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配息當作退休現金流來源,你想過這6個細節了嗎?創造退休現金流的方法有哪些?(以復華金復合月月領為例)

退休靠配息-問題-創造現金流方法-月月領

FIRE財務自由運動在近幾年引起熱絡討論,很多30到40歲的小資上班族,想透過累積投資標的,靠著領息達到財富自由,也慢慢開始關注自己投資標的配息的狀況。

用領息打造現金流,你知道會遇哪些問題嗎?
退休後除了靠領息維持現金流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投資方法?

本篇市場先生介紹退休靠領息會遇到的問題、以及該如何建立正確的現金流觀念,文中會以復華投信的金複合月月領舉例,實際示範打造現金流該怎麼做,用系統化方式幫助紀律投資,創造每月的現金流。

【本文為復華投信與市場先生的合作邀稿,文中會以復華投信 – 金複合月月領 作為教學範例】

把配息當作現金流來源,會遇到哪些問題?

台灣許多人喜歡高配息的投資產品,不論股票或基金,希望透過累積標的持股數量,以領取股息當作被動收入。尤其以退休年紀的族群來說,因為更需要穩定的現金流,因此有些退休的投資人會選擇高殖利率的商品作為投資標的。

與其只是將現金放著造成現金拖累、導致資產累積效益不佳,領息的確能創造現金流。

但把領息當成現金流來源其實也有許多細節要注意,
以下分享將配息當作現金流來源的6個常見問題:

問題一:配息沒再投入,導致資產沒有產生複利效果

許多人會把股息當成退休的被動收入,當股息足夠負擔生活開支時,選擇提早退休,靠著花股息過生活。
這當然是個理想的人生規劃,但要注意的是,當股息沒有再持續投入,會讓資金失去創造複利的機會。
舉個例子說明,50歲的王先生,目前有500萬現金,想靠領息執行退休金規劃,
比較這2種方法的差異:

方法一:配息不投入,領息就花光

以5%報酬率計算,每年可以領到25萬的配息收入,15年總共可額外領到375萬的配息收入。

方法二:500萬本金投入+配息再投入

王先生每年領到5%報酬率的配息後,選擇將配息再投入,15年後的總資產累積約1千萬,扣除本金500萬,資產額外增加約490萬。

此時,如果約1千萬的本金能繼續維持5%報酬率,那麼未來每年的現金流入可以達到接近50萬元,讓退休的選擇有更多的彈性。
以下比較複利再投入和領息就花光兩種投資方式,
採取複利再投入的方式,資產增加金額足足多了近40%,大約140萬左右。

關鍵在於「股息再投入」的動作,多了讓複利效果透過時間累積財富的機會。 

 

想靠存股規劃退休金,如果配息如果沒有投入,結果會差多少?

年度 年齡 報酬率 方法1  配息不再投入
每年配息收入
方法2 配息再投入
資產增加
1 51歲 5% 250,000 5,000,000
5 55歲 5% 250,000 6,077,531
10 60歲 5% 250,000 7,756,641
15 65歲 5% 250,000 9,899,658
15年配息收入
3,750,000
扣除本金,15年資產增加
4,899,658
整理:Mr.Market 市場先生

問題二:配息就是把你自己的錢,從左邊口袋(公司)換到右邊口袋(自己)

以股票來說,每年6月到8月是除權除息旺季,只要除權日或除息日手上有股票,就有資格參加除權息。

配息就是公司進行一種「分配」的流程,選擇把一些留在公司也不會用到的盈餘現金從公司的帳上轉到你的帳上,這動作稱為配息

股票配息之後,公司配出多少市值的股利,也會在股價除掉多少的市值,扣除的過程稱為除息;基金配息也是如此,基金將利息分配出去的日子,當天的基金淨值會因配息而減少。

假設某一檔股價100元的台股公司,每股配3元現金股利,
除息前,股價市值10萬元;
除息後,股價 = 100 – 3 = 97元,股票市值9萬7千元,加上3000元的現金股利,價值還是10萬。

換句話說,配息前後投資人手上股票/基金,加上股利或利息所得的總市值是相等的,並不會因為配息而多賺。

配息的本質就是把你自己的錢從左邊口袋(公司),換到右邊口袋去(自己),
多數人會有錯覺,誤以為配息是公司「額外撥錢」給投資人,
投資人所擁有的資產價值並沒有因為配息高而變多,事實上,高配息反而還多了稅務成本。

