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錢反思》談省錢方法之前必備的 4個觀念

最後更新:2021-07-26

省錢反思》談省錢方法之前必備 4個觀念

錢,一定是越省越好嗎?

市場先生以前分享過幾篇省錢方法的文章,
近期在看一些國外對省錢方法的分享,有蠻多感觸。

某些省錢方法看起來也許有用、可以省到錢,
但以我自己的經驗,執行這些省錢方法也許能讓你省下一些錢,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在執行省錢與儲蓄時,你是否曾經遇過以下這些疑問:

  • 覺得花費很大的力氣在節儉克制消費,實際上卻省不下多少錢?
  • 覺得省錢讓自己生活變得很痛苦?
  • 覺得省錢的過程,好像人生失去了些什麼?
  • 覺得省錢方法聽起來很好,但總是執行不下去?

也許你還在累積儲蓄的人生階段,想了解更多省錢方法,

但以下這篇文章我想談的是:省錢方法也許並不是越多越好。

省錢方法很多,但最終我們能執行的且帶來成效的,其實只有其中一小部分,
那麼該如何抉擇與判斷呢?
你可以看到各種方法都試著執行看看,同樣能得到結論,
而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想談談我自己的經驗和價值觀,也許對於你在選擇省錢方法上,可以多出一些思考。

談到對於省錢的價值觀,
我有兩個全然對立的不同觀點:

省錢的正面觀點:

1. 適當的節儉是財富與現金流的基石,常態支出越低,達到財務自由的速度越快,面對財務上的意外風險也更有承受能力。

2. 省下來的錢拿來投資、未來複利滾出更大的金額。

省錢的反面觀點:

1. 為了省錢,我是否付出其他代價?例如損失時間、專注力、生活體驗、健康、友誼、更好的機會與價值?

2. 人生只有一次,金錢本來就是拿來花的。存下一堆錢又帶不走,有意義嗎?

我想這兩面的觀點都正確,兩者可以並存,有衝突時則是做出選擇和取捨,

省錢不是一味的省越多越好,在上述兩個對立的觀點並存的前提下,
我認為這時再來談省錢,才會對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談省錢方法前必備的4個觀念

以下是市場先生自己對於評估是否省錢的四大標準。

1. 抓大放小:影響你支出的不是你有沒有隨手關燈

有些瑣碎的省錢,雖然是好習慣,但不一定能幫你真正省錢。

原因是我們自己並沒有真正去算過這樣會花多少,只是「感覺」有省到錢。
這種感覺的精準度,就跟你感覺買的股票會漲一樣不精確。

這世界上絕大多數事情都有80/20法則,省錢也是一樣,
把20%的事情做好即可得到80%的效益,事半功倍。

影響人生支出的關鍵:

  • 居住成本
  • 三餐及生活費
  • 交通(含買車、養車)

也許有些人是例外,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統計上影響最大的通常是居住成本,包括房租和房貸,其次則是交通(含買車、養車、油錢等等)及三餐生活費。

假設一個月2萬元房租,只要能設法省掉10%就等同加薪2千元,如果你選擇暫時和父母住,那麼等於加薪2萬元。

同樣的,一棟價值2千萬的房子,最終價格只要差1%,可能就抵過你10年努力成千上萬次省小錢的差異。

這不是說省小錢不重要,而是你應該放更多注意力在大金額的決策上,
為此花更多時間深思熟慮、做更多功課和研究。

高金額、高頻次的支出,才是省錢的重點

上述三種成本,對許多人來說甚至可能就佔去5成甚至7成的收入,
換句話說,也許你只需要在這三件事情上下足功夫,可能就已經把能省部分作的差不多了。剩下其他部分其實也就能在擠出一點而已。

許多人常常會在奇怪的地方費盡心思節省,省下的錢不多,但對真正影響財務的關鍵花費卻往往考慮極少,
原因是我們都只擅長處理自己熟悉的事情,越大金額的事物我們往往越不熟悉,
理解這點以後,才知道自己應該把注意力放哪裡。

這些錢省不下來?想想看一些有創意的方式吧

租房的錢省不下來?已經無法再省下更多了?

