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區塊鏈賽道總整理:10種熱門區塊鏈賽道介紹
加密貨幣與區塊鏈領域發展到現在,已經發展出很多種類型的應用,
除了最早期廣為人知的比特幣以外,在以太坊及智能合約概念出現後,市場上出現眾多不同類型、功能的區塊鏈應用及加密貨幣,這些領域,或是說類型/類別,就是幣圈中所謂的「賽道」,
也是區塊鏈發展過程中,慢慢長出來的各式應用主題。
就像是股票也有分成傳產、金融、電子零組件等產業,
在區塊鏈領域中,也有數百種賽道,從比特幣、迷因幣、去中心化金融到遊戲金融、現實資產、AI等等,
可以把它們想像成不同的產業,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技術基礎、發展背景與關注度,
了解區塊鏈賽道,可以讓想進入區塊鏈領域的人不只是跟風,在投資前建立相關的基礎知識,進而發展出自己的策略和投資思想。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會介紹區塊鏈賽道是什麼、目前討論度最高的區塊鏈賽道有哪些、為什麼需要了解區塊鏈賽道,以及交易加密貨幣的管道有哪些。
這篇文章為個人經驗分享與資料整理,無任何投資推薦買賣之意,投資必定有風險,虛擬貨幣屬於極高風險的投資標的,投資前務必自行研究判斷。
區塊鏈賽道是什麼?
討論到區塊鏈時,常常會聽到「賽道」和「版塊」,其實就是指區塊鏈根據應用和特性,被分成不同的類別。
因為不是所有的區塊鏈都有相似的應用,
有些是為了打造去中心化金融服務,有些支援應用程式開發,另外一些則是被設計來提升交易效能,
區塊鏈根據不同的用途被分到特定的類別,這就是所謂的區塊鏈賽道。
在傳統的投資市場當中,「版塊」(也稱類股、族群,英文Sector、Segment、Category)指的是特定的產業、技術或應用,或是和某概念有相關的產業上下游公司,
在區塊鏈世界裡同樣也有許多版塊分類,因為區塊鏈屬於新興產業,每個分類中都有許多公司團隊在持續開發與競爭,因此也稱為賽道。
要特別注意的是,單一種加密貨幣可能會同時出現在不同的賽道,
例如 某個智能合約平台的代幣,也可以用來參加去中心化金融協議,同時可用作支付工具,
這種情況在區塊鏈領域很常見,區塊鏈技術的多功性和跨界應用,讓單一加密貨幣能出現在不止一個賽道上。
不熟悉區塊鏈是什麼可閱讀:區塊鏈懶人包
討論度最高的區塊鏈賽道
賽道 | 市值* (十億美元) | 代表性加密貨幣 |
---|---|---|
智能合約 | 377.7 | ETH / SOL /ADA |
穩定幣Stablecoin | 241.3 | USDT / USDC |
CEX | 108.4 | BNB / BGB |
DeFi | 102.4 | LINK / UNI / AAVE |
Meme | 52.6 | DOGE / SHIB / PEPE |
RWA | 51.1 | BUIDL / ONDO |
DePIN | 17.9 | RNDR / FIL / TAO |
NFT | 18.8 | CryptoPunks / BAYC |
L2 | 7.8 | MNT / ARB / OP |
AI | 4.9 | TAO / AGIX / FET |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智能合約 Smart Contract / L1
市值:3,777 億美元
智能合約賽道是建立去中心化應用(DApps)能夠運作的基礎。
透過智能合約,開發者可以在區塊鏈上編寫自動執行的程式碼,讓交易在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情況下自行執行完成。
這些交易是由區塊鏈來處理,只有當智能合約中的條件被滿足時,交易才會發生,過程公開透明,屬於去中心化的交易,也因此改變了部分傳統金融的商業模式。
你可以想像有一台雲端的電腦,人們可以在上面開發程式碼,並且寫好後任何人都可以去執行,並且沒有人可以擅自竄改上面寫好的程式,程式會忠實的按照寫好的規則執行。
可以把智能合約想像成是串聯DApps與區塊鏈間的橋樑,智能合約主要運行在 公鏈上,例如 Layer1 (L1)或Layer2解決方案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太坊(ETH),它是第一個支援智能合約的大型公鏈,
其他知名平台還包括 Solana(SOL) 和 Cardano(ADA),它們透過不同的技術架構提供各自的解決方案。
這些智能合約平台的功能已經不只是簡單的轉帳或支付,而是支撐整個區塊鏈生態系統的基礎設施。
你可以把公鏈想成是一條修建好的高速公路,提供各種車輛行駛。或者一棟商場大樓,提供各種商家(DApps)入駐。這些公鏈通常收取使用費(Gas費)來補償網絡運算成本。
想更深入了解智能合約,看這篇:智能合約是什麼?優缺點、風險?
