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劃避險策略?沒經過事先規劃的避險,只是在打破投資紀律

最後更新:2023-09-19

避險 封面

在上一集中,可以了解避險的意義,是將傷害控制在可接受範圍,在做避險的同時,也需要付出交易成本與機會成本的代價,而且事先做避險成本比較低。

還沒看過可先閱讀上一篇:為什麼許多人的投資避險,最後都會變成追高殺低?

接下來,市場先生繼續談怎麼規劃及調整避險策略。

規劃避險策略,首先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事先規劃

換句話說,最好原本就要對各種意外狀況,先想好因應措施,一開始就把各種風險的應對規劃在內。

而最差的狀況,就是遇到各種意外時,因為報導或群眾恐慌,靈機一動想要避險。

背後的原因,涉及到投資策略的本質:

「你是否會因為避險,打破自己原本的操作策略、做出破壞紀律的事情。」

沒經過事先規劃的避險,很可能是在打破投資紀律

如果一個投資策略,計畫會隨時因為各種意外被打破、無法被執行到底,那麼一個投資策略再好其實也沒有用。

一個完全在原訂計畫之外的避險,說好聽是避開危險,

說不好聽,對很多人來說,其實大多就是給自己一個打破既有策略、追求安心的藉口。

先想清楚,你是按照計畫避險,還是只是找一個藉口打破投資紀律?

怕違反紀律打破策略,就都不能動不能調整、完全不能避險嗎?並非完全如此

例如,你符合交通規則,走在斑馬線上,綠燈要過馬路,你不可以走到斑馬線外面。

但有一次,有一台大卡車衝過來,它可能不一定會撞到你,說不定會及時煞車,但你能否走到斑馬線外面去閃過大卡車?

答案應該是可以的,

但我們要知道,即使為了閃躲大卡車而走到斑馬線外,還是有可能遇到危險損失,比方會有別的車撞過來,而且平常還是不應該隨便走到斑馬線外。

綠燈走在斑馬線上,比喻的是投資遵守自己訂下的策略和紀律。不能天天打破它,偶而遇到意外可以閃開,但如果常常都在遇到意外、常常在打破紀律,那代表自己的策略可能有問題。

當一些特殊情況,我們可以打破既有原則,來做出調整改變,但這原則並不是隨意地去打破。

關鍵是有事先評估各種風險,以及理解避險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

比方說,如果你是長期持有股票,只要你稍微看過歷史,那會知道,空頭市場在長期投資是百分之百會遇到的。
如果一個人對此毫無準備,卻總是在每次市場出現意外時想著避險,那完全可以預期,他即使一開始期待長期投資成功,但最後終究還是會迷失在一次又一次的大跌之中。

而許多風險其實並不是意外,歷史上完全有脈絡可循,我們無法避免它們發生,但可以先做好準備對策。
只要對自己的投資操作策略夠了解,你就可以事先去想到各種最壞的狀況。

這跟保險的思維一樣,先思考各種最壞的情況,在可承擔的成本範圍,去迴避自己最不想遇到的狀況或降低那些情況帶來的傷害。

而不是毫無準備,碰到意外時才手忙腳亂。

預先做好準備在意外時按照計畫應變避險,跟完全沒準備遇到意外就想避險、不惜打破原先計畫也要急著求安心,
無論付出的成本和長期結果,兩者都會完全不同。

投資有一件事一定是確定的,就是投資市場未來一定會遇到各種意外與起伏。

對自己投資工具和策略有充分了解,事先規劃並評估各種潛在意外和風險的應對,遇到事情時你會有一個明確的判斷依據,也更容易先去檢驗避險策略的品質與成本。

如何規劃及適時調整避險策略?

規劃策略時何時要避險?或者說,何時應該要改變既有的策略?

