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投資指南:熊市定義與歷史&如何在熊市裡投資?
「熊市來了該怎麼辦?」這或許是這陣子最多投資人的話題,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在熊市都需要恐慌。
對退休族來說,遇到熊市可能是場惡夢(所以請做好資產配置);
但對年輕人來說,熊市反而是好事,年輕時無法遇到熊市,或是遇到時手上沒有錢,那才是糟糕的狀況。
因此這次市場先生,將要來來詳細解釋熊市的定義,以及回答許多人對於熊市裡投資的問題。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熊市是什麼意思?
熊市(英文:Bear market)意思是空頭市場,熊市通常代表股市與經濟,呈現長時間下跌的局面。
熊市代表著負面的投資情緒,通常可能會伴隨著股票價格從高點下跌20%以上的情形,
像是美股的熊市往往與S&P500指數的下跌相關(其他能夠代表整體市場的指數也是),而這下跌態勢通常維持兩個月或是更長的時間才會被稱為熊市。
至於為什麼稱為「熊」市呢?有個說法,是因為熊在攻擊人時,往往手掌會往下,代表股票市場下跌看壞。
熊市 vs 牛市
熊市牛市分別代表著空頭與多頭,會有熊牛說法的來由,是根據這兩種動次攻擊時的姿態而定,
熊往往會手掌向下揮擊,代表市場下跌;牛則是會揚起角朝上攻擊,代表市場上漲。
如何判斷是否進入熊市?
造成熊市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總體來說經濟疲軟、市場泡沫、出現流行病,或是發生地緣政治危機(如戰爭),都可能會引發熊市。
事實上,熊市就是一種時間持續較長的空頭情況,而這時候的投資者傾向趨避風險,而選擇穩定、較低報酬的投資商品。
也就是說熊市其實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定義,但以下提供兩個常見的說法:
1. 據華爾街日報的定義來看,當股價跌超過20%就代表進入熊市(空頭)。
2. 一般來說當大盤指數價格位於均線(季線60MA)之下,並且這時股市較悲觀,可能稱為熊市。
市場先生看法:
在經過許多數據測試以後,市場先生認為絕大多數指標都只能「事後做確認」,例如股價的均線,或各種經濟指標,它雖然能幫我們排除一些雜訊,但當你有能力確認時,空頭/多頭往往都已經發生一段時間,即使是看股價線圖也是如此。
當大盤股價下跌破均線就可以稱為進入熊市嗎?只是有這個可能,但也可能隨後熊市就結束了。
熊市何時結束、持續多久的真實狀況,我們要在一段時間事後回顧才知道。所以當你聽到新聞說現在是熊市,一定理解,新聞指的是「過去一段時間看起來是熊市」,而不是描述「未來一段時間是熊市」,
要記得,新聞並沒有預測未來能力,只有描述過去和現狀的能力。
過去的熊市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股票大跌歷史並不完全等於進入熊市。
因為大跌雖然跌幅超過20%,但這可能是一個短期事件造成,市場很快就恢復前期高點,但熊市指的則是一段長期的空頭市場。
以下列出以S&P500指數為跌幅指標,而整理出的歷史上的美股熊市時期、熊市持續時間與從低點回復到高點所費的時間:
高點時間 | 低點時間 | 跌幅 | 熊市持續時間(月) | 低點至前高 所費時間(月) |
1956年8月2日 | 1957年10月22日 | -21.60% | 15 | 11 |
1961年12月12日 | 1962年6月26日 | -28% | 6 | 14 |
1966年2月9日 | 1966年10月7日 | -22.20% | 8 | 7 |
1968年11月29日 | 1970年5月26日 | -36.10% | 18 | 21 |
1973年1月11日 | 1974年10月3日 | -48.20% | 21 | 69 |
1976年9月21日 | 1978年3月6日 | -19.40% | 17 | 17 |
1980年11月28日 | 1982年8月12日 | -27.10% | 20 | 3 |
1987年8月25日 | 1987年12月4日 | -33.50% | 3 | 20 |
1990年7月16日 | 1990年10月11日 | -19.90% | 3 | 4 |
1998年7月17日 | 1973年1月11日 | -19.30% | 1 | 3 |
2000年3月24日 | 2002年10月9日 | -49.10% | 31 | 56 |
2007年10月9日 | 2009年3月9日 | -56.80% | 17 | 49 |
2011年4月29日 | 2011年10月3日 | -19.40% | 5 | 5 |
2018年9月20日 | 2018年12月24日 | -19.80% | 3 | 5 |
