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碳權/碳交易是什麼?關於碳權投資你至少要知道的事
未來30年,什麼新的趨勢會大大的影響我們的生活?除了熱門的5G、元宇宙議題,有一個更重要的概念,就是「碳中和」。
為什麼馬斯克可以成為世界首富?把他推上這個寶座的並不僅是特斯拉的汽車,還有特斯拉的「碳權」。
翻開特斯拉的財報,我們可以發現,它前幾年的利潤來源主要來自「碳交易」的收入,光是2021年特斯拉的碳交易收入就高達14.65億美元。如果少了這些收入,它仍處於連年虧損的狀態。
想弄懂碳權投資之前,你得優先弄懂碳中和、碳權和碳交易之間的差異,
簡單來說,在「碳中和」的前提之下,一間公司或組織需要以「碳權」作為商品來進行「碳交易」買賣。
市場先生以下詳細解析這幾個重要的關鍵字,並帶你認識目前的碳權產業發展現狀,讓對碳權投資有興趣的人有個基礎的知識。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碳中和是什麼?
碳中和(英文:Carbon neutrality)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通常是一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零與儀儲量能夠達到平衡。
也就是說,一個公司或組織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使用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一般來說,要達成碳中和有兩種做法:
- 碳補償機制:
簡單來說,就是要把產生的碳排放量透過其他方式抵消掉,如植樹造林或是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可再生能源證書是由專門的認證機構頒發給可產生再生能源的單位,如生產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的單位,這是一種可以在市場上交易的商品。 - 使用低碳或是零碳排的技術:
例如使用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達到低碳排放或零碳排的目標。
簡單說,碳中和的目的就是要達成淨零碳排(net zero CO2 emissions)。
碳權是什麼?
碳權(英文:Carbon Credits)白話來說就是「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利」,通常是以一公噸的排放量作為計算單位。
1997年通過《京都議定書》後,碳權正式成為可交易的產品,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將抽象的環境概念變成可定價的金融商品。
因為碳是一個抽象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所以碳權的發放相當嚴謹,需要有嚴格的認證標準。
可以發行碳權的機構分為三大類:第三方獨立機構、國際機構及國家機構。
目前全球超過一半的碳權是由第三方獨立的認證機構發行,較知名的如黃金標準(Golden Standard)、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等,此外各國政府也能發行自己的碳權。
台灣的行政院環保署也有溫室氣體減量與抵換管理機制,企業可以在這個平台上申請認證或是刊登碳權交易的資訊。
碳交易是什麼?
碳交易(英文:Carbon Trade)就是把碳權做為商品,透過碳權交易平台來買賣,以每噸二氧化碳為計算單位。
碳交易的市場分為兩種:
- 強制性市場(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簡稱CER)
- 自願性市場(Voluntary emissions reduction,簡稱VER)
在「強制性市場」中,碳交易機制遵循「總量控制和交易原則」,碳權的配額總量會由政府根據國際公約上承諾的減排目標制定,並且隨著時間逐漸降低。
企業會依規定得到一定的配額,如果排碳量超過配額,則需要在交易市場上購買碳權,如果有多餘的配額,也可以在交易市場上出售,這個模式目前在美國加州、歐盟、紐西蘭等國家發展較成熟。
因此,如果企業能提前做到減碳,有可能會額外獲得來自碳權交易的營收,像特斯拉就是因為碳排放低於歐盟標準,因此獲得了大量的碳權,可以賣給其他碳排過多的車廠。
另一種碳權來自「自願性市場」,它是強制性市場的一種補充機制,讓沒有被管制者也可以透過減碳專案來獲得碳權,鼓勵自願者執行碳減量。因此,企業可以透過各種減碳的專案,向國內或國外的機構申請認證,就可以獲得碳權,這些經過認證的碳權可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易。
全球碳中和歷史發展背景
年份 | 重要事件 |
1988 | 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成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 |
1992/05 | 通過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目標是控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以免影響全球氣候 |
1995/03 | 第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1)在德國柏林舉行 |
1997/12 | 第三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在日本京都舉行,通過了《京都議定書》,多數國家同意在2008至2012年間把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達到比1990年減少6%~8%的量,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協議,因為在這個協議中,碳權排放確定成為一個可交易的國際商品 |
2015/12 | 通過《巴黎協定》取代《京都議定書》,各國承諾要在2050至2100年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各國需制定減排目標,並且每五年更新一次進度 |
2018/09 | 美國加州州長簽署了碳中和令,同時通過了一項法案,要在2045年前實現電力100%可再生 |
2019/06 | 法國國民議會投票將淨零目標納入法律 |
2020/01 | 奧地利聯合政府在宣誓就職後,承諾2040年實現氣候中和,在2030年實現乾淨電力 |
2020/03 | 歐盟公布《歐洲氣候法》草案,決定以立法的形式,達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草案要求歐盟所有機構和成員國都必須參與 |
2020/09 |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並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中國目前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9年佔全球的27%,超過已開發國家的總和,並遠超過排名第二的美國(11%)。 |
2020/10 | 日本首相在國會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同月韓國總統也表示將在2050年完成碳中和 |
2021/07 | 歐盟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BM)計畫,從2023年開始要針對進口到歐盟的高耗能產品收取碳關稅,2026年全面生效。然而碳關稅對於發展中國家會有高度影響,因此仍有不少爭議 |
碳中和小知識:
多數國家都是以2050至2060年達到碳中和為目標,目前全球已經有兩個國家達到碳中和目標,分別是不丹和蘇利南。
全球主要碳交易市場有哪些?