穩定幣 Stable Coin
市值:2,413 億美元
穩定幣是一種虛擬貨幣,以加密貨幣的形式來模仿傳統的法定貨幣,目標是維持穩定價格,和比特幣這種價格波動很大的加密貨幣不同。
可以把穩定幣想成「可在區塊鏈上使用的虛擬貨幣,價值和法幣相等。」
簡單來說,穩定幣就是區塊鏈世界裡的數位現金。
穩定幣是虛擬貨幣市場裡的避險資產,價格通常會和某種法幣掛鉤,例如:
• 美元穩定幣:模擬美元的價值,最著名的是 Tether(USDT) 和 USD Coin(USDC),它們都被設計為保持接近 1美元 的價值。
• 歐元穩定幣:模擬歐元的價值,最有名的是歐元的數位版本 Eurite (EURI),有著接近 1歐元 的價值。
它們具有和法幣一般穩定的價值,同時也可以和虛擬貨幣一樣快速做資產轉移的動作。
但是與法幣掛鉤的穩定幣通常是中心化的,這意味著它們是由一個實體公司運行,可能會有信任風險存在。目前主要的大發行商(USDT發行商Tether、USDC發行商Circle等等)大多會定期公布財務審計數據,確保發行穩定幣背後有足夠的儲備。
穩定幣的應用有:
- 避險或資金停泊
- 區塊鏈上低成本轉帳
- 減少跨境支付成本
穩定幣常見功能完整介紹,可閱讀:穩定幣有什麼功能?
CEX
市值:1,084 億美元
CEX (Centralized Exchange) 中文是中心化交易所,它就像加密貨幣世界裡的證券商,是新手接觸加密貨幣的第一站。
區塊鏈的特性不是去中心化嗎?為什麼會出現中心化的交易所?CEX的出現其實是為了解決去中心化操作太複雜、使用門檻高、資金進出困難等問題,所以產生了由中心化機構統一負責管理的加密金融服務,讓想交易加密貨幣的用戶擁有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CEX在服務上很類似傳統金融機構,當你忘記密碼、帳戶有問題、遇到駭客入侵,都可以找到客服處理,平台也會有一套流程協助解決問題,不會像去中心化系統那樣無人管理,萬一忘記或遺失助記詞,就再也找不回資產。
此外,CEX會要求KYC(Know Your Customer)實名認證,包括上傳身分證明文件、個人基本資料等,為了確認使用者身分以符合監管規範,也提升整體帳戶安全性,但就與「去中心化」的理念背道而馳。
CEX就像是一座橋梁連接著現實世界和幣圈,只要使用法幣(如美元、歐元)入金、購買加密貨幣、或將資金轉帳到錢包,這些操作大多都是從CEX開始。
也就是說,當你以「投資加密貨幣」為出發點,CEX就是必經的入口,這也是為什麼CEX是市值排名前幾大的區塊鏈賽道。
不是每一個CEX都有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目前市值最高的CEX中心化交易所代幣就是BNB,是幣安(Binance)發行的原生代幣,最一開始是在平台上使用折抵交易手續費,後來應用隨著幣安生態擴展而變得更加廣泛,像是參與幣安LaunchPool、HODLer Airdrop、Megadrop等等免費空投活動,及支付BSC鏈上的Gas Fee等等,透過交易所的優勢來賦予代幣額外價值。
簡短介紹幣安
Binance 幣安交易所,目前為全球虛擬貨幣規模排名最大的交易所,於2024年全球註冊用戶達2.4億人次,支援超過100種加密貨幣。
幣安使用說明教學:幣安使用圖解教學
其他市值前幾名的中心化交易所,有些也有發行代幣,可以用來參與平台活動,如理財產品、合約跟單等。
深入了解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的差異,看這邊: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vs 中心化交易所(CEX)
中心化交易所排名評價:虛擬貨幣交易所哪間好?全球排名Top20虛擬貨幣交易所排行榜
DeFi
市值:1,024 億美元
DeFi 是 Decentralized Finance (去中心化金融) 的縮寫,DeFi指的是寫在區塊鏈上的金融服務系統,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讓DeFi能對任何人開放使用。