2020年2月19日 | 2020年3月23日 | -33.90% | 1 | 5 |
2022年1月3日 | 2022年10月11日 | -25.40% | 9 | 10 |
資料來源:LPL Research, CFRA FaceSet 2022/5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事實上,這份資料雖僅列出以S&P500的下跌歷史來作為其他熊市指標,但只要有某一個項商品,或是某個特定領域的指數持續的下跌而 出現空頭,也可稱為該市場進入熊市,
舉例來說,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發後進入熊市,不僅S&P500重挫,就連道瓊指數從2月12日的29,568.77(歷史高點),一路下跌至3月23日的18,213.65,總跌幅高達38%。
另一方面,當一個金融市場的熊市,但同一時期可能是別種投資市場的牛市,端看你關心的市場狀況為何。
熊市的四個階段
熊市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市場價格與投資熱度在前期高點,這個階段末期則投資熱度開始降低,有敏感度的投資者開始獲利了結而退出市場。
- 第二階段:股價開始大幅下跌,交易熱度下降且經濟指標開始低於平均水平,因此大量的投資者開始恐慌性拋售(Capitulation)。
- 第三階段:投機者在此時開始入市,因此交易量開始漸漸提高。
- 第四階段:股價下跌速度開始緩停,隨著低價和熊市反彈的消息開始吸引一般投資人,進而帶到交易量而漸漸脫離熊市。
市場先生提醒:熊市 vs 市場修正
熊市與市場修正(corrections),雖然都意指價格下跌的投資市場,但市場修正通常指的是持續時間少於兩個月的短期趨勢,因此價值投資者會尋找修正點作為入場時機。
而熊市則往往持續超過兩個月,並且你很難確定當下是否為熊市底部,因此除非你是賣空者或是你有在空頭市場獲利的策略,不然都很難在熊市裡獲利。
熊市投資常見問與答
這陣子市場先生很常收到,有讀者詢問在熊市裡該怎麼投資的問題。
因此便在市場先生的股票討論臉書社團徵詢社友的問題,以下回答幾個常見的熊市投資問題。
(如果你還沒加入市場先生的社團,可以點擊連結:市場先生 – 一起學習股票投資秘密社團)
如何判斷熊市已經落底?
我不知道何時是熊市落底,也沒有能力預測最低點。
當下看跌到很低,不代表那是底,底是只有事後才能確認的。
很常時候一低還有更低,從高點下跌 -30%看似跌很多,但其實跌-30%後依然可以再跌-30%,從高點來看,也不過就是-50%左右。
極端一點的例子,-95%跌到-99.9%,過程中一共又再下跌了98%。
你更應該做的是,思考機會成本現金拖累(Cash drag)問題,我們也許看到買在最低點的好處,但往往忽略等待或誤判所付出的代價。
古往今來,多少人是靠買在最低點而成功的呢?
仔細想想,買最低似乎從來不是成功投資的必要因素。不求買在最低,只看相對過去經驗上的估值高低,多少價格自己可以接受,這樣就夠了。
長期投資者面對熊市,應該先減少投資改持有現金渡過,或是硬撐過去吃跌幅比較好?
我們的用詞中,最常見的問題在於,把過去當成未來。
「面對熊市應該..」、「在多頭市場之下應該..」,這些說法乍看是在判斷未來,其實都是在說過去,然而過去上漲不等於未來上漲,過去下跌不等於未來下跌,實際上我們對未來一無所知。
我的建議是把這句拿掉,思考可以減少很多偏誤。
過去都是沈沒成本,投資決策只考慮未來,但以前是熊市或牛市跟預測未來是無關的,至少我們當下並沒有能力做判斷。
排除這些,其實最單純的問題就是現在要不要賣。
因此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你有沒有判斷行情的能力?
減少資金改持有現金,其實就是賣掉,賣掉就是你判斷會跌,否則你不該賣。
問題是,你對自己主動投資判斷能力打幾分呢?善於判斷的人,照自己的能力根據當下情境去判斷即可。
試著回想一下,當初買進的理由是否消失?
例如假設你當初是長期看好某標的,現在這個理由改變了嗎?如果假定你是空手,現在理論上變便宜了,你是否會買進?
如果會,就不要賣,如果不會就賣掉。
最後,則是要思考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在決定投資組合時,你有思考過過程會遭遇多大的震盪嗎?歷史走勢拉出來看看,一些歷史上的巨大波動,如果再來一次,你是否能承受?會不會受不了砍在低點?
如果承受不住,未來在規劃時,從一開始就減少比例,以自己能承受的範圍為主。
現在扛不扛下波動,其實不是重點。只要你有在市場內,以後資金只會越來越大,相同波動比率之下資金上下的幅度也會更大,我們也不會只遇到一次熊市。
重點應該是思考自己未來遇到同樣情況之前應該做好什麼準備。
追高殺低,往往來自於錯誤的預期及沒做好準備。有做好準備,承受能承擔的波動,才可能得到風險背後的報酬。
在熊市,如何克服是否該持續投資的疑慮?