問題三:選擇產業集中或長期趨勢向下當標的,導致領息後卻賠了本金

上一篇提到退休金準備是一個長期計劃,所謂長期可能是10年、20年以上,
想要做好退休金規劃,來自於適當的配置、充足的理解與準備。

很多人認為存股、存基金都跟存錢一樣,存了可以不用管它,沒有充分研究或是判斷能力不足,在一開始選擇的標的和投資產業過於集中,或投入了長期衰退的企業,最後很容易導致領了配息卻賠了本金。

要小心集中投資風險,應該選擇分散投資的方式。

台灣投資人特別喜歡穩定配息的公司,配息白話來說,只是把錢從公司帳戶轉移到投資人個人帳戶,實際上你的獲利並不會因為配息高而變多,反而陷入「領息陷阱」。

實際的獲利是來自公司的營運,而非配息的流程,配息僅是對獲利的運用分配,因此與其關注配息的高低,其實更重要的是關注公司的獲利狀況。一旦公司獲利不佳卻高配息,就很可能出現賺了配息,但股票或基金的價格與資產淨值卻持續下降的情況。

問題四:配息會產生稅務成本

在台灣,股票股利或是境內基金的配息,都需要列入個人所得稅申報。

國內股票的股利是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依據自己的級距課稅,並且有一點免稅額。
對高所得人士採取28%固定稅率的分離課稅。

因此假設你靠著存股,當年股利金額是100萬元,可能還必須扣除5%~28%不等的所得稅(稅率根據個人情況而定),才是最終實拿的股利。

可閱讀:現金股利所得稅怎麼算?

海外股票的股利則是作為海外所得,根據基本稅額課稅,由於免稅額高,一般人不會被課稅。

問題五:一旦配息不如預期,配息收入無法支付實際生活所需

上市櫃公司如果有賺錢,每年都可以將一部分獲利,以配股或配息的形式發給股東,沒發出去的部分則稱作保留盈餘,作為公司的備用現金以及未來投資的資金。

配息型的股票又可以再細分為穩定配發股息的股票、配息穩定成長的股票、高殖利率的股票、高配息率的股票。

不論是哪種配息方式,一般人很難預測公司的配息狀況,有可能會遇到公司賺錢,但資金分配在配息上較少的情況。更壞的情況是公司獲利衰退,即使最初看起來高股利、高殖利率,但往後配息金額卻可能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出現配息中斷。

如果退休後打算靠股利生活,一旦公司的配息殖利率不如預期,可能無法支付生活實際所需。

問題六:每次領息的間隔時間長,資金來源缺乏彈性

不論股票或基金,一般來說,公司配息的間隔時間、配息的日期都算固定,
多數公司採取一年配息一次,少數公司則是採取季配息,也就是說,配息的間隔時間可能會比較久。如果是30、40歲的投資人,配息間隔長所造成的影響不大,畢竟還有持續性的工作收入,
但如果是退休年紀,在沒有工作收入的情況下,單靠領息作為唯一的資金來源,反而缺少彈性。

現金流正確觀念:用提領率代替股息

想要解決上述領息遇到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現金流的正確觀念:

觀念一:認識提領率,自主決定配息的時間點和需要的現金流

提領率 = 配息+賣出的部位

許多人認為投資的現金流只有配息,但實際上可以藉由「賣出」來達成現金流。

前面提到,發放股利時,股票也會扣除相應的市值,兩者其實是完全一樣的概念:
(配息前) 1000萬元市值的股票 = (配息後) 950萬市值股票 + 50萬現金股利
(賣出前) 1000萬元市值的股票 = 950萬市值股票 + 賣出得到50萬現金

提領率的概念可以解決被動等待領股利配息、以及配息不如預期的問題,
能自主決定配息的時間點和需要的現金流。

例如當年股利配息僅有2%,你的目標是4%,那麼可以藉由賣出另外2%來補足現金流。又或者希望每個月都有配息,那麼可以自行調整提領率,例如每季賣出0.5%,一年賣出共2%,自行賣出提領讓現金流更有彈性。

觀念二:認識 4%法則,創造源源不絕的現金流

需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提領多少才合理?

