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在高檔,買便宜的股票,風險會不會比較低?」 上週和朋友聊天,他想要開始定期將資金放一部分進股票,但大盤 9800多點,他覺得買相對低檔的股票,風險比較低。 「問題是,你要怎麼定義便宜?」我問 「股價跌破淨值,股價淨值比(PB)在 1以下,風險應該比較低吧?當然,我會挑體質好的。」 「你不挑有成長機會的股票嗎?」 他想了一下:「如果夠便宜的話 ...,不過,買在淨值以下,要虧很難吧?不然 PB...
一般人看到財報上的會計師查核意見,多數一知半解了解字面上的意思,無保留意見就是財報沒問題、保留意見就是有問題。 而如何閱讀5種會計師查核意見,讀懂會計師查核意見想要表達什麼給投資人,就有點難度了。 市場先生用實際的數據驗證會計師查核意見表示時,分析該公司股價表現的績效變化, 藉此來告訴讀者,會計師查核意見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負債這兩個字聽起來很負面,所以大部分人都認為高負債的公司代表高風險,那麼負債比率(資產負債率)越低真的越好嗎? 其實選股不能這樣判斷,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會分析給你看,除了介紹負債比率的定義、公式計算,並且用實際數據分析負債比率高低的影響。
談到股票,如果是用技術分析起頭, 我都很納悶,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說的非常有把握: 「這裡一定會漲上去!」 「都突破切線了,底下有支撐。」 「這裡之後會變成一個 W底。」 這些話 萬一給新手聽到,誤會就大了。 並不是說技術分析不能用,而是有些說法會導致錯誤的使用觀念, 所以, 市場先生分享一段剛開始學投資的故事,看完可以幫你對技術分析多了解一點。
「以前的平均虧損,從來沒有這麼大過。」 上周末和朋友聊天, 他大約三年前設計了一套技術面的短線投機策略, 一直以來績效都很不錯,因此今年決定投入資金下去, 但最近,整個帳戶績效就開始大幅下落, 檢討原因, 是因為投資組合中包含了一檔股票 - 榮化(1704)。 原因就是高雄氣爆, 他是個還算保守的人,這筆傷害對他的整體帳戶沒有太大影響, 但是,就單一策略而言,還是出現了風險上嚴重的警訊。 「這次單...
你是否有找到過一些看起來成效很不錯的投資方法? 而且這方法過去一直以來都非常有效? 在投資裡面,風險往往不是來自於我們已經知道的事, 而是來自未知且傷害極大的事物。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風險被控制在範圍內了,但實際上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 有趣的是, 我們竟然還對這些風險渾然不覺。 正是因為這些風險完全難以發覺, 所以講風險你也不會有任何危險感覺,直到事情發生為止。 不過有個很貼切的故事,非常適合拿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