在投資領域,很多時候,解決心理層面問題,遠比解決投資報酬風險層面問題重要的多。
市場先生以下分享在熊市克服疑慮持續投資的5個方法:
1.在做投資計劃時,把熊市納進來
想像一下,自己以後「一定」會遇到2~3次甚至更多次熊市,那自己的投資計劃該怎麼做?
我自己在做投資評估時,都習慣用盡量保守的狀況去估,而不是只用平均值去考慮。
一開始有假定自己一定會遇到熊市的人,跟假設自己不會遇到熊市、根本沒想過這問題的人,最終完全會是兩種不同的心態,而心態,又進一步影響了我們如何決策。
2. 資產配置 + 拉長期看歷史走勢
資產配置不是說你一定股債要多少,你想要股票100%或20%都行,這沒有標準答案。
關鍵是,去看看自己選擇的資產類型,長期而言的表現,所謂長期建議盡量30年以上,更長的話更好。
很多人看歷史資料,只看長期平均年化報酬和總報酬結果,但其實歷史走勢的過程起伏才是更值得關注的資訊。
3. 增加知識和熟練度
想像一下自己第一次開車,是否覺得很緊張?而幾年後,開車是否就變成一個很自動無意識的操作?
知識越充足、熟悉度越高,行為就會更加穩定,這在任何領域都一樣。
因為你很清楚自己每一個行為帶來的影響,儘管存在不確定性,但至那會在你認知的範圍中。
所以,至少每年都買些書來看吧。
4. 設定自動化投資,少看盤
也有一種懶人方式,是透過類似定期定額這種自動化方式,透過外部的力量來提供紀律。
少看盤也是同樣的邏輯,減少價格波動對心理影響。
前提是你足夠了解自己的投資,不然自動化開下去你也能自己把它關掉,這樣即使自動化也沒用。
5. 增加自己創造現金流的能力,
熊市理論上是很好的加碼時期,但有時候能否做出更好的決策,不是看你理不理性,而是看你當下是否能有足夠安全感支持你做出理性決策,
而現金流充裕程度,通常跟一個人安全感成正比,
這點在退休階段最明顯,自己退休後如果缺乏創造現金流能力,那決策往往就會變得極度保守,承受風險能力也大幅下降,導致很難支持自己再做出跟過去一樣的決策。
不過我們也許不需要等到退休才發現有這問題。人是英雄錢是膽,說的也是同樣道理。
結語:如果遇到長期的熊市該怎麼辦?
一個簡單的答案,就是資產配置。
原因是即便股市進入長期熊市,不代表其他低相關資產(債、黃金、現金、不動產等等)也同時進入熊市,或至少受影響的幅度不同。
我們沒辦法預測熊市何時結束,但資產配置後,單一股票資產在熊市的影響會減少,即便保持提領資金,也會安心很多。
經濟蕭條10年有可能,但10年以上的熊市很少。(說的都是美國,其他經濟體不好說),
而股市一些熊市統計之所以會到10年,是因為把後面上漲漲回下跌前高的時間也算進去,你可以想像成5年下跌加上5年上漲,回到原點這樣算10年,
但拆開看就會發現,歷史一下大崩盤,高點到低點下跌段最長最多也就3年~5年左右,即使是2000~2009被稱為十年熊市,但拆開來看,中間其實也有一半的時間其實是上漲段。
而一些時期由於之前暴漲太兇亂漲一通,所以後面要漲回前高本來也特別久,但前面暴漲原本就不合理。
所以真正需要忍受下跌段,其實根據歷史經驗大概最多3~5年。
最後你也許會發現,如果覺得跌很久,換個角度想,也許是前面漲太兇,
有些人會覺得上漲賺錢都是應該,下跌是錯誤,但其實上漲下跌,它們本質是一體的。
只把上漲段遮掉單獨看下跌段,會讓我們無法看清事情全貌,徒增恐懼而已。
下一篇可閱讀:什麼是資產配置?該怎麼做?
本文為資訊整理與觀念教學分享,無任何投資推薦之意,投資必定有風險,投資前務必自行研究分析判斷。
更多關於股市的文章分享:
1. 股票新手入門教學懶人包 – 市場先生帶你買進第一支股票
2. 牛市熊市/多頭空頭意思是什麼?由來是什麼?要如何判斷熊市牛市?
撰稿:劉呈逸 主編:市場先生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20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