相較傳統中心化的金融服務(CeFi),在DeFi這系統上的買家、賣家、甚至貸方、借款人,都能進行點對點、不受中心監管的金融活動,也不需要政府認證的身分證名。
在消費時,不用依靠銀行轉帳,是直接利用區塊鏈技術支付,省去了銀行系統的繁瑣流程,
舉例來說,在跨國交易中,透過銀行轉帳會被收取多筆費用,且交易會產生延遲而非立即生效,但透過區塊鏈技術轉帳則消除了冗長的流程又降低了費用,這種直接高效的特點讓應用更加廣泛。
DeFi代幣的使用場景在不需要銀行就能提供金融服務的地方,金融的範圍也很廣,例如借貸、儲蓄、貨幣兌換交易、賺取利息、支付,都屬於DeFi的範疇。
目前市值較大的代幣舉例包括:
• Chainlink (LINK):Chainlink 是連接區塊鏈與現實世界數據資料的橋樑,例如匯率或價格這些資訊,LINK是原生代幣,被用來支付費用給資料提供者。
• Uniswap (UNI):最具代表性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換幣平台,UNI是治理代幣,持有人可以對 Uniswap 的協議升級提案進行投票,參與未來發展方向的決策。
• Aave (AAVE):Aave是去中心化的加密資產借貸平台,用戶可以在這存入加密資產領利息,也可以抵押資產借出其他幣種,AAVE原生代幣可用在協議治理,也可以當作風險準備金進行質押。
雖然DeFi未來的前景可期,但也面對不少挑戰,尤其是傳統中心化金融體系在市場上的競爭,可以說是最大的阻力之一。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差異比較看這邊:DeFi是什麼?去中心化金融DeFi跟CeFi差別在哪?
Meme
市值:526 億美元
Meme Coins(迷因幣)是由網路迷因(Meme)衍生出來的加密貨幣,通常建立在既有的區塊鏈上,
早期用途是作為社群平台打賞用,不像傳統加密貨幣一樣有廣泛的用途,但因為它詼諧有趣的特色,逐漸吸引到廣大用戶的支持,進而達到可觀的市值。
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狗狗幣(DOGE)了,最初是為了諷刺比特幣被炒作而創立,之後就受到社群媒體的吹捧,但真正開始爆紅是由於特斯拉創辦人Elon Musk的推特發文,
狗狗幣一度擠身全球第四大加密貨幣,其他知名的迷因幣還有柴犬幣(SHIB)和佩佩蛙(PEPE)等。
但是,迷因幣是一種波動性高、多為投機性質的加密貨幣,缺乏明確的實用性與實際價值的來源,往往會突然出現短期內的暴跌暴漲。
關於迷因幣的風險,看這邊:迷因幣有什麼風險?特性/運作方式/用途
RWA
市值:511億美元
RWA的全名是 Real World Assets,也就是把現實世界的資產(如不動產、黃金、債券等)搬到區塊鏈上,將實體資產轉換為可在鏈上流通的數位資產。
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實體資產代幣化,是希望把這些原本只在傳統金融體系中流動的資產,變成也能在區塊鏈上自由交易與應用,增加流動性的同時也可以提升交易效率與資訊透明度。
要實現資產代幣化,需要經過法律與信託的安排,交由受監管的機構持有資產,再由發行單位根據鏈下資產的價值去發行對應等值的代幣,運作機制和法幣穩定幣的邏輯相似,都是透過鏈下資產背書來確保鏈上代幣的可信度。
由於RWA代幣是有實體資產作為價值的支撐,它不太會像一般加密貨幣出現劇烈價格波動,價格通常較為穩定。
RWA賽道中,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推出BUIDL代幣化基金,是合法合規的代表性項目之一,由傳統的金融大巨頭發行,被視為重要里程碑,
不過,BUIDL沒有公開交易的代幣代號,代表它沒有在公開市場開放交易,一般投資人無法直接購買,只開放在特定平台、符合資產要求的合格專業投資人交易。
