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三個層次:架構、進出場點、濾網


「是否值得買進?」
「什麼時候買進?」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層次的問題。但大多時候被當成同一件事情在處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
「周KD>80」「日KD<30」
是買進時機?

但這兩者並非同一件事情。
事實上,
周KD(長期強勢)判斷是否值得買進,
日KD(短期回檔)判斷才是判斷買進的確切時機。

好像還少了些什麼。

因為在這之前隱藏了一個假設,
「假設價格序列存在某種規律性。」

在這個例子中,是”假設強者恆強”的價格規律性。

這個假設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判斷這個策略未來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若未來的價格序列因為某些原因,失去強者恆強的特質時,使用的資料或指標必須足以辨識這種現象…凡事都要從最壞的開始打算起。

當周KD是作為市場價格序列規律的假說時,它就是一種「架構」

【架構】 setups
用作判斷是否進出場與方向的準則,但通常無法辨識進出場點。這準則通常包含:
1.極端現象
2.市場規則
3.市場基本價值
當然,這都不是100%掛保證,因為資料多是落後且不保證正確的,它對未來當然有一定的預測能力,只是沒你我想像的那麼高。儘管如此,也足夠我們取得在市場中的優勢了。

再舉另一個反差的例子:

「5年平均現金股利>2元」「月營收連3月成長」
…然後就買進?

顯然,你不會把公布股利或公佈營收的那天當作進出場點。

並不是因為時間架構太長不適合當作進出場點(如果你的交易是以年為單位或許可以考慮),
這些基本面資訊,只是用來判斷「是否適合進場買進?」的架構,但卻不包含「是否是買進時機?」,也許是一天後、十天後、一個月後,顯然,它可能需要另一種方法來判斷進出場點。

【進出場點】
進出場點的意義有二,
一是時效性,架構只根據價格或其他資料,提供了適當的進出場判斷,但大多時候並沒有包含時效性。許多架構使用一年一次或一季一次的資料,顯然不適合拿來做為進出場時機的判斷。
這也是有些時候進出場點被認為不重要的原因,有些人甚至主張隨機進場,因為如果架構時間週期太長,那顯然進出場點就幾乎難以對績效有所影響。反之而越短的時間週期下進出場點的意義就越重要。

二是與市場行為相互印證,你的架構並非隨時都是非常準確有效,但當它有效時,市場同時也會做出相應的走勢。許多順逆勢策略就是建立在這類假設上,舉例來說,想漲到500日高點的個股,必須得先經過100日新高。當然,這初步走勢也可能只是假象,不必過分樂觀。

【濾網】
是用來避免進出場訊號過於頻繁(實際上架構也有這功能,但用架構當濾網是倒果為因的想法),或者篩選過多雜訊的進出場點。
架構跟濾網很像,差別在於,濾網通常使用與進出場點同樣的資料(因為要過濾進出場點),而架構則可能包含各種各樣的資料(例如基本面資料、籌碼資料、價格波動資料等等)。

實際上,架構、進出場點、濾網都只是整個交易系統的一小部分,尤其是進出場點和濾網某些架構下甚至用不著,它對績效的影響程度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高。

架構是個很容易判斷,容易建立,也常常在書上看到的東西,但一般來說它會被誤當成進出場點用,以至於讓人忽略進出場點的存在。
它的內容對整體績效影響不大,但它的有無以及完整性則有巨大的影響,而且是一般大多數人欠缺考量的。

也有些人容易本末倒置,認為進出場點決定了一切,因此重複嘗試著不同的濾網和進出場點的條件與參數,許多過度最佳化的鬼故事就是這樣來的,其實一個已經存在架構了進出場點參數,是不大需要做調整的。
將架構當成進出場點或三者混再一起當成同一件事,只會造成系統的不客觀以及難以實際運行。它無法判斷是否有效或評估退場機制、沒辦法適應市場改變,只因為沒有區別出架構。

下次將分別細說架構與進出場點的內容。

本文為資訊整理與觀念教學分享,無任何投資推薦之意,投資必定有風險,投資前務必自行研究分析判斷。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