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價量表是什麼?如何從分價表查詢壓力區/支撐區?注意事項有哪些?

技術分析分價量表是什麼-怎麼看-如何查詢-完整解析

分價量表(Volume Profile)又稱分價量圖,是一種技術分析指標,讓我們觀察固定時間內,標的在不同價位有多少的成交量。

觀察分價量表主要目的是希望找尋短期內股價的支撐或是壓力區間。

因為成交量大的價位區間,表示有很多人在這個價位買、賣,容易形成支撐或壓力。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告訴你分價量表是什麼意思、如何查詢,以及怎麼看懂分價量表。

分價量表是什麼?

分價量表:觀察一段時間內,各個價格成交量的統計

分價量表(英文:Volume Profile)是一種技術分析指標,用來觀察一段時間內,各個價位成交量的統計。

成交量最多的價位,也可能是大多數投資人買入與賣出大量成交,可能暗示壓力區或支撐區。

這裡指的投資人包括散戶、自營商、外資等等,當某個價位成交張數很多時,代表這是市場投資人關心的價位,而這個價位就被稱為是關鍵價位

而分價量表,並不像傳統的成交量呈現方式是1根K棒有一個成交量,

而是把區間範圍內同樣價位的成交量進行加總來呈現,

比起傳統的成交量資訊,它更能精確呈現出到了某個價位時被買賣成交的規模。

市場先生提示:所謂關鍵價位,並不是一個精準的價格數值,而是一個範圍,它本來就是個推測,容許誤差存在。

分價量表不只可用於股市,像是期貨選擇權ETF外匯都可以運用,

而股市的分價量表,通常會搭配K線圖一起觀察,就能很明確看出壓力、支撐點,做為買賣訊號的參考。

分價量表對投資人的意義?

分價量表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協助投資人找尋股價的短期支撐與壓力區間,這兩者都是一種買賣訊號的參考指標

一般透過券商軟體提供,能夠比較視覺化的快速判斷,畢竟自己計算相對較困難。

投資人可以觀察一段期間內的分價量表,找尋成交量大的關鍵價位,並與代表股價變動的K線圖相互比較,進而得到支撐與壓力區間,當作一種買賣訊號使用。

市場先生補充:

分價量表只是找尋支撐&壓力區間的其中一種方式。

其它的方式例如直接在K線圖上分別連接幾個波段的最低點和最高點,也可以畫出一個支撐與壓力區間。

以下幾個技術指標,也是投資人常用來觀察支撐區、壓力區的評估參考:

  1. K線價格與成交量-沒有分價量表時,傳統會透過價位、成交量的圖,去觀察發生大量成交的價格區間,當作支撐壓力。意義跟分價量表一樣,只是相對不精確。例如價格在短期停留在某區間的箱型理論就是一個例子。
  2. 趨勢線:某些極端價格連形成的趨勢線,也可能被當成支撐或壓力價位。
  3. MA移動平均線-過去一段時間買方的平均成本,或賣方的平均賣出價格,某些均價會被當作支撐壓力。
  4. 未平倉量:例如選擇權在某些價位會有大量的未平倉量,這也可能代表價格的支撐壓力。

分價量表怎麼看?

以下用撰文當日(2023/6/27)台積電收盤後的分價量表為例,並以玉山證券官網示範如何從中找尋關鍵價位。

選定十日計算區間,會自動帶出不同價格成交量的長條圖,從圖中可以發現高額成交量出現在股價588~594之間,其中:

  • 綠色bar:代表計算區間的起始價位
  • 黃色bar:代表計算區間的最後價位(通常也代表最後的收盤價)

結合這些資訊,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過去十個交易日,台積電從574下跌至572,且期間內最高曾經上漲至594,並在588~594之間產生高額成交量。而十日/三十日等不同觀察期間,價格變化區間也不同。

如何看分價量表

 

市場先生補充:大量成交量價位如果有很多,哪一個價位才是支撐/壓力價位?

該怎麼選並沒有標準答案。

從分價量表中可以觀察到,高額成交量通常不會以單一價位方式出現,反而常以區間方式出現。普遍上來說,是挑選成交量最大的那一個價位;如果依照上圖範例,589元附近會是一般認定的壓力價位。

同時,你選擇不同的時間區間,看到的分價量表也會不同。

一般來說,會先看幾個分價量表上成交量顯著最大量的價格區間,因為這代表在那個價位上,多方和空方產生較大的看法歧異,而其他次大量的價格,根據成交量大小,也可以做為輔助。

而最終要參考那些價位,則是根據自己的策略周期、風險控制等因素而定。

如何觀察分價量表支撐/壓力區?