此外,Ondo Finance發行的原生代幣ONDO也是RWA賽道的代表性代幣之一,Ondo Finance是一家把傳統金融資產搬上鏈的區塊鏈金融平台,例如美債、短期票券等,
不過,ONDO是作為治理代幣存在,而不是對應某一項實體資產的鏈上代幣,持有者可以參與決策投票,ONDO也被用來激勵參與生態活動的用戶。
DePIN
市值:179億美元
DePIN是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的縮寫,中文是「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白意思是把現實生活裡的基礎建設網路,透過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方式建構並運行。
基礎建設網路包括電信、網路節點、雲端儲存中心等,以往都是由大公司集中建設管理,DePIN就是打破這種中心化壟斷,讓用戶可以參與建設與運營,
當用戶有所貢獻,就會獲得DePIN代幣作為獎勵,例如:把CPU分享給AI模型、把硬碟空間貢獻給他人使用。
DePIN代幣還可以用來支付資源使用(如存儲空間、下載)的費用,也能當作平台的治理代幣,參與未來建設方向的投票。
最具代表性的DePIN代幣有:
• RENDER (RNDR):提供一個讓用戶貢獻閒置的GPU給需要高效能算力或AI模型訓練的開發者所使用的平台,將現實世界的GPU運算資源變成去中心化分享的資源。
• Filecoin (FIL):一個去中心化資料儲存的網路,用戶可以提供硬碟的儲存空間換取FIL獎勵。
• Bittensor (TAO):開放的AI模型協作訓練平台,讓全世界的開發者上傳模型、分享知識,並依據模型貢獻的價值獲得TAO獎勵。
NFT
市值:188 億美元
NFT(Non-fungible tokens)就是「非同質代幣」,非同質的意思是指獨一無二,代幣則是指在區塊鍊上的一串代碼。
NFT建立在區塊鏈上,所以NFT和加密貨幣一樣可以記載難以被竄改的資訊,例如,藝術家可以上傳自己的簽名在自己創作的NFT之中。
NFT不能等值交換,它不像其他加密貨幣(如比特幣)是每個等值,每一個NFT之間的市場價值都是不同等、非同質,且不可分割的。
NFT的優勢在它是一種數位資產,而且同時有智能合約的特性,能夠在區塊鏈上標記實體藝術品,或是數位資產的數位所有權,還能排除中介商。
NFT最早的人物頭像之一就是CryptoPunks,由Larva Labs在2017年推出,像素化的人物頭像每個都是獨一無二,被視為珍藏品,靠收藏價值與歷史地位支撐。
Bored Ape Yacht Club是Yuga Labs在2021推出的,由10,000個不同的 Bored Ape(無聊猿) 卡通圖案組成,每個 Bored Ape 都代表NFT世界中的一個身分象徵,社群導向強,擁有人可以參與社群聚會、空投等活動。
從價格與交易量來看,NFT在2021年NFT熱潮達到高點後就持續下降,如今市場已經不比當年熱絡,許多過去知名NFT價值都已經大幅下跌。
但單純從技術與應用的角度,NFT仍是有許多應用空間,不單純是藝術收藏,包括數位身分、供應鏈管理、遊戲資產、虛擬票券等等應用。
最完整的NFT教學懶人包,看這邊:NFT是什麼?NFT值得投資嗎?
L2 (Layer 2)
市值:78 億美元
Layer 2 是一種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的統稱,它建立在原有的區塊鏈(Layer 1)基礎上,讓區塊鏈上的交易能變得更快速、更便宜。
既有的 L1 區塊鏈主網速度慢、成本高、可擴展性不足,導致應用受限,為了解決這些問題,Layer 2 解決方案出現,可以實現更快速且便宜的交易,同時確保去中心化與安全性,有助於開發出更多加密貨幣的日常應用。
常見的 Layer 2 包括 Mantle (MNT)、Arbitrum (ARB)、Optimism (OP)等,它們都是用來增加區塊鏈處理速度及交易成本的不同技術解決方案。
深入了解不同的 L2 技術方案,看這邊:Layer 2 是什麼?知名的 L2 有哪些?
