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泰世華銀行舉辦《2022全球投資趨勢論壇》,這次論壇邀請到林啟超、陶冬兩位知名經濟學專家,分享通貨膨脹與疫情後的經濟發展。 市場先生這次也有受邀參與線上論壇,本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市場先生參與這場論壇的心得筆記,以及二位經濟專家提出的2022年全球經濟展望、未來10年重要的四大趨勢的重點摘錄。 國泰世華YouTube上免費開放線上觀看,想聽的人可以觀看影片回放。 論壇影片連結:2022國泰世華全...
量化寬鬆(QE)是各國央行執行的一種將資金注入市場的貨幣政策,目的是刺激經濟。 例如美國聯準會Fed在2020/3月宣佈實施無上限量化寬鬆計劃(無限QE),無限量收購美國公債與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等於是無金額上限的債券購買計畫。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會介紹量化寬鬆是什麼,及量化寬鬆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因此也與股市的漲跌息息相關,在談到GDP與股市的關係時,一個非常著名的就是「巴菲特指標」。 巴菲特指標是由股神巴菲特所提出,用股市總市值除以GDP得出來的比率,可用來判斷當時股市是被高估或者是低估。 在我們研究巴菲特指標時發現,美國知名財經網站GuruFocus,針對這個指標進一步的加入了「各國央行總資產」這個要素,推出「修正後的巴菲特指標」...
貼現率是持有票據的人將還沒期的票據拿去銀行換現金時,銀行跟票據持有人收的利息。貼現率和折現率名稱很類似,觀念也差不多,只是使用的場景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
提到抗通膨的資產,很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的就是黃金,原因是當通膨升高,鈔票越來越不值錢時,黃金仍保有實際的購買力,價格反而會上漲,所以很多人視黃金為抗通膨利器。 但幾十年的歷史數據驗證下來,黃金是否真的具有抗通膨的能力?這也是許多學者至今仍在辯論的議題。 本篇文章市場先生蒐集了市面上正反兩方的說法,並且提供其他可以抗通膨的資產選擇。
中央銀行簡稱央行,就是政府的銀行。常看到新聞報導中央銀行進行升息或降息,到底這些政策會對市場經濟有什麼影響呢?高利率或低利率對外匯、債券市場又有什麼影響?本文將介紹中央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