有以下3個重點。

  1. 衡量自己的避險能力
  2. 判斷執行避險策略的時機
  3. 在原本投資策略中,預先加入避險策略

1. 衡量自己的避險能力

首先一個很重要的是,衡量自己的能力。

如果能力不足,沒辦法規劃出好的避險策略與判斷機制,那就更不該隨意的避險,因為這其實只是在亂買亂賣而已。

如果沒有能力判斷,或者沒有辦法預先做好避險的策略,那就靜態的配置,讓自己的配置可以應對各種風險。

這就像我們說,如果你有戰勝市場的能力,你可以選擇主動投資,沒有的話,就被動投資,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你沒有能力判斷好的避險時機,那能做到最好的,就是事先做好資產配置,讓投資組合本身在各種風險情況下有一定的避險效果。

2. 判斷執行避險策略的時機,何時應該不按照原本的計畫進行?

那怎樣的情況和時機該避險呢?

畢竟避險其實某種程度就等同對先前的策略提出質疑,某種程度也類似出場,先出場一部分。

這邏輯其實跟投資在規劃出場策略時一樣:「當進場的理由消失,就該出場。」

但出場是因為「進場的理由消失」,而避險則是「進場的理由可能改變」,相較之下,對於進場理由是否消失,並沒有那麼確定。

像是投資的底層假設發生改變,市場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法規和參與者變動、過去資訊有誤…等等原因,導致自己原本獲利的原因可能變化,但又不是這麼確定,這時候部分減碼或完全出場觀望一下。

反之,如果進場假設沒變,其實不應該隨意避險,否則未來任何風吹草動,策略都可以隨意被打斷。

3. 在原本投資策略中,預先加入避險策略

對大多數投資策略來說,正常的情況下,避險應該是極少發生的偶發事件。

前面有提醒,如果你常常在想避險,那也許當初策略規劃本身就有問題。

例如策略本身有問題,或是並不符合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任何投資策略開始執行之前,應該對各種風險做好各種評估和準備,也可以先設定假如發生某些狀況,應該怎麼做,讓避險在一開始就成為你策略的一部分。

關鍵的原則是,如果只是因為價格下跌或恐慌擔心而打破策略,那就是跟著市場情緒在走,市場熱自已就熱、市場恐慌自己就恐慌,這樣做其實沒有任何策略可言,甚至也談不上避險,其實就是在追高殺低而已。

有避險規劃,效果真的比較好嗎?

前面都在談避險的思考邏輯,
接下來談點關於避險,一些市場先生自己實務上的經驗。

有避險,效果真的比較好嗎?怎樣的避險規劃是比較好的?

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停損出場。

前面有說到,出場跟避險降部位是類似的概念,都是因為某些理由,跟原有部位進行反向的操作。

我以前做回測的經驗,大多數策略,加上停損後雖然風險有時會有優化,極端風險可以被控制,但整體報酬表現通常沒有變好,大多是變差一點點。

這跟一般人直覺不一樣,
大多數人認為有避險、有停損,報酬會提升?
但我看到的數據並非如此。

很多人會覺得停損是必要的,如同很多人會認為避險是必要的,我認為這存在迷思。

停損的問題在於,無論是固定比例停損、移動停損停利,絕大多數的停損,都只是因為虧損而出場,而不是因為自己當初進場獲利假設改變而出場。
除了停損以外,理論上應該有一個判斷方式先讓你主動出場,而不是被動地等到虧損到一定程度才出場。

而避險也是同樣的道理,事前對各種風險做好規劃,在符合預設的特定條件時避險,而不是被某一次大跌驚嚇到然後打破既有的策略和紀律出場。

有避險是否比較好?首先至少要能做到有規劃的避險,而不是隨情緒恐慌追高殺低。

而即使避險策略設計的好,根據對各種策略的停損回測數據經驗,經驗上也許在風險波動上可以得到一些控制,但在總期望報酬也許沒有比較好。
當然,這可能跟策略和能力有關,我認為避險本身是困難的事,也是要付出成本的事。

回到本質,避險的目標不是提升報酬,付出成本讓極端的風險下降,才是避險的本質。
無論如何,主動提前的規劃避險策略或者調整配置來避險,一定會比事後才反應是否要避險來的好。

一個避險的反向思考:承受風險

其實投資的本質是承受風險,

關鍵是承受能力範圍內的合理風險,並得到相應的報酬。

最常見的風險,就是價格波動風險。有趣的是,許多人也最不喜歡承受這種風險。
舉個例子,例如定存或短期公債一樣,適合一點波動風險都不想承受,又想保有高流動性的人。當然,報酬大概就那樣。
股票之所以長期報酬比債券高,也是因為如果只看某個短期,它的價格的確不如債券穩定,可能在某個短期內報酬是輸給債券的。它的報酬有部分也來自於這種不確定性上面。