有些人會選擇住自己家,也有人租賃整間公寓後再分租出去、自己使用其中一小間,有些人則選擇找遠端工作並住在消費水準低的地方…。

記得:這些都是能幫你省下一大筆錢的方法,所以想必不會太簡單,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方法,也許你欠缺的只是一些創意。

 

2. 邊際效益:千萬不要省到極限

既然世界上有80/20法則,那必然存在著一些付出80%的努力卻只收穫20%成效、事倍功半的事情。

我經常提省下衛生紙和垃圾袋的例子:

衛生紙和垃圾袋價格並不高,
但你可以想像,如果為了省錢,家裡一包衛生紙和垃圾袋都沒有,
或者為了要不要多用一張衛生紙、一個垃圾袋精打細算,你會有多痛苦?

許多基本的生活用品,省下來只能為你帶來小小的金錢效益,
但沒有它卻會對你帶來巨大的痛苦,

這種錢千萬不要省。

同理也可以衍生到其他地方,
對不同的人來說,總有一些東西它的開銷極小,但沒有它的傷害卻很大,
或者只要小小的開銷,但卻能為你生活帶來極大的滿足。

舉例來說,
如果你早餐多加一個蛋,能讓你一整天心情愉悅、工作效率更佳,那為什麼不加呢?

所謂的邊際效益,就是同樣一單位的金錢,所帶來的效益,

某些花費可能金額很小,
但邊際效益極高,同樣花費1元可以得到10倍甚至更大的好處,或者省下1元卻帶來10倍的傷害,

找到這些金額小但邊際效益極高的小地方,
你就可以用非常小的代價,大幅增加你對生活的滿意度,也可以幫你逐漸釐清哪些是需要、那些只是想要。

絕大多數人想要每月多省下一萬元,困難度並不亞於想要增加一萬元的收入。

甚至你可能還會認為,增加一萬元收入簡單多了。

千萬不要試圖想著省到極限:往極端一點想想看,連衛生紙和垃圾袋都不買,省下這些錢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3. 機會成本:省錢有機會成本

無論賺錢或省錢,我們都付出了時間作為機會成本

我們生活中最大的機會成本就是:時間。

付出時間可以換到金錢,工作的薪資收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付出金錢的確可以幫我們省時間,但金錢卻永遠買不回已經過去的時間。

而省錢的同時,則是可能付出時間或其他代價。
最直觀的就是交通,
台北到高雄,搭高鐵也許比台鐵或客運多花約700~1000元,但卻可以多省下1~3小時甚至更多時間,這就是購買時間的價格。

時間也有它類似的形式,例如我們的生產力,就是來自於你付出一段專注的時間。

換句話說,花錢如果能讓自己擁有更多專注力,也同樣是幫你換來時間和金錢,
反之某些省錢方式,看似不花時間,但如果付出了專注力作為代價,

比方說,如果付出一杯咖啡的代價,能讓你專注的工作一小時,
可能產出的結果會比你無法專注的工作3小時還要多,
你也許不是非要喝咖啡不可,那麼咖啡錢到底要不要省呢?這就很值得思考。

機會成本會隨著你的條件逐漸改變

一個人財務能力的提升,通常也伴隨著他單位時薪的提升。
有些人的時薪是200元、500元,但也有些人的時薪是1萬元、5萬元。

當你時薪300元的時候,也許你會覺得多花1小時但省下500元很划算。
但隨著你時薪的機會成本提升,例如提升到1000元的時候,這時與其多花1小時省500元,你寧可省下那1小時、多花500元。

看到這裡你可以進一步想像,如果你時薪1萬元時,你生活中的決策會如何改變?

省錢都有代價,也就是機會成本,
也許是時間、也許是精力專注力,也許是感情或心情等等其他你認為有價值的事物,
你只是當下選擇把這些事物優先換成金錢。

但要記得,這只是一種選擇,並不是絕對的標準答案。

人生或者財務上最終的目的,
仍是擁有你自己支配的時間,而不是擁有一堆錢卻沒時間。

從這個觀念中我們也可以知道,
提高自己的時薪,也就是單位時間價值,其實變相的就是幫自己賺到時間資源,也等於在幫自己省錢省時間,
此外我們也可以理解到被動收入為什麼吸引人?因為它在時間的代價上相對低非常多。

