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落後指標是什麼?差異比較與解讀方法
經濟指標 (Economic Indicators)是用來判斷整體經濟變化的數據,主要是將各種經濟活動統計後編制,用來觀察一國經濟景氣發展概況,根據經濟指標對於市場價格變動的特性,可以把各種經濟指標歸納為三種類別,包含:
- 領先指標 (Leading Indicator):提前反應景氣的經濟指標
- 同時指標 (Coincident Indicator):同步反應景氣的經濟指標
- 落後指標 (Lagging Indicator):晚一步反應景氣的經濟指標
本篇市場先生將介紹這3種景氣指標,包含它的差異、分別有哪些代表性的指標。
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落後指標有哪些?
因為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落後指標有哪些不存在標準答案,本文會採用的是 美國經濟諮商局 (The Conference Board)對經濟指標的定義來做分類:
當然,經濟指標遠遠不只上圖這些,這裡僅是根據美國經濟諮商局 (The Conference Board)的定義,列出一部分的經濟指標 (哪些指標屬於領先or同時or落後指標,其實沒有明確定義,因為每個經濟學者的看法可能稍有不同)。
以下會一一介紹領先、同時、落後指標,以及它們底下的指標的意思。
領先指標是什麼?哪些指標屬於領先指標?
領先指標 (英文: Leading Indicator)又稱為先行指標,意思是提前反應景氣的經濟指標,用來預測未來景氣走向。
目前主流的參考資料為美國領先經濟指標綜合指數(Leading Economic Index, LEI),這是由美國經濟諮商局將10個景氣變化的領先指標所組成的指數,會在每月最後一個工作日公佈前一個月的數據。這10個指標如下:
1. 製造業員工平均每週工時 (Average weekly hours, manufacturing):
製造業工人平均每週工作時數,代表持續生產勞動力的商業需求。
當工人們越忙碌,工時越長,意義上就反應了經濟在逐漸變好,反之則是轉差。
2. 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
(Average weekly initial claims for unemployment insurance):
初次申請失業保險的平均人數能反應出失業率變化,會影響國民的收入。
當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下降,或者持續低於預期,代表景氣轉好,反之則代表變差。
可閱讀:美國失業/就業數據(失業率、初領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非農就業人數)
3. 製造業消費品及原料新訂單
(Manufacturers’ new orders, consumer goods and materials):
製造業對消費品和材料的新訂單量,可以看出企業的短期營運能力。
由於原料是產業鏈的上游,因此當訂單增加很可能反應景氣轉變。
4. ISM新訂單指數 (ISM Index of New Orders):
製造業新訂單指數,用來看出製造業訂單是增加還是減少,衡量製造業景氣。
5. 製造業非國防耐久財新訂單
(Manufacturers’ new orders, nondefense capital goods excluding aircraft orders):
指預計能被使用超過3年以上的商品的訂單狀況,
因為製造商在擬定生產計畫前必須先有訂單,這樣就會帶動生產力,
所以這也被視為製造業景氣的領先指標。
6. 新屋開工許可 (Building permits, new private housing units):
指新開工的住宅建案有多少,消費者願意購屋代表看好未來經濟,這也被視為房市及經濟的領先指標。
7. S&P500股價指數 (S&P 500 Index of Stock Prices):
這是大多數人最先關心的指標,因為股價有部分是公司的預期收入,雖然股價摻雜的訊息較多,但反應也最為即時。
當股價上升,很可能背後反應的是企業盈餘提升,或人們對未來信心增加等。
可閱讀:什麼是S&P500指數?
8. 10年期國庫券與聯邦基金之利率差
(Interest rate spread, 10-year Treasury bonds less federal funds):
長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之間的價差,可以看出債券投資人對未來經濟表現的期望。
9. 領先信用(信貸)指數 (Leading Credit Index):
這是由美國經濟諮商理事會(TCB)編列的,反應銀行信貸市場狀況。
10.消費者對未來景氣看法
(Average consumer expectations for business conditions):
消費者對市場未來狀況的平均預期,可以預測出未來6至12個月的消費景氣。
以上這10個指標完整介紹,可閱讀:美國LEI領先經濟指數是什麼?包含哪些指標/如何解讀
補充:台灣也有領先指標,例如外銷訂單動向指數、實質貨幣總計數M1B、股價指數、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進入率、建築物開工樓地板面積 (住宅、商辦、工業倉儲)、實質半導體設備進口值…等,這些指標的波動通常都有領先景氣的特性。
同時指標是什麼?哪些指標屬於同時指標?