全球主要的碳交易市場如下:
1.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
CCX成立於2003年,是全球首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排放登記和交易平台。
它採取會員制,約有400家企業參與,來自航空、汽車、電力、環境、交通等不同的產業,主要交易的商品為碳金融工具合約。
然而,由於缺少具有強制力的會員自願承諾減排機制,此交易所逐漸陷入困境,並於2010年就停止交易。
2.美國洲際交易所(ICE):
ICE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碳權交易所,掌握了世界60%及歐洲90%的碳排放權,在2020年成交金額佔全球碳交易所的88%。
ICE也是採取會員制,交易的產品包含了現貨(碳排放配額)及多種衍生性金融商品(如配額和碳信用期貨合約、期貨期權合約及遠期合約等)。
3.歐洲能源交易所(EEX):
EEX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的碳權交易所,規模僅次於ICE,主要產品包含一級市場配額拍賣(含歐盟航空配額)、次級市場配額交易(含航空配額)、國際碳信用的現貨和衍生性金融商品(含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
除了以上三個交易所之外,還有一些比較新的交易所,如新加坡的全球碳交易平台Climate Impact X(CIX)還有為元宇宙打造的Metaverse Green Exchange(MVGX)、盧森堡的綠色交易所(LGX)、中國的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等。
碳交易市場的運作機制
碳交易所一般是採用會員制,以下舉幾個常見的買賣雙方組織作為例子:
- 賣方:有多餘碳權配額的企業、排放成本較低的排放實體、碳基金、金融機構等。
- 買方:配額不夠的企業、減排成本較高的排放實體、金融機構、自願買家(政府、企業、個人等)。
買賣過程中,個人或機構也可以交易賺取價差,交易模式分為掛牌交易或是雙方協議轉讓,掛牌交易是公開競價的交易模式,而協議轉讓則多用於企業間的大額交易。
碳交易相關的批評與爭議
雖然碳中和這個目標對於整體地球環境來說立意良好,但是相關的市場機制仍存在許多爭議與批評。
1.公平性問題
過去幾十年來,地球的主要污染者來自現在的已開發國家,但是現在碳排放主要罪魁禍首卻是開發中國家,這本身就存在公平性的問題,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相當不利。
因此已開發國家如何向開發中國家提供相對應的資金援助,也是一個一直被討論的議題,因各國家間利益各不相同,很難達成共識。
2.實施不易:
要建立全球碳市場是一個很巨大的挑戰,其中還需要各個國家的共識,近30年以來,不斷有國家嘗試要制定健全的規則,但大多以失敗告終。
3.碳交易市場的弊端:
環保人士批評,碳交易市場並不是解決氣候變化的根本之道,甚至允許排污者可以透過資金繼續的污染環境,讓發達國家可以用低廉的價格獲得排放權。
此外,個人或機構可以透過碳市場交易賺取價差,這對環境並沒有幫助,更甚的是,已經出現有人利用碳交易市場進行詐騙。
一般人如何參與碳權交易的投資?
目前美股有幾支以碳權交易為標的的ETF/ETN,都是這幾年才發行的,規模並不算大,其中資產規模最大的是KRBN。
碳權交易為標的的ETF/ETN | |||||
代碼 | 全名 | 追蹤指數 | 費用率 | 資產規模 (2022/7/27) |
發行日 |
KRBN | KraneShares Global Carbon Strategy ETF | IHS Markit’s Global Carbon Index | 0.78% | $968.3M | 2020/7/30 |
KCCA | KraneShares California Carbon Allowance Strategy ETF | IHS Markit Carbon CCA Index | 0.79% | $194.1M | 2021/5/10 |
GRN | iPath Series B Carbon ETN | Barclays Global Carbon II Index | 0.75% | $64.24M | 2019/10/9 |
KEUA | KranShares European Carbon Allowance Strategy ETF | IHS Markit Carbon EUA Index | 0.79% | $19.1M | 2021/5/10 |
KSET | KraneShares Global Carbon Offset Strategy ETF | Tracking carbon offset futures contracts | 0.79% | $6.8M | 2022/4/27 |
資料來源:各ETF官網,Mr. Market市場先生整理,資料若有更新以各官網為主 |
以規模最大的KRBN來說,其追蹤的是IHS Markit’s Global Carbon Index這個指數,該指數的組成主要是來自三個碳權交易的商品,包含:歐盟碳權配額(EUA)、加州碳權配額(CCA)、美國東部各州組成的RGGI。
KRBN自2021/01至2022/06與大盤的績效表現比較如下圖,可以看到這段期間KRBN的複合年化報酬率高達59.2%,遠勝大盤的2%,且下檔的幅度也相當有限。然而,該ETF成立的時間尚短,故這個績效表現只能做為參考,長期的績效尚待觀察。
要注意的是,以上幾檔碳權交易的ETF都是屬於期貨型ETF,且費用率高,故理論上如果要投資可以直接交易相關期貨,總成本更低,但目前這類期貨目前僅在一些特定交易所有提供,並沒有一般人容易交易期貨的商品管道。所以一般人想參與碳權直接相關的商品,目前僅有ETF這個工具是比較容易執行的。
結論:關於碳權投資你至少要知道的事
目前主要的主要已開發國家及部分開發中國家都已積極加入減碳行列,預計在2050~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所以未來的30年,產業低碳化會是全球主要的趨勢,減碳及乾淨能源、可再生能源相關的行業有機會持續受到重視,投資人有興趣可以持續保持關注。
本文僅作教學使用,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需了解任何投資皆有其風險。
本文僅作教學使用,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需了解任何投資皆有其風險。
更多美股與美股相關教學可閱讀:
專欄作者:牟均俞 主編:市場先生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20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