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來詳細談談什麼是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包含該怎麼做、不同比例分配有什麼效果?
投資理財是好事,幾乎大多數人也認同投資理財很重要, 市場先生自己也常常分享投資理財的教學, 但今天要談一個我長期以來觀察到的狀況:其實很多人不適合投資 原因是:「過度低估投資風險」以及「對自己能承擔的風險過度樂觀」 有多樂觀? 事實上, 許多人根本連最安全的投資商品的風險都無法承受。 為什麼低估投資風險或過度樂觀會不適合投資? 許多人只要遇到大幅度的大漲和大跌, 往往就會急著賣出,或者亂了手腳。 ...
「選報酬高的投資方法,一定比較好嗎?」 今天市場先生先和你分享2個小故事:
本益比(PE)是價值投資常見用來判斷價值的指標,一般用來評估個股股價目前是貴還是便宜。 但如果是投資0050這種指數型ETF,或台灣加權指數這種指數商品,「大盤本益比」的高低會不會是參考的依據呢? 前陣子看一本書叫做《指數投資》,這本書中作者提到「獲利收益率法」,它和大盤本益比是相同的概念,書中認為這種方式能夠判斷出合理的價值,在市場悲觀時進場。 對於這點我是抱持疑問,因此這篇文章也會來實際測試看...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整理關於香港恆生指數(Hang Seng Index), 香港恆生指數由50檔在香港市場上市的重要股票構成,雖然不是全部的香港股票,但已經涵蓋超過一半的市值,習慣上也稱為HSI指數 或 HS50指數。 恆生指數歷史從1969年就開始,比起台股算相當的久遠, 對台灣人來說,早上恆生指數開盤的高低,也常常會影響台股加權指數的變化。 本文提到的商品均為資訊分享與教學,無任何操作推薦之意,...
這篇文章記錄2019年8~9月資產配置帳戶的投資組合績效變化與心得想法, 這兩個月是帳戶啟動以來波動較大的兩個月,包含較大的上漲波動和之後的回檔下跌波動, 不過如果從歷史回測數據去看,這兩個月其實是"比較正常"的波動, 反而前幾個月波動太小,導致有一種看起來績效超強的感覺。 關於帳戶績效追蹤: 市場先生在2019年2月底分享了一篇教學, 可閱讀:如何開始一個20年長期ETF資產配置投資計畫?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