同時指標 (英文: Coincident Indicator)又稱為同期指標,意思是能同步反應當下景氣狀況的指標。
許多政策制定者、經濟學家會關心這個即時數據,因為它能反應當前景氣狀況、衡量景氣趨勢與波動。
目前主流的參考資料為美國同時經濟指標綜合指數 (Coincident Economic Index, CEI),會在每月最後一個工作日公佈前一個月的數據,包含4個相關指標如下:
1. 非農業就業人口薪資 (Employees on nonagricultural payrolls):
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非農業薪資單上的僱員人數,
把全職、兼職工人都計算進去,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勞力人口的薪資,能衡量經濟體系的健康狀態。
2. 個人所得減去移轉性支出 (Personal income less transfer payments):
衡量個人收入的總額,包含實際薪水、其他收入等,但不包括社會補助等款項。
透過衡量國民的收入水準,來看總支出與經濟整體健康狀況。
3. 工業生產指數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dex,IPI):
這是由美國聯準會發布的工業生產指數,用來衡量採礦、製造業和公用事業的實際產出,
代表經濟工業部門的健康狀況。
4. 製造業及貿易銷售額 (Manufacturing and trade sales):
經濟學家用這個數據、依通貨膨脹進行調整後,計算國內生產總值(GDP)。
落後指標是什麼?哪些指標屬於落後指標?
落後指標 (英文: Lagging Indicator)意思是晚一步反應景氣的經濟指標,主要用在事後確認景氣狀況的參考數值,驗證過去景氣的波動。
雖然這個指標無法預測經濟走向,但能看出經濟狀況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有助於確定長期趨勢。
目前主流參考資料是美國落後經濟指標綜合指數(Lagging Economic Indexs, LAG),會在每月最後一個工作日公佈前一個月的數據,包含7個相關指標如下:
1. 平均失業時間 (Average duration of unemployment):
是指統計失業者的平均失業周數,
當經濟狀況較差、失業周期變長;經濟狀況較好、失業周期變短。
2. 製造業和貿易庫存的銷售比率 (Ratio, manufacturing and trade inventories to sales):
是一個統計庫存是否過多或過少的指標,可以用衡量商業狀況,因為當經濟趨緩時庫存相對會增加。
3. 製造單位的人工成本變化 (Change in labor cost per unit of output, manufacturing):
製造業的人工成本包含裁員、員工薪資數據等,
用此看出經濟衰退後,製造業產量與人工成本降低的關係。
4. 銀行收取的平均最優惠利率 (Average prime rate charged by banks):
是指銀行給優質客戶 (例如大企業)平均最優惠的利率,主要是用來確定其他類型貸款的利率,
這個利率變化往往會落後於總體經濟表現。
5. 尚未償還的商業和工業貸款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loans outstanding):
這包括了銀行持有的商業貸款、非銀行發行的商業票據,實際數量會按通貨膨脹調整,
民眾在經濟壓力初期,對短期商業信貸的需求往往會上升,然後隨著通貨緊縮而下降。
6. 未償還的個人分期付款與個人收入的比率 (Ratio, consumer installment credit outstanding to personal income):
這是用來評估消費者的債務與收入之間的關係,
一般來說當經濟衰退時,消費者通常會使用分期付款;
當經濟狀況轉好、消費者收入增加時,分期付款比例則會降低。
7. 服務業消費者價格指數變化 (Change in Consumer Price Index for services):
這是由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編制,
用來衡量消費物價指數(Services Price Index)中服務業的變化,
通常服務業的通膨很可能在經濟衰退的頭幾個月會增加,在經濟擴張的最初幾個月下降。
領先、同時、落後指標 在投資中的意義
對投資人來說,領先指標指的是能「領先預測市場價格變化」,有長期預測意義。
雖然說經濟指標是用來反應經濟狀況,
