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型基金 沒有複利效果
最近和一個朋友聊天,
他投資了一檔開放型基金,過去幾年的走勢績效不錯,
他算了算,年報酬率大概10%,複利下來7年可以翻倍。
這真是天大的誤會。
開放型基金,沒有複利這種事情。
因為,
基金的資金進出,會進一步影響市場的價格。
換句話說,這不是個可以複利的投資,
而是 投資 與 投機 的綜合體。
舉例來說:
Mr.Market成立一檔開放型基金,
某A申購了100萬,於是我基金的總資產有100萬。
我拿去投資股票,賺了20萬,
於是我的單位淨值增加了20%。
這時,要是A贖回20萬,
理論上,單位淨值不會有任何改變,仍是比最初高20%,
只是整個資產規模又回到100萬。
但是,問題來了,
我必須賣掉20萬的股票,才能變現來應付某A的贖回,
這個賣出,會不會影響到股票的價格呢?
會!
要是在賣出的過程,造成股價下跌,
會造成單位淨值下降,低於20%,變成18%,
那A的贖回行為,事實上是在降低自己的報酬。
除非,這時有個某B,申購了20萬,
於是Mr.Market手頭就多了20萬的現金,可以供贖回,
這樣一來就可以不用衝擊到價格。
這就是流動性風險,短時間內需要極大流動性時,
買進賣出就會衝擊到市場價格。
開放型基金的持有部位不同於個人,
進出一定需要流動性,
然而,它卻無法阻止投資人贖回或投入,
一邊的申購贖回資金進出有著絕對的流動性,
另一邊股票買進賣出卻常常缺乏流動性。
現在,把這個問題放大,
若有1000個人,每人各申購100萬,
基金規模就有10億。
當股票下跌,群眾發生恐慌,大家都急著贖回基金,
會發生什麼事?
先贖回的人,拿回比較多的資金,
但後贖回的和繼續持有的,就倒楣了。
即便原先沒打算賣出,基金經理人也被迫要賣出手中持股,
換成現金,應付贖回。
投資的股票企業體質沒甚麼變化,但就是被狂賣,價格因此下跌,於是單位淨值只有繼續降低。
以股票型基金來說,法定規定,必須持有70%以上的股票。
因此,從資產管理的角度,
開放型基金的經理人,
即便有能力,也沒有權利為顧客做到利益的最大化。
他們不能說「這時你們不該贖回!」
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買賣的資產標的,
以股票來說,就是「選股」。
但選股能力,對這檔基金的好壞影響卻有限,
真正影響最大的,是資金的流入與流出。
換成比較白話的說法:
報酬率 = 選股能力 + 資金流進流出的速度
其中一半以上,基金經理人根本無力掌控
跟選股選到的那些公司也沒有關係。
在現金流入與流出波動不大的時候,
相信他們可以藉由不同的標的物,
盡可能避免這種價格衝擊。
但是在群眾恐慌的時候,這種能力沒有意義,
投資人會一起毀滅別人,也毀滅自己。
甚至更進一步,因為這種遊戲規則,
基金經理人被迫追逐更短線的報酬及價格漲跌的遊戲,
而不能從長線的角度穩定投資,
錢一堆要找地方放,動不動又要抽回資金,
投資人又要看到報酬率,
這種結果,
是一種必然。
—
回到正題,開放型基金為何無法複利?
嚴格來說,
它無法「被動」的複利,
它的淨值成長,跟選股關聯有限,
受到資金流入流出這種非理性的因素影響劇烈。
如果資金只有進,沒有出,那它或許會有複利效果,
且效果會更好,但現實並非如此。
因此你只能靠「主動」來達成複利,
也就是做「停利」的動作。
但當初投資基金,不就是不想花時間?
不好意思,遊戲規則就是這樣,
投資到頭來還是要靠自己。
大多數人無法停利是怕少賺,
但當群眾恐慌的時候,多賠的程度絕對遠超你想像。
透過適當的停利,掌握住每次10%~20%的報酬,
或許獲利會來的比想像中的快!
有沒有停利機會呢?
我們把剛剛群眾恐慌的情況反過來,
萬一「群眾很激情」的時候,
大量資金流入基金,經理人仍必須處理這些現金流,
將錢找地方放!這時就會大幅推升資產價值,
擴大整體的波動。
抓住這種機會,並在高潮結束前適當的出場。
然後等待熱情冷卻或恐慌之後重新進場。
就我們所知,
群眾激情的機會,比群眾恐慌的機會多了不少,
不變的是,激情之後,自然會伴隨恐慌。
基金之於股票最大的不同在於,
股票公司有倒閉風險,但基金很難倒。
這是基金的優勢之一。
因此,就攤平吧~!
除非你在熱情的高點進場,又不停利,
那可能怎麼攤都攤不平,
否則以基金來說,
長期攤平加上停利,將有助於達到獲利目標。
—
要判斷市場冷熱,又要選擇基金,
是不是很麻煩呢?
嫌麻煩也可以不投資,或是買債券型基金,
但想要更高的報酬,就要付出更多努力。
曾經看過一個很妙的比喻:
買股票,像當總經理,要自己打理大小事務;
買基金,像當董事長,大小事務給人打理,但要掌握大方向;
準備好要當董事長了嗎?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