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造市商(造市者)?為什麼需要造市?做市商如何盈利?
造市者、或稱為造市商、做市商(英文:Market maker),是指在市場中提供流動性的人,
大多是在衍生性商品的交易上有比較多。
造市商創造非常巨大的成交量,在交易成本、資訊上,
通常都略為領先投資人一點,在市場中創造流動性,也試圖賺進微利。
我自己第一次接觸到造市商這個概念,
是早年在接觸權證知識時,才理解到在市場上自己的交易對手不一定是另一個投資人,而可能是專門提供流動性的人。
許多不同金融商品都可能需要造市商介入,
一個金融資產尚不成熟時,會需要有造市商在,讓市場的流動性更好,投資交易的參與者也會更願意參與其中,
實際上造市商也有可能是絕大多數人的交易對手,他們也利用大量交易從中獲利,
而像是所謂的在《快閃大對決》一書中提到的高頻交易,也是造市商會採用的策略。
造市商是什麼意思?
造市商 = 隨時買入賣出證券,幫助市場創造流動性,一般是大型銀行或機構。
造市商 (英文: Market Maker)也可以稱為造市者、做市商,這是一種經紀自營商,
它們會隨時買入、賣出證券,目的是幫市場上創造流動性,如果沒有它們,
市場流動性可能會不足,其他交易也會受到影響。
投資人如果接受了造市商的賣方報價買進某個證券,造市商就會把手上的證券賣出後,
再買回同量的證券來補充庫存,有時交易甚至會在數秒內就完成。
簡單來說,造市商就是大批量的交易商,隨時買入或賣出證券來為證券「做市(創造市場)」,
從買賣差價中獲利,並透過增加流動性使市場受益,如果沒有造市商,市場的流動性就會相對不足。
哪些金融商品需要造市商?
包含:股票、權證、ETF、衍生性金融商品、債券、虛擬貨幣…等等,其實大多數金融商品如果要在公開交易的管道有良好的流動性,幾乎都需要造市商或多或少的參與其中。
造市商的特性
1. 用來提供市場流動性,必須不斷地更新買入與賣出價格,以反映市場狀況(供給與需求)。
2. 造市商有助於調節被低估或高估的股價,他們可以控制市場上某個股票的數量,就能根據供需關係來設定股價,例如提高價格、讓被低估的股價上升;降低價格、讓被高估的股價下降。
3. 造市商可以為自己的帳戶進行交易,稱為本金交易。
4. 造市商從其交易的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差額中獲利。
要注意的是,造市商本身並沒有投資方向性,例如他們可能同時掛有數百萬元的買單,也掛有數百萬元的賣單。
他們的目標是在不損及利益的前提下盡可能最大化成交量,並且讓市場上有人想交易時能順利成交。
誰是造市商?
場外代理商、買方機構、個別投資者都可以成為造市商,
但通常是指在證券市場上具備一定實力與信譽的獨立證券經營法人、大型機構。
由於造市商的工作,需要很高度的資本以及技術能力,交易過程需要極佳的風險管理,
一但做的不好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巨大的虧損,因此在國外是有各家專業機構在運作這一領域。
造市商一般為交易所服務 (例如紐約證交所、那斯達克交易所、虛擬貨幣交易所等等各種不同交易所),有些則是為特定商品服務。
在一些特殊的金融商品,有些則是發行商自己會提供造市,例如權證。
通常會由內部人員管理這些交易(通常是程式自動化進行),並控管風險。
為什麼需要造市商?
每當買入或賣出一項投資時,我們不可能馬上找到一個符合我們需求數量的人,
例如你想買入1000股A公司的股票,你必須找到想賣出1000股A公司股票的人,
而造市商的作用就在交易日的每一秒鐘,以市場價格買入或賣出至少1000股特定股票。
當然,造市商提供的價格可能並非最佳價格,例如你可能會需要多付出每股0.1元、0.5元才能讓這筆交易成交,
但你不需要擔心提出買進需求後,卻苦苦等不到賣家,或者賣家提出極不合理價格的情況。
如果沒有造市商,買家和賣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相互匹配,這樣會降低流動性,
讓交易進出變得更加困難,增加了交易成本和風險。
造市商本身是風險中立的,它並不靠做多或做空獲利,
而且由於需要吃進大量的買單和賣單,它必須要控管風險,
造市商一旦收到買方的訂單,就會立即從自己的庫存中賣出自己的股票,確保自己整體部位在一段時間內是中立的,減少曝險。
簡單來說,做市商使投資者和交易者更容易買進賣出,從而促進了金融市場的順暢流通,
如果沒有造市商就可能出現交易不足、整體投資活動量減少的狀況。
從這角度去想,其實我們每個在市場上交易的人,也都提供了市場的活絡性、也形同造市,只是規模相對極小而已。
造市商如何賺錢?
大多數造市商都為大型經紀商,他們根據公開報價買賣證券,
以保持市場的流動性,但也可以從這些交易中賺錢。
造市商的收入來自於幾點:
1. 買賣價差
通常對於想要快速大量成交的人,交易對手就可能是造市商,他必須買進時多付出一點價格,或賣出時賣的低一點,以確保順利成交。
這樣買進與賣出之間的價差,就是造市商的利潤。
當然,這筆錢不好賺,因為極其微利,一般人賺不來。
他還需要透過例如交易所提供造市商費用上的減免、甚至倒貼手續費,才能確保在價格一兩個跳動下依然有利潤。
但是當技術性夠強的情況下,這種利潤可以說是暴利,高頻交易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例如每筆交易0.1美元看似很少,但如果一天有數百萬筆這樣的交易,它就是一門生意。
當然再次強調,這一般人做不來,而且它也是極度競爭的產業,可能對手在技術上領先你一點點就能讓你每日損失百萬千萬元。
在台灣我聽過這件事做得好,而且還到目前還活著的廠商,也就一隻手數的完,每年投資設備至少也都是千萬元起跳。
2. 交易所提供流動性的佣金
交易所需要成交量,交易才會熱絡,交易所也才有手續費可以賺。
所以交易所會需要外部造市商參與,確保自己的交易所中各種金融商品有足夠的流動性。
至於參與形式有非常多種,一般都有手續費減免,有達到一定成交量後交易所會提供更多手續費減免以及額外佣金。
但是若達不到一定成交量則會被除名終止合作權益。
有哪些知名的造市商市場?
