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衡量公司資金周轉的效率, 可以運用的指標是營運資金周轉率(Working Capital Turnover), 代表公司每1塊錢的營運資金能產生多少收入。
負債權益比(Debt-To-Equity Ratio)是做財報分析時一項經常看到的財務比率,它顧名思義,就是負債與股東權益的比例,主要目的是可以用來衡量一間公司的財務槓桿。 當負債權益比率越高,代表公司借錢投資的比率越高,那麼負債越低真的越好嗎?其實答案是不一定。
應付帳款是一間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其中一項負債項目, 應付帳款(或 應付賬款)意思是購買產品、原料、機具設備等等,已購買但還沒有支付的款項, 有時候供應商為了方便公司生產,會讓公司購買商品時不用馬上付款, 而這個應付還未付的錢就稱為應付帳款。 應付帳款雖然是債務,但數字高不一定是壞事,因為這代表公司議價能力強、可以較晚付款,對公司現金流的穩定性也比較有利。 如果想衡量一間公司在期間內把欠款付清幾次、可...
一間公司從買原料到經過生產,變成存貨到市場賣出並轉換為應收帳款, 最後收回現金來支付應付帳款的過程,這一整個循環稱為:現金循環週期,或是現金轉換循環(Cash Conversion Cycle)。 現金循環週期這個財務指標,可以用來評估公司整體的營運和管理效率, 當應收帳款與存貨數字出現異常變動時,也可以幫助我們提早發現金流的風險。
資本公積(Additional Paid In Capital , APIC)又稱為額外實收資本,分類在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項目中(股東權益的意思,就是一間公司所擁有的資產,其中資金來源屬於股東的部分)。 股東權益主要項目包含了:股本、資本公積、保留盈餘這3大項目,這篇文章將介紹資本公積。
公司營運產生的淨利,在資產負債表上稱為 保留盈餘(Retained Earnings), 這些盈餘包括了公司提撥的盈餘公積、未分配盈餘,保留下來的盈餘可以用來發給股東股利,或是留存下來再投資使用。 但保留盈餘不是越高越好,因為也可能有課稅以及資金運用效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