但想當然,就有人覺得它是否能用在投資上,幫助對未來市場狀況的判斷。
簡單來說,就是用經濟指標來預測股票市場價格,因為使用經濟指標的人認為,經濟狀況最終會反映在股價變化上。
(以下談的市場價格,指的都是股票市場的價格)
經濟指標如果想用在投資上有額外的獲利,那就必須是對市場價格有預測能力才行,
由於市場價格本身就已經是領先指標,已經反應了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因此要比市場價格更加領先,在投資中才有額外效益。
因此所謂的「領先指標」在投資中,並不是指對經濟有領先預測能力,指的是「對市場價格有預測能力的經濟指標」。
反之,落後指標就是反應落後於市場價格。
實務上,絕大多數的領先指標,都難以「持續的」對市場價格有預測能力,效果通常是時好時壞,有時領先有時落後。
因此,市場先生很難直接告訴你哪個指標直接能用在價格預測上,
不過對於每一項指標,我都有整理些文章,有興趣可以自行去研究。
短期上,經濟指標對股價的影響,在於「預測」與「實際」的落差。
各種經濟指標在公布前,市場上其實都會有各種對數據的預測,
一般我們認為,當下的股價是根據這些預測決定的,
因此一但真實的指標數據結果公布,會產生高於預期或者低於預期的情況,和預期的差異短期內通常也會衝擊市場價格變化。
在傳統定義上,領先指標指的是能「領先預測經濟變化」。
以上本文介紹的領先指標、落後指標,談的都還是對經濟預期的領先落後狀況為主,而非對價格的領先和落後。
換句話說,它是「數據邏輯定義上,會領先反應經濟成長」,
而非數字反應必然領先,也無法考量到未來的意外狀況、也不一定代表指標會比股價更優先反應,這點要特別留意。
因為領先指標、落後指標的定義並不存在標準答案,本文採用的美國經濟諮商局(The Conference Board)的資料是其中一種定義。
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落後指標 如何查詢?
美國查詢經濟指標的方式:
美國經濟諮商局每個月會公佈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落後指標的數據,
可至美國經濟諮商查詢相關資料。
台灣查詢經濟指標的方式:
台灣每個月會由國發會發布景氣指標、對策信號(景氣燈號),
觀察這個指標能衡量我國目前經濟景氣的狀況。
到 國發會景氣指標查詢系統 就能查詢相關資料。
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落後指標 快速重點整理
1. 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是提前反應景氣的經濟指標,用來預測未來景氣走向。
2. 同時指標(Coincident Indicator)是同步反應景氣的經濟指標,代表目前市場經濟的現況。
3. 落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代表會晚一步反應景氣的經濟指標,主要用在事後確認景氣狀況,驗證過去景氣的波動。
市場先生補充:
對一般人來說,領先指標是最值得關注的,因為它透漏的訊息相對有較長的時效性。
從上面列出的領先指標中你可以觀察到,領先指標所採信的資料,大多是「產業或經濟最上游」、「長週期的資本投入」這類資訊,因為這類重大投資決策,往往都在價值鏈的最上游,或者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回收巨額的成本投入,因此它也可以反應對未來一段時間相對看好。
當然,數據是會上下波動、充滿雜訊的,此外各種指標除了價格以外,大多都是更新緩慢、更新頻率低,這是經濟指標使用上使用的限制。也因此經濟指標通常是作為投資分析判斷的輔助配角,用在由上而下分析決定一些長期資產配置比例或方向,但難以精準的決定標的、時機點,即便經濟指標出現轉折,在時機點上大多也只能判斷出模糊的區間,這才是正常狀況。
至於同時指標或者落後指標,實務上大多數是拿來事後做「確認」。
當然你也會看到有些人拿經濟指標看圖說故事,但理解它的定義後,你就不會輕易的認為它有預測未來的精準效果。
本文為資訊整理與觀念教學分享,無任何投資推薦之意,投資必定有風險,投資前務必自行研究分析判斷。
延伸閱讀:
2. 貪婪指數是什麼?恐懼貪婪指數如何查詢?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3. 景氣對策信號是什麼意思?景氣燈號顏色與股市有什麼關聯?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20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