美國 NASDAQ 股市就是使用造市商機制的市場
例如它會規定,一檔股票要上市時,至少要有三家造市商參與股票上市,確保上市後的流動性。
造市商主要是透過不斷買賣來維持市場流動性、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最著名的造市商市場是紐約的納斯達克交易所(NASDAQ),買賣時雙方不用等待對方出現,
只有造市商承擔另一方的責任,交易就算完成。
另外,紐約證券交易所採用的是專家制度(Specialist),專家也是造市商的一種類型,
將所有的買入和賣出都向市場公開,確保所有的有價交易都能以公平的價格即時執行。
權證市場,也是典型需要造市的市場
權證在國外並不熱門,因為國外有個股選擇權,有充足的流動性可以替代權證市場。
但在台灣個股選擇權流動性太差,權證就成了替代方案,由發行商造市提供流動性,作為賣方交易對手。
它同樣需要一定的專業性,但由於權證市場相較其他市場較封閉、規模也較小,且賣方幾乎可以主導市場價格,所以技術性要求就沒其他商品那麼高、那麼競爭。
不過權證被狙擊也時有所聞,在台灣過去的確有某些市場大戶,會運用權證避險機制的漏洞去狙擊造市商,
這招目前已經被玩爛了,目前也有各種反制手法出現,而且市場水很深,並不建議一般人去做,知道有這回事就好。
虛擬貨幣交易所,也是另一個需要造市商的市場
虛擬貨幣由於是很新的市場,而且各大交易所間競爭激烈,如果交易所沒交易量的話當然人們就不會想用。
因此虛擬貨幣交易所會開放外部的造市商加入,確保市場上的流動性。
而這個市場因為還存在一些資訊不對稱,所以造市商目前都還有些比較有利潤的套利方式。
不過無論哪種市場,超額報酬都是會隨時間與競爭逐漸消失的,這是必然的趨勢。
知不知道這點對散戶影響其實不大,對散戶來說真正重要的是選一個規模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不要亂用一些不知名的交易所,
可閱讀:全球最大虛擬貨幣交易所排名Top20
快速重點整理:造市商是什麼?
1. 造市者、或稱為造市商、做市商(英文:Market maker),是指在市場中提供流動性的人。
2. 造市商簡單來說就是大批量的交易商,透過隨時準備買入或賣出證券來為證券”做市”(創造市場),從買賣差價中獲利,並透過增加流動性使市場受益,如果沒有造市商,市場的流動性就會相對不足。
3. 大多數造市商都為大型經紀商,他們根據公開報價買賣證券,以保持市場的流動性,也可以從這些交易中賺錢。
市場先生心得:
理解造市商的意義,在於對整個金融市場參與者的結構更加了解,
我們都以為買低賣高才是賺錢的方法,但實際上像造市商就不是這樣做。當然,造市商的方法我們一般人用不來,
但在投資裡面我們至少要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對吧?
本文為資訊整理與觀念教學分享,無任何投資推薦之意,投資必定有風險,投資前務必自行研究分析判斷。
更多關於金融市場的文章分享:
2. 認識全球股票市場》全球股市規模多大?全球產業排名、全球最大企業有哪些?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2000位同學上課。
編輯:Joy 主編:市場先生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市場先生您好,能不能跟您請教一個問題,我不太懂期貨合約交易關於期貨公司他們是怎麼賺錢的? 雖然期貨公司他們創造一個期貨合約,讓人來進行交易,但也需要提供流動性,但如果因為整個市場都站在賣方,價格瘋狂無限下跌的情況,如果有人做空,那是不是就有人做多? 是期貨商負責買那些做空的人的單嗎?? 這樣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券商不會虧嗎?? 不知道的描述會不會不夠清楚,主要是好奇,目前加密貨幣市場,有幣安跟FTX這些有做合約交易的交易所,他們甚至能夠提供50~100倍的槓桿,可是近期像UST和LUNA這些幣別直接在一天就可以跌100%,那些做空開槓桿的人幾乎都賺爆,可是他們是從誰身上賺到這些錢? 是從交易所身上賺到嗎?
這樣交易所願意給別人開那麼高的槓桿,不會有很大的風險嗎 像這兩個幣幾乎都要下市了,合約如果清算,或是這些人空單平倉時,他們所賺到的利潤 不應該都是從對賭的另一方(交易所或其他投資人)身上賺到,可是這樣交易所不會容易有虧損嗎??
實在想不到 交易所怎會願意開讓人開槓桿 還願意做對賭的另一方 這樣他不會虧損很多嗎??
一單位買單,必定對應一單位賣單。才會成交,不成交只是價格不夠低。賣的人持續遠高於買的人,那就是價格持續下探、賣的人賣不掉而已。
對期貨商除非它跳下場對做,否則只是賺手續費。的確也有一部分交易商的槓桿機制是和交易商對做,但通常會有足夠的避險,否則這種交易商某一天的確可能爆掉。
而正常來說,手續費才是交易商真正賺的東西,通常手續費就夠賺了。
一般來說,交易商會有外部配合的專門提供流動性的造市商,由他們提供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