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年齡決定資產配置比例好嗎?會有什麼問題?

最後更新:2022-06-23

用年齡當資產配置準則好嗎? 年齡vs資產配置-關係-意義

之前有讀者問到「可以用年齡當作資產配置的依據嗎?」

許多書上會告訴你,用年齡來決定資產配置,例如根據年齡調整股債的配置比率。
像是用100減年齡來決定股票部位比例之類。(30歲的人配70%股票30%債券、60歲的人配40%股票60%債券)

資產配置是透過分散投資讓資產承擔可接受的風險與報酬,
目標並不是創造最大報酬,而是控制風險。

用年齡來決定資產配置比例雖然可行,
但其實跳過忽略了一些問題,本篇文章市場先生要分享年齡與資產配置的關係。

年齡與資產配置關係是什麼?

資產配置的比例,最大的差別在於影響波動性和確定性。

確定性越高、波動越小、期望報酬一般也略低一些(例如債券部位配多一點),在越短時間內達成期望報酬的可能型越大、偏差越小。

反之,確定性越低、波動越大、期望報酬也比較高(例如股票部位配多一點),在越短時間內不確定性就越大、結果上下飄。但拉到更長時間則確定性依然會提升。

如果還不熟悉資產配置,可先閱讀:資產配置是什麼?

年齡想表達的是:年齡越大承擔風險能力越低,所以應該根據承擔風險能力做調整。

像是有些方法會說100減去當下的年齡是投資於股票的比例,當下的年紀則是債券的比例,用這樣的比例做資產配置。

例如20歲的人承受風險能力較強,可以80%股票20%債券,
而到了60歲,承受風險能力較弱,可以40%股票60%債券。

隨著年齡可以調降股票這種高風險資產的比重。

這類方法可以很簡單的將年齡與風險的關係做出對比,
但這會有什麼問題或者需要注意的呢?

年齡越大真的承擔風險能力越低嗎?影響風險承擔的因素有哪些?

承擔風險能力只有跟年齡是線性關係,沒有其他影響因素嗎?

如果影響風險承受能力高低的因素只有年齡一項,那當然用年齡看就好。

但現實中並非如此,影響風險承擔能力的其他因素還有很多,

市場先生自己的定義區隔如下:

  • 資金可以閒置作為投資的時間:能閒置越久的資金,承擔風險能力越強。
  • 心裡對波動的承受能力:有的人20%波動就受不了,有的人50%波動依然能承受。

面對上面這兩個因素,受外部的影響有很多,包括:

  1. 年齡:年紀越大、一般來說未來工作可以流入的現金流越少,資金閒置的時間有限,且承受的波動越小。年紀越小,則資金能閒置的時間越久,能不能承受更大波動則看人。
  2. 現金流:資金流入越多的人,能夠承擔波動的能力就越大,反之越小。
  3. 資金規模:規模越大的人,一般越不能夠承擔波動。例如100萬資金波動50%也只有50萬,但一億資金波動10%就高達1000萬。
  4. 人生計劃:計劃買房、計劃提早退休、生兒育女,都會影響可投資的時間及對波動的承擔能力。
  5. 知識:影響對波動的承擔能力,知識越充足一般越不害怕波動。

其實,年齡只是風險承受能力的眾多影響因素的其中之一。

將年齡當作資產配置依據,真正要傳達的是「風險承受能力」

資產配置的關鍵,是根據風險承受能力,決定配置策略及比例

年齡只是一個簡化的風險判斷方式,
不能說用年齡判斷資產配置有誤,因為它讓我們更簡單的方式去衡量一些問題,也得到一個大致的參考,

正因為年齡是簡化的判斷方式,所以你會很困惑,好像少了些什麼。

把前述提到的影響因素,像是年齡、現金流、資金規模、人生計畫、知識等因素都考慮進去,
得到你資金可用時間,以及了解自己心理上可承擔的波動,

這才是真正個人化的結果,而不是所有人都一律用年齡來配置

當然,用年齡去配不是不行,其實一般來說勉強還可以,
但不可能完全適合所有人,而且人們其實可能會對自己的配置感到困惑,

只有理解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在數十年的投資期間才不會輕易地動搖,即使要調整也能有所依據,知道該如何調整。

這篇市場先生把年齡與資產配置的關係做拆解,希望對你有些幫助囉。

如果對資產配置想更了解,可閱讀以下幾篇市場先生的文章:

1. 資產配置是什麼?該怎麼做?

2. 有一套最好的資產配置比例嗎?

3. 資產配置如何再平衡?

額外分享幾篇文章:

1. 如何開始一個20年長期ETF資產配置投資計畫?

2. 美股券商開戶比較(股票ETF、債券ETF)

3. 台股股票/ETF》最新開戶券商優惠推薦

4. 基金開戶》最新手續費優惠推薦

編輯:Sandy 主編:市場先生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