分價量表是一種輔助工具,可以幫交易者用更圖像化的方式,更直覺觀察到短期內累積有大成交量的價位分別在哪裡,找到支撐與壓力。

支撐與壓力是技術分析的專有名詞。

根據關鍵價位與目前價格之間的關係,可以被定義為壓力區或是支撐區:

  • 關鍵價位:分價量表中出現大量成交量的價位,代表誘發多數投資人買賣的價格。
  • 壓力區:現在價格 關鍵價位,此時上方的關鍵價位即為壓力區。
  • 支撐區:現在價格 > 關鍵價位,此時下方的關鍵價位即為支撐區。

市場先生提醒:支撐與壓力,不是「一個價格」,而是「一個範圍」,它是一個區間,而不是固定數值。

支撐與壓力區常被當做技術分析買賣決策的參考依據,

例如將壓力區價位設為短期停利點,或者突破壓力時當成進場點;或是將支撐區價位下方設為停損點,諸如此類等等。

通常,支撐壓力會出現在股價某些高點和低點轉折的位置,這些價位多頭和空頭產生大成交量,且看法不同,所以發生轉折,產生短期的高價或低價。

另一種情況,是發生在盤整,
價格在一段時間內,在某個區間內來回震盪稱為盤整
盤整時期,價格會在某個區間內,不漲破也不跌破某個範圍,在這中間也會累積大量的成交金額,形成支撐區或壓力區。

更多關於支撐壓力可閱讀:股價支撐壓力要怎麼看?(施工中)

分價量表支撐區:買方力量強,價格難以跌破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標的A目前價格是100,三十日分價量表出現大成交量的關鍵價位是95元左右,代表目前支撐區的價格是95元。

可以理解為過去30天內有一大群投資人在每股95元成交,95元時很多人賣出,但也有人大幅買進,因此到95元就沒有繼續往下跌,也產生大量的成交量。

如果接下來價格快速下跌至接近95元,我們可以預期也許之前95元買進的人,依然會持續買進。

原因可能很多種,例如那個價位,是大戶或者機構法人的買進目標價,所以跌到該價位,即使有大量賣出,也都有人承接。

支撐價格,只說明短期出現不容易跌破的現象,並不代表它不會被跌破。

如果價格跌破支撐區,以前的支撐區就變成新的壓力區,

原因是下跌突破支撐後,原本在支撐價位買進的人發生了損失,有些交易者也許會選擇停損,另外也可能引發其他更多人賣出,供給大於需求之下價格有可能繼續往下,但並非絕對。

分價量表壓力區:賣方力量強,價格難以漲破

同樣的例子反過來說,如果標的A目前價格是100,三十日分價量表出現大成交量的關鍵價位是115元,代表目前壓力區的價格是115元。

代表過去上漲到115元時,儘管有很多人買進讓價格上漲,但到這價位出現大量的賣出,因此價格難以繼續往上突破。

同樣的這可能有很多原因,例如該價位是某些大戶的停利價格,或者某些人以前被套牢在該價位,漲到該價位時出現解套賣壓等等原因

壓力價格,只說明短期出現不容易突破的現象,並不代表它不會被突破。

如果價格突破壓力區,以前的壓力區就變成新的支撐區。

分價量表查詢工具

1. 國內券商會提供分價量表或分價圖。

例如永豐金證券、玉山證券的網頁都可以查詢分價量表,可以查詢到一日、五日、十日、三十日與七十二日的分價量。

台灣大多數券商軟體理論上都有,如果有需要類似功能,建議可以詢問自己的營業員,在券商軟體可以免費使用。

個股分價量表範例

2. 看盤體軟TradingView(免費功能)

TradingView是一個看盤軟體,也是一個圖表工具,有提供中文版的服務。

在免費版功能中也提供一個繪製分價量表的功能,依照下圖步驟操作,

在左側的工具列箭頭,找到Fixed Range Volume Profile,就可以在作圖區拖曳出一個自選範圍的分價量圖。

由於時間區間可以自選,不受限於一日、五日、十日之類的特定時段,整體功能更加彈性。

可閱讀:TradingView介紹

TradingView分價量圖示範

市場先生提示:分價量表的時間區間怎麼選?

