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市場先生挑選了幾本有趣的書單,分享給你: 【趨勢思考】 《大債危機:橋水基金應對債務危機的原則》 作者瑞.達利歐是橋水基金的負責人, 作為全球最大的避險基金,橋水基金的思考與管理方式非常的獨特, 是盡可能透過已知的事實,也就是「原則」,來對事物做出判斷, 進而避免個人主觀看法猜測或是情緒影響,除了避開各種可能的風險,也創造了驚人的投資績效。 他的上一本書《原則:生活與工作》, 主要在談論他個人...
在投資的學習過程裡面,如果要挑一個大多數人最容易忽略的觀念, 市場先生認為是:「自己比別人有什麼投資優勢?」 投資的獲利分成兩種:市場的報酬,以及額外的獲利 市場的報酬也就是買進持有股票或ETF以後,長期而言隨著企業及整體經濟成長,可以取得的獲利。 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之下,我們賺取的很大一部分來自市場成長的報酬,而不是額外的回報。 想取得市場報酬,其實只要買進ETF持有指數,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達成...
「最好的工作都是自己創造的。」 如果你對目前收入和生活方式不滿意, 也許該做的不是去找份更好的工作,而是幫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工作。 前幾天市場先生發了一則訊息,分享了這句話以後, 結果收到很多網友來詢問。 「最好的工作都是自己創造的。」 這是什麼意思?是指要去創業嗎? 其實不一定, 以下市場先生先分享一個故事:
以下分享《他是賭神更是股神》的讀書心得與筆記。 (以下有點長約2400字,閱讀時間3分鐘) 這本書是作者艾德華索普Edward O' Thorp的自傳, 故事談論他自己的大半生, 其中最特別的是早年從賭場中找到戰勝莊家優勢的方法, 到後來進入華爾街後找到打敗市場的方法, 索普在1969-1988年間年化報酬率達19.1%,同期S&P500報酬率是10.2%。 不過如果把這本書只當成一本自傳...
分享富爸爸新書《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的心得。 相較過往幾本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 看完這本後市場先生最大的心得是:富爸爸似乎變的偏激了(習慣稱作者羅伯特清崎叫富爸爸) 在《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這本書他用的口吻都很強烈, 包含對股市的不信任,以及對其他理財方法的批評。 不過我覺得也不用100%照單全收,從中擷取對自己有幫助的觀點即可。 以下分享心得和筆記: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會來分享《訂閱經濟》這本書的讀書心得與重點筆記, 我覺得這本書算是談企業「訂閱」這個概念的基礎入門, 點出訂閱制企業的經營重點與概念,沒有談的太深入的方法, 畢竟每個產業即使轉換成訂閱模式,差異也都非常巨大,很難一概去結論。 如果你對行銷有興趣,這本書可以建立關於訂閱的基礎觀念。 如果是對投資有興趣,有許多企業例如Netflix、shopify、salesforce等等比較近幾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