AI
市值:49 億美元
AI這個賽道是指把人工智慧技術結合區塊鏈做應用的加密貨幣,這類代幣主要分為兩種功能:
1. 可以讓用戶參與AI生態的代幣,例如存取AI模型、購買AI算力、參與平台治理等。
2. 利用AI技術來改善區塊鏈系統,如透過AI做數據處理、模型訓練、風險預測等功能,來改善自動化處理、預測分析或使用者體驗。
其中,SingularityNET(AGIX)就是AI賽道中具代表性的項目之一,在去中心化平台上提供AI模型上架與使用,用戶可以使用AGIX作為交易AI服務的代幣。
FET則是利用人工智慧代理實現自動化決策的平台Fetch.ai推出的代幣,簡單解釋,在這平台上電腦可以自己幫忙跑任務,例如自動進行交易、根據市場數據做調整,FET可以用來支付手續費,也能用來註冊或啟用個人/企業的智能代理。
TAO是Bittensor協議的原生代幣,Bittensor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人工智慧訓練網路,它把AI模型的訓練過程搬上區塊鏈,讓任何人都能參與AI模型開發,然後依據對模型的貢獻價值來獎勵TAO。
過去AI是中心化大公司才能用的資源,而透過區塊鏈,變成人人都能貢獻與共享的開放網路。
市場先生補充:賽道數據哪裡查?
- CoinMarketCap: 依代幣的主要功能為主,排名較不重疊
- CoinGecko: 分類較細、更新速度較快
不同網站對賽道分類方式的定義略有不同,且市值與流通量的估算也會因為在不同的時間點計算而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網站,就算分類名稱一樣,排行榜內的項目和排名也不會完全一樣。
為什麼要認識區塊鏈賽道?
了解區塊鏈賽道有助於讓剛踏入區塊鏈領域的人不只是隨波逐流,在真正投入資金前先掌握相關知識,花時間了解每種加密貨幣的用途、運作方式,以及所屬的賽道,慢慢建立自己的投資判斷與策略,是更安全穩妥的方式。
了解投資風險
不同賽道的加密貨幣,風險特性也有所不同,舉例來說,穩定幣通常價格波動低,但背後有監管、法規等風險;迷因幣往往波動較大,價格容易被社群情緒驅、話題性高、投機性質強。
至於智能合約平台和Layer2方案雖然可能有強勁的生態擴張潛力,但同時也伴隨著技術安全的風險,例如智能合約漏洞、鏈上攻擊等。
此外,像是RWA、AI、DePIN等新興賽道,大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產品實用性、市場接受度與監管合規問題都會影響它們的長期表現。
調整投資策略
了解不同賽道有助於建立個人的資金配置邏輯,由於不同賽道的風險和特性不一樣,投資人不用把所有資金放在同一種類別中,可以依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與偏好分配資金到不同的區塊鏈賽道版塊中,類似於傳統投資中的資產配置的概念。
舉例來說,把部分資金配置在波動較低的賽道,另一部分放在潛力高但風險也更高的賽道,這種搭配能讓投資組合更有彈性,也增強了對市場波動的防禦力。
此外,資金分配也能隨著幣圈主流趨勢的變化而調整,了解各賽道的變化可以避免追高或是投入已經不熱門的題材。
加密貨幣交易管道:虛擬貨幣交易所
不同區塊鏈賽道,大多都有發行對應的代幣,每種代幣的應用和價值個有不同。
無論你使開發者、使用者、投機交易者,需要使用代幣時,這些代幣大多可以透過中心化交易所CEX或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交易。
中心化交易所(CEX)
你可以找一間有提供自己所在國家法幣交易的交易所,
或是從全球具規模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中選擇,例如目前全球交易量排名第一的幣安(Binance)交易所。
簡短介紹幣安
Binance 幣安交易所,目前為全球虛擬貨幣規模排名最大的交易所,於2024年全球註冊用戶達2.4億人次,支援超過100種加密貨幣。
幣安使用說明教學:幣安使用圖解教學
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用戶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只需要加密貨幣錢包對錢包就能進行交易,不需要透過中介機構,DEX不託管用戶的資產或儲存資料。
如果想在DEX交易加密貨幣,要先確認該DEX有支援要交易的幣種,此外,錢包也要連接正確的區塊鏈網路,且持有足夠的鏈上原生代幣支付手續費(gas fee),才能進行交易。
最後,
分享更多加密貨幣投資的知識教學文章:
這篇文章為個人經驗分享與資料整理,無任何投資推薦買賣之意,投資必定有風險,虛擬貨幣屬於極高風險的投資標的,投資前務必自行研究判斷。
FB社團-加密貨幣學習討論區
區塊鏈、虛擬貨幣是很新的領域,也有很高的風險,我也還在持續研究了解中。
我會把自己一些研究心得或體驗紀錄在FB社團中,
也歡迎對這領域比較有興趣想多了解的人一起交流。
FB社團連結:加密資產研究筆記
(加入須審核)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