長期平均報酬高低並不是投資唯一的決定因素,否則長期報酬高的東西理論上會被人們爭相追捧,但現實並非如此。人們會因為風險,不願意追捧付出更高價格,這也才讓某些東西有較高報酬。
其他還有許多種風險,像是單一企業營運的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等等。
意外來臨時,我們考慮的也許並不是只有避險,能否承受各種意外,才是建立一個投資組合長期應該考慮的。

如果有人問我怎麼避險,我認為他應該要先思考,自己願意承受怎樣的風險?

如果不這樣想,一味的追求避險會怎樣?

就像前面幾篇提到的例子,你可以只持有現金,看似不會承受任何波動風險,但損失的是隱性的機會成本。

這裡也再重複一次,避險不是將風險降到零,而是讓整體投資組合長期而言風險控制在自己期待的範圍內。

如果總想完全避開風險,那就跟期待總是買最低賣最高一樣,聽起來很理想,實際上不但做不到,還會讓你的投資毫無長期策略可言。

讓投資組合遇到各種意外時,能承受住各種風險,我認為是比起遇到各種意外時設法避險,還要更重要的思考,也是執行上更容易的事情。
投資不是只有避險,承受風險也是重要的一環,有對曝險做好思考評估,往後也不會需要頻繁避險。

總結

1. 避險的本質,是付出成本,去降低極端的波動。跟買保險一樣,它是有成本的,避險長期而言不一定會增加報酬,甚至不一定有正期望值,但目標是減少某些極端風險帶來的傷害。
2. 避險分成事前避險和事後避險,事前避險較容易、成本較低,事後避險較難、成本較高
3. 避險的操作和既有策略方向相反,如果沒計畫、突發的執行避險,等於是在中止投資策略、打破投資紀律,而任何投資策略如果終究會中斷,那再好的規劃都沒意義。
4. 避險最常見的誤用,就是恐慌時作為打破投資紀律的藉口,在意外發生破壞原本的計畫,甚至追高殺低。
5. 做好避險的一項關鍵,是盡可能事前規劃,無論是先做好配置,或者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先設定好應對方式。讓避險成為原始策略的一部分,而不是靈機一動的決定。
6. 衡量自己的能力,如果對時機判斷有足夠能力才根據時機點去設計避險策略,但如果能力不足做好資產配置其實也是一種避險操作,讓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
7. 避險的時機在於當初進場的理由可能改變,也就是策略原本的獲利假設是否有改變的可能,避險操作就是因應這種可能性。
8. 反向思考,也許你要想的不是怎麼避險,而是希望承受怎樣的風險。畢竟投資的本質,有一部分就是合理的去承擔風險,並得到對應的報酬,而不是無止盡的規避風險。

濃縮重點,我挑選三個最關鍵的重點:

1. 避險這詞乍聽之下可以避開風險,但實際上避險有成本,且不一定做的好。不要誤認為執行避險就一定能賺更多或賠更少,許多時候避險操作往往是在追高殺低。

2. 避險會打斷原本既有的投資策略,不應該為了減少恐慌,將避險當成合理化破壞紀律的藉口。

3. 避險應該盡量事前規劃,遇到各種意外時按照事前的計畫去應對,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也能避免破壞投資紀律。

希望市場先生整理這兩篇對避險的思考,能夠對你有些幫助囉。

上一篇:為什麼許多人的投資避險,最後都會變成追高殺低?

延伸閱讀:

1. 行為經濟學是什麼?10個常見的行為金融偏誤分析

2. 沉沫成本是什麼?

3. 系統性風險是什麼?與非系統性風險的差別?

4. 分散投資vs集中投資 有甚麼差異?

5. 有一套最好的資產配置比例嗎?

額外分享幾篇文章:

1. 美股券商開戶比較(股票ETF、債券ETF)

2.台股股票/ETF》最新開戶券商優惠推薦

3. 基金開戶》最新手續費優惠推薦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最近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11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