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高本益比產業該怎麼投資?分享我的想法

讀者提問:
「一些產業都是高本益比,高本益比的EPS或成長不如預期的時候好像股價會掉的很慘,想請問這種產業該怎麼投資?」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當年漲很多的強勢成長股,出現很高的本益比,但這類股票在反轉下跌時跌幅也特別大。

如果你還不理解本益比是什麼,會建議回過頭來閱讀:本益比是什麼?最完整的本益比懶人包
以下是我的想法:
1. 高本益比是呈現未來成長性,但是實際尚未發生
高本益比,通常是預先反應未來高成長性,因為這些成長還沒實際發生,EPS還低,但股價已經提前反應,導致本益比計算出來很高。
它在ETF或指數編製領域,高本益比類型的股票,也被稱作成長股。
市場先生補充:市面上一些成長股指數,在定義成長股,除了成長率,一般也會用相對高本益比做判斷。
我用更白話的說法:在金融領域所謂的成長股,指的是那些本益比高、價格昂貴的公司。
因為人們認為它未來有高成長的機會,所以當下願意給這些公司很高的估值。
但昂貴的股票未來是否一定能兌現高成長?當然不一定,能確定的只有當下價格很昂貴。
2. 只有單一標的高本益比,還是整體市場也高本益比?
另一個要區分的,是市場當下的本益比,是大家都很高,還是單一檔標的高?
市場環境和個股有時會脫節,但多數時候大趨勢是一致的。
補充:整體市場本益比,以美股來說,我一般會觀察席勒本益比。
3. 除了享受上漲,也要能承受下跌幅度
要記得,下跌是整體長期成長的一部分,兩者不能單獨分割。 – 市場先生
除非你有獨特的判斷能力,否則你無法只要上漲那段,不要下跌那段。
而我們說得到成長股長期報酬,其實也包括承受它過程下跌的那一段。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像是Amazon、Apple、MSFT這些科技巨頭,早年股價大起大落時的狀況。
這些科技巨頭是過去成長最高的公司之一,但如果你承受不住他們早年的大起大落,那中途就會早早出場,就無法得到後面的報酬。
4. 判斷短期轉折點是件很難的事
要先思考自己為什麼要投資高本益比標的?
自己是否有能力判斷它未來的成長性?
或有能力判斷市場情緒變化?
假如沒有能力,那一律建議不要試著去掌握時機點,因為那很難。
買賣在短期高低轉折點,至少我自己是沒能力判斷。
5. 不是只能投資個股,ETF也是個好選項
如果沒有能力判斷,但又想參與成長股成長,那透過ETF長期投資是一種方式,分散投資可以參與整個產業成長。
因為不選擇時間點,所以需要承擔過程的起伏,才能得到它長期對應的成長。
要思考的是,
這在自己投資組合中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它的風險,你認為應該佔多少比重,在你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總結:高本益比產業該怎麼投資?
無論主動投資或被動投資,都可以參與這類高本益比股票投資,有能力的人可以主動投資,沒有能力做判斷那最多就被動投資就好。
在投資裡面,風險報酬是一體兩面,想要它的長期好處,也需要承擔過程的波動風險。
任何試圖迴避風險的方法,往往也需要付出代價。
而許多我們看到長期不錯的成果,其實都已經涵蓋了過程劇烈的波動。
市場先生 2024.09 原文撰寫於 Mr. Market 市場先生 FB ETF社團
除了用本益比來選股,許多人同時也會參考其他的估值方式: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