分價量表的金額,會取一段時間區間,例如1日、5日、10日、30天內成交量等等,這取決於使用軟體的功能。不同軟體會有不同的區間可以選。

而要設定多少時間區間,應該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而定。

例如做日內交易,那應該觀察的就是1日內以及近幾天內的支撐壓力。反之,如果是做中長波段,那5~10天內的資訊意義不大,應該取更長天期的資訊。

使用分價量表的注意事項

分價量表在實務應用上有幾個重要注意事項:

1. 選擇的區間,有一定的橫向整盤時期比較有參考性

投資人是利用分價量表找尋支撐/壓力區間設定進場、停損或停利點,然後執行波段操作。所以對於整盤時期的標的會比較有參考性。

如果標的價格暴起暴落,例如因為基本面改變、競爭加劇或市場情緒牽動等,此時無論支撐或壓力都很容易被突破。

在這樣的時期,支撐壓力都很容易被突破,分價量表就比較沒有參考意義。

2. 建議搭配其它指標綜合使用 (籌碼面 & K線圖)

無論任何一種技術分析指標,如果只依靠單一指標下決策都是比較高風險的行為。而比較常與分價量表搭配的技術指標是籌碼面,例如分點券商買賣、三大法人或是主力買賣超等;或是直接與K線圖疊圖比對。

與K線圖疊圖能讓投資人用比較直觀的方式判定支撐/壓力區間。

另外分價量表只能提供一段時間內每個價格成交量資訊,而這些成交量是由那些交易對手產生也很重要,但是我們並無法取得這樣的資訊,我們只能參考分點券商買賣、三大法人或是主力買賣統計之類的資訊,從中旁敲側擊,並嘗試拼湊這幅畫的全貌。

3. 長/短天期關鍵價位可能不同

長短天期的分價量表可能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關鍵價位。舉例來說,短天期分價量表(例如十天)顯示的關鍵價位,就可能與長天期分價量表(例如說三十天)顯示的關鍵價位完全不同,得到的支撐或壓力區間價位就可能完全不同。

該選擇使用那一種天期並不一定,通常與投資人本身的投資策略與方法有關。

4. 適度保持彈性,不需要過度追求精確。

在使用技術分析指標時,往往有個迷思:誤把投資當科學一樣推演,期望分析指標像數學一樣準確。

分析指標根本就不可能精確,使用上感覺有模糊空間,甚至不準是常有的事情。

例如文章前面提到的挑選支撐/壓力價格的方式,雖然有普遍原則,但也因人而異。再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你已經判定壓力區價格是100元,那麼當標的價格達到97或98的時候要不要開始啟動停利?還是堅決等到100才啟動停利?那等到101元呢?

無論做哪一種選擇,你得有一套嚴謹但卻不是追求過度精確的規則。

所以在使用分析指標時建議保持開放的心態,隨時接受彈性調整。關於這一點,引用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的名言:

約略的正確,勝過精準的錯誤。 It is better to be roughly right than precisely wrong. ——凱因斯 (John Maynard Keynes)

快速重點整理:

  1. 分價量表是用來觀察一段時間內,各個價格成交量的統計,當某個價位成交量大時,代表這是市場多方與空方產生大量衝突的價位,而這個價位就被視為是關鍵價位。
  2. 分價量表可以搭配K線圖一起觀察,就能很明確看出壓力、支撐點,做為買賣訊號的參考指標。
  3. 分價量表使用時要注意統計的週期區間,區間長短根據自己策略的周期而定,看你認為自己的策略需要參考多少日以內的價量。
  4. 所有的技術指標都不能保證精確,使用的時候務必抱持開放心態,接受彈性調整。

市場先生心得:

分價量表,我認為算是把古時候傳統的價量關係,做比較細緻的統計與圖像化處理,讓支撐壓力更視覺化能判斷。

但其實古時候沒有分價量表,交易者做技術分析時,也一樣會根據價格和成交量大量位置,判斷出類似的價位。

市場先生自己沒有對分價量表的資訊做過回測,所以並不確定它能帶給投資人多精確的績效,

但至少邏輯上,在找出支撐與壓力,它是一個中短線上帶來方便的工具。

更多相關的技術分析指標文章分享:

本文為資訊整理與觀念教學分享,內容提到任何標的或券商均無推薦之意,投資必定有風險,任何投資決策前請務必自行評估判斷。

編輯:Leon 主編:市場先生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20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