也許累積財富的階段,我們一定得付出時間換取金錢,
但是隨著你收入與儲蓄增加,最終省下時間、甚至付出金錢換取時間是更有價值的。

 

4. 可執行性:讓省錢變成全自動執行的背景程式

省錢方法再多,做不到都沒有意義,

真正能長期制執行下去的,只有自己價值觀認同,且養成習慣長期做下去的事。

價值觀刻在潛意識裡,如果你打從心裡不認同某一個方法,那最終你也很難確實執行。

反之如果你原本就是這樣想,那麼不需要付出特別努力也會自動做出決策。

這也是為什麼別人的省錢方法不一定適合你,你得先了解自己的價值觀。

省錢很好,但我們的意志力是有限資源

當你需要刻意付出意志力來省錢時,其實會侵蝕你的意志力資源,
讓你在其他地方無法省下錢,甚至影響其他的事情。

舉例來說,有個人決心省錢,想改掉自己每天喝飲料的習慣。
但這讓他很不習慣,於是月底他犒賞了自己一頓大餐,心想:我已經努力省了這麼多飲料錢,犒賞自己很合理吧?

是不是在很多地方你都聽過類似的例子呢?
例如減肥、健身,其實也都容易遇到類似的問題。

只要是需要高度消耗意志力的事情,就很難長期進行下去。

讓省錢變成習慣:改變環境、訂下標準

好的省錢方法到最後都會變成一種習慣,
關鍵是持續重複執行,直到它做起來完全不費力,變成一個自動運行的背景程式。

對此我覺得有兩個關鍵:

1. 環境很重要:絕大多數人的花錢習慣都是受環境影響,家庭、同事、同儕,影響最深。

曾經聽一個剛出社會的醫生說到,
他的同事醫生們,每個人都住豪宅、開名車、夫人都背名牌包,這讓他不知不覺也拉高的自己的日常生活水準,
雖然他薪水也不低,也預期未來收入會高於大多數一般水平,但這種花費仍讓他當下幾乎存不下錢。

想改變這種情況有兩種方式:
一是改變環境,最好能讓身邊圍繞著和自己一樣,都是更加重視財務的朋友。
二是改變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財務目標,並且不要在意他人的評價和眼光。畢竟我們的財務結果最終都是自己要承受,無論別人怎麼評價,也不會對我們財務改變有實質幫助。

2. 訂下標準:擁有一套標準,可以避免自己決策疲勞。

記帳、列預算,其實都是幫自己訂標準、定期審視的一種方式,
如果每一筆花錢都要計算、斤斤計較,除了決策疲勞以外,你也會很難把專注力放在創造價值。

創造價值才是改變財務的關鍵,省錢節儉則是和呼吸一樣的習慣。無論個人或是企業都是如此。

關於記帳可閱讀:

1. 記帳三大迷思

2. 免費EXCEL記帳工具下載

關於花錢省錢標準的例子,
可閱讀:給自己一個《花錢許可證》

真正的好習慣不是省錢,而是隨時「思考價值」

前面提到了要注意省錢要抓大放小、留意機會成本和邊際效益,也提到了省錢應該要讓它變成習慣,雖然都是省錢的注意事項,但也許仍有些衝突的觀念,

例如:隨手關燈,我認為雖然不能幫你省多少錢,邊際效益很低,
但也許它是一個能幫你未來省更多錢的好習慣嗎?

畢竟隨手的動作,也可能影響到你其他的習慣?

我認為有時候是,但有時候不是,

我舉個例子:
在辦公室或營業場所如果午休或短暫外出就隨手關燈,那對營業是否會付出甚麼代價?
家裡隨手關燈或者不開太亮,也許不影響生活,但陰暗的環境是否會讓人較沒有活力?自己或小孩是否會比較不想要活動或閱讀?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下都不一定適用:

  • 穿舊衣服、少買新衣服能省錢?也許有些時候可以,但如果你的工作需要時常面見客戶呢?
  • 洗冷水澡可以省電或省瓦斯,但身體著涼了怎麼辦?
  • 走路或騎U-Bike代替開車和大眾運輸,但萬一遲到了、多花數十分鐘,或者滿頭大汗面見朋友和客戶,這是你要的嗎?
  • 去圖書館借書很好,但如果那本書對你很重要,但半年後才能借到,你人生有幾個半年?
  • 喝飲料的錢可以省,但如果你久違的跟朋友聚會,大家喝飲料聊聊天,你會選擇不點飲料省下這些錢嗎?

