」的傷害,

舉例來說,我們可能因為省時間,直接投資理專推薦的商品,但他們推薦的商品,真的對你有利嗎?

那我們應該如何克服這些情緒盲點呢?施萊辛格提出十分中肯的建議:「提出更多問題」

如何提問也是有技巧的,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

  • 問題一:這項金融商品要花多少錢?
  • 問題二:這項金融商品的替代方案是什麼?
  • 問題三:從這項投資取回自己的錢容易嗎?若我必須這麼做,要支付手續費或罰金嗎?
  • 問題四:我得替這項金融商品付多少稅金?
  • 問題五:這項金融商品會讓我面臨的最糟情況是什麼?

調整財務觀念4. 別試圖「看準」市場時機

預測市場走向的結果,來做投資決策,無疑是把自已完全暴露在風險中

沒有人能比市場聰明,如果想要看準時機,就等於是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到金錢上,導致決策受到情緒盲點和偏見所影響。

書裡提到一句話很好:人們普遍以『成功』來證明自己的聰明才智,但把『失敗』歸咎於運氣不好,也就是說,人們經常以結果論來思考,根據結果來判斷決策好壞。

作者用闖紅燈來舉例,我們有時闖紅燈,沒收到罰單、沒出車禍,我們所得到的『好的結果』是因為僥倖,

闖紅燈是一個『好的決策』嗎?你應該不會這樣想的,
在投資時,人們卻經常倒果為因,認為自己可以繼續闖紅燈,不需要承擔任何後果。

聰明人在投資時,經常陷入結果論,

舉例來說,把買房的自備款,拿去投資基金,認為自己已經「看準」市場時機,未來要買房時,市場也上漲,只要賣出基金就能大賺。

但其實這個決策沒有事實根據,就跟闖紅燈一樣,如果市場真的上漲,也只是僥倖而已;

作者強調心存僥倖,或是「看準」市場時機,這些決策都暴露在未來風險下

當我們進行財務決策時,應該思考自己的行為和心態,不然總有一天還是可能出車禍。

調整財務觀念5.  良好的財務建議

每個人都需要學會檢視人生每階段的財務規劃

作者身為理財規劃師,也為投資大眾提出以下建議:

  • 每月查看銀行帳戶、刷卡明細表:養成定期檢視自己消費模式的習慣。
  • 思考自己對財務狀況的感覺:當晚上睡不著覺,可以思考:是計畫出了問題嗎,或出現非預期的開銷?找出原因並採取行動。
  • 購買金融商品前,要多方面思考:買進之前確定自己充分理解這個商品。
  • 反省自己的投資行為:市場波動讓你擔心害怕?沒有按照原定計畫進出場?總是想著預測時機?遇到這些情況都要重新檢視自己的計畫,或採取被動的投資方式。
  • 檢視投資項目:對於風險和報酬,你自己是否滿意?如果市場上漲10%,但帳戶只上漲5%,也不要因為你選擇適度的風險,而感到沮喪或可惜。
  • 審視你的房屋險和壽險保單:房產價值是否改變?是否有幫孩子投保?
  • 審視遺產規劃:文件是否更新,人生是否出現重大變化,是否有需要變更遺囑的子女監護人?

當你面對金錢時,想知道如何避免踩雷,想從別人的財務錯誤取經,《理財盲點》這本書推薦給你。

《理財盲點》博客來連結

理財盲點

更多投資相關文章:

1.市場先生的投資書單

2.如何成為更有價值的人?

3.每個人都有的投資優勢,找到相同的投資起跑點

4.你給自己設定怎樣的標準才算懂了?可以投資呢?

5.財務理財規劃怎麼做?市場先生的理財規劃 3 步驟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加入市場先生FB讀書會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