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300萬用於投資的資金,你買了一檔股票投入20萬,淨賺了3萬,請問你報酬率是幾%?
前天在一則FB社團內的投票提到一個問題:
「你有300萬用於投資的資金,然後你買了一檔股票,投入20萬,淨賺了3萬,請問你報酬率是幾%?」
看投票結果,顯然分成兩派 (或者說3派)。
其中,
- 一派認為是1%,因為用300萬賺3萬
- 一派認為是15%,因為投入20萬賺3萬
- 還有一派是涵蓋上面兩種,認為總資金報酬1%,個股報酬15%
一個簡單加減乘除的問題,
看起來好像每個人都能回答,
實際上結果卻有多種不同的答案,說明這其中必定存在著一些盲點誤區。
以下是市場先生的解答。
先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你把300萬交給一個基金經理人,然後他拿其中20萬去買了一檔股票,淨賺了3萬,請問你報酬率是幾%?」
理論上,你的答案會是1%。
因為這檔基金你投入了300萬,最終賺3萬。
這和上一個問題差別只在於,你是自己做自己的基金經理人,因此評估方式也應該一樣。
如果你想得很清楚,投資的評估必然永遠都是從整體視角去看,這答案並不存在什麼模糊的空間。
為什麼是1%不是15%?
探究背後的原因也很重要,
在那則投票底下,也已經有一些社友留言提到了一些原因,
例如:”空手也是投資策略的一部分”、”如果報酬有15%,為什麼不敢300萬all in參與。”
當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後,假設你決定這次投入10%資金的同時,其實也等於做出了另外90%資金「不投入的決定」
無論原因是資金控管、風險管理或只是害怕虧損,都一樣是一種決策,所以報酬當然不能只看投入10%資金的部分,而是要用100%資金來衡量。
當90%的資金不投入,看似沒賺沒賠,實際上它也承擔了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永遠存在,但這個盲點時常被人忽略
導致許多人會追求「高勝率」、「選時機賺波段」、「等低點再買」,看似能有高報酬、也有做好資金控管與風險管理,但卻只看到單次賺的錢,忽略整體的報酬。
人們總覺得,在某一次賺了50%、100%,並認為未來只要能持續複製,就能變的富有。
但實際上,這並非總資產成長50%、100%,考慮到單次投入的資金,實際上甚至可能總資產成長不到10%。
更不用說,這種機會難以一再複製,也沒一併考慮未來某次犯錯後的傷害。
市場先生經驗談:我們大部分的人,學投資第一步都是從「選股」、「買低賣高找時機點」開始的,但這很容易導致我們在投資時,只重視單筆獲利,而忽略整體資產的變化。
一般人投資建議要能學會「資產配置」思維,能幫助你的視角更加關注到整體資產,而不是只放在某一筆交易上。
—
最後,舉例一個極端狀況:
「假設你有5000萬資金,你投入10萬元,淨賺5萬。請問你的報酬是50%還是0.1%?」
這時,10萬元的報酬是50%甚至500%都好,這報酬數字再高,對整體資金似乎意義都不大,是個沒有意義的評估,
相信你應該更在乎那5000萬整體怎麼創造報酬。
這也算是一種「像有錢人一樣思考」。
之前也分享過幾篇文章,談到轉成有錢人腦袋思考,能幫你提早釐清很多盲點。
可閱讀:投資之前,先假裝自己是有錢人?
最後,回到社團的投票,許多人投了不同的選項
有2成的人直接選了錯誤答案,3成的人直接選了正確答案,一半的人則是覺得兩者都對。
有時候,你需要親眼看到更多人不同的想法,
才有機會了解不同立場的人想事情的方式,也可以驗證自己思維上一些盲點。
當然,有些讀者也許還有發現,這個問題案例沒有充分說明的地方,
例如沒提到中間等待時間是多長?報酬率沒有換成年化報酬等等。
我想說的是,
有些問題並不是只有少數人想錯,而是許多人都有一樣的錯誤,所以我們才難以發現問題所在。
這也是我不定期給大家辦一些投票,而不是直接講答案的原因,這樣可以幫許多人更清晰了解一件事。
希望這對社友們學習上有些幫助。
市場先生 – 原文於2020.06發表於FB社團
最後,也分享幾個小故事給你,
也許對投資理財與自我成長會有幫助:
3. 比起聰明才智,「累積」才是改變生活的關鍵 – 2個小故事
7. 有一個最佳的資產配置投資比例分配嗎?一個室內設計師的小故事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20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