我想說的是:養成好習慣很重要,但沒有一個方法是絕對一體適用所有人和所有情況的。

該不該省沒有標準答案,不存在一定要省、一定該花的二分法結論,
有些省錢方法雖然很好,但也存在它該花的時機,
雖然有些錢該花,但有些時候這些理由也可能變成讓自己亂花錢的藉口,

保持思考自己花錢帶來的價值是什麼,並在思考時保持現實與客觀,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真正的好習慣不是省錢,而是隨時「思考價值」 - 市場先生

 

學會正確的花錢,也可以幫助你省錢

最後我想談一個觀念,也許和省錢有點衝突,
但如果說這10多年來理財上我最大的改變,應該就是從省錢到花錢的這段想法。

實際上花錢永遠比省錢重要。

而好的花錢,效益也遠遠比省錢來的更大。

在省錢上我們經常會用金額來衡量成果,但很容易會忽略掉「時間」、「價值」等其他尺度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
很多人覺得投資是存錢,但我認為投資其實是花錢,花費現在的金錢,試圖在未來換取更大的報酬。

許多企業,每年有都有大額的資本支出,這難道是亂花錢嗎?
並不是,而是這些錢在未來可以換回更多營收與競爭力,讓未來創造更多收益、減少在競爭付出的代價。
企業如果為了省錢,晚數年才開發產品或招聘需要的人員,那也許早就失去了競爭力。

在生活上舉例,
一件品質好的衣服可以多穿幾年,或者在更多正式場合使用,也許它更昂貴,但比起買更多不好的衣服更省。
一張好的床鋪可以有更好的睡眠品質,讓自己睡醒後更有生產力,也可以用得更久。
有品質的三餐飲食與有品質的食材,可以在未來換來更多健康,往極端點說也可以省下自己的醫療費用。

當然,
也許我們當下所處的階段仍必須把累積金錢放在第一位,甚至沒有錢可以規劃怎麼花,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判斷這些取捨背後的價值,

你並不會一輩子都待在只能勉強存活的階段,到某些時刻你依然需要儲蓄,但支出上已經開始有些彈性,
這時候如果能讓金錢合理的發揮價值,那實際上是變相讓未來省下更多錢。

如果能意識到換取金錢背後更多的價值,我們也許更能評估自己為了省錢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合理。

可閱讀:賺錢、存錢、花錢,哪個最重要?

市場先生提示:花錢可以省錢這個觀點,要謹慎使用

好的花錢方式,能讓你在不影響財務目標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或金錢效益,
但如果你不能正確衡量事物的價值、衡量自己的支付能力,那麼依然可能只是在找個理由亂花錢而已,這會讓你遠離財務目標。

 

快速總結:省錢方法並不一定越多越好

省錢方法很多,但不是方法使用越多越好,
從中挑選適合你的、真正對財務有影響、付出代價相對小的、可長期執行的,才是真正能有效省下錢的方法。

本文談到幾個觀點:

  • 抓大放小:抓住影響你80%支出的20%項目,通常是居住、交通及生活費,用點創意去減少它們吧。
  • 邊際效益:找到那些金額小但影響大的項目,也記得千萬不要省到極限。
  • 機會成本:思考省錢的代價,時間其實永遠比金錢有價值,提高你的時間價值
  • 可執行性: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透過改變環境和建立標準,讓它自然而然全自動執行。
  • 真正的好習慣不是省錢,而是隨時「思考價值」
  • 學會正確的花錢,也可以幫助你省錢

省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篇寫完我也發現自己寫了快六千字。

看完這篇省錢的前提觀念以後,
接下去再了解更多的省錢方法,我想你會更容易從中判斷哪些方法適合自己。

關於省錢方法,我也持續在研究與整理,未來有整理完會再陸續寫成文章放上來。

市場先生 2021.07

更多省錢教學可閱讀:省錢技巧懶人包》幫你每月多省下5%生活費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最近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11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