前面有提到,當取出配息作為現金流時,代價就是複利效果減少,過多的提領甚至會讓資產減損。

4%法則是指每年從退休帳戶的投資組合中領出4%作為生活費,條件是長期投資年化報酬率大於帳戶提領比率(也就是4%)。

投資組合所需資本 = 退休後年開支 ÷ 4%

舉個例子:
退休(或不工作)以後,自己家庭每月支出是10萬元,一年就是120萬,
用4%法則簡單計算出120萬 ÷ 4% = 3000萬,因此投資組合需要的資本是3000萬。

一般來說,目前大多數的資產,長期平均投資報酬率都可以達4%以上,意思是將提領率控制在4%以下時,就有很高的機率可以創造源源不決提領的現金流。

重要的是背後觀念,而不是那4%的數字

4%是個經驗法則的數字,但不是一定非4%不可,重要的是它提領的觀念。

了解這個觀念,你可以知道提領的來源,其實是來自於在投資中額外創造的報酬率,而不是配息
真正重要的是投資組合能提供確定性高、且合理報酬的穩定性,以及評估一個相對保守的提領率。

想創造現金流該怎麼做? – 以共同基金為例

前面提到,想靠領息當作收入來源,應該選擇分散投資的方法,
除了自行分散持股以外,也可以選擇基金類的標的,方便做廣泛分散投資。

底下以共同基金為例,提供2種打造現金流的解決方針:
(也會以復華投信的金複合「月月領」做案例,實際分享現金流試算結果)

方法1:選擇累積型基金,需要資金時再賣出一部分單位數

以配息型基金舉例,可分為配息型及累積型兩種,
兩者最大的差異,就是配息型發還利息給投資人;而累積型配息基金,則是將利息繼續投資來產生複利。

累積型基金又稱為除權,將基金的配息再投資,增加基金單位數,進而產生複利效果。

如果累積的本金透過配息的方式把錢分配給投資人,也會影響長期複利的成果 ,
而重新再投入也需要多付一次手續費,因此累積型比較適合資金持續滾動。

用賣出的方式提領,更有稅務優勢

累積型基金在稅務上會略有一點點優勢,如果是累積型的境外基金可能差異不大,
但累積型境內基金的配息是需要課稅的(國內股利所得海外所得),
如果選擇賣出部分基金單位數的獲利,就屬於資本利得,不必課稅。

累積型的境內基金更有稅務優勢

境內、境外基金收益課稅方式

基金種類 投資標的 收益來源 課稅方式
境內基金 國內市場 資本利得
(買賣基金的價差)
不課稅
基金配息 1年27萬內免稅
(併入股息、股利所得)
境內基金 海外市場 資本利得
(買賣基金的價差)
不課稅
基金配息 會課稅,屬於海外所得
境外基金 海外市場 資本利得
(買賣基金的價差)
會課稅,屬於海外所得
基金配息 會課稅,屬於海外所得
整理:Mr.Market 市場先生

市場先生提示:

如果你還年輕,不建議太早使用配息的方式創造現金流,這樣反而錯失複利機會。
基金的選擇,建議選擇累積型,而不是選配息型,一來有於複利,二來省稅。
總結來說,真的有需要資金,就賣出部分單位數就好,意義跟配息完全一樣而且稅比較省。

方法2:全自動化操作 (以 金複合「月月領」為例)

一般如果長期自行操作提領賣出部位,要定期手動操作對一些人來說其實還是挺麻煩的,
對於有現金流需求的存股族所面臨的問題,現在也有金融業者提出自動化的解決方案,把分散投資、固定提領等機制做整合,讓投資人在規劃現金流時可以更省力。

以下舉復華投信的「月月領」為例子,復華是國內最早推出母子基金模式的投信公司,也是第一個開始提供自動化提領的投信公司。月月領是以母子基金機制的「金複合投資法」當基礎的投資方法,如果是每月需要有現金流的人,這個方法是整合分散投資(金複合)+固定提領(月月領)的自動化機制。

金複合月月領」是復華金複合投資法的進階版功能,有4項為退休現金流設計的功能機制:

1. 彈性領回,滿足現金流需求
金複合月月領可以設定每月固定日期領回,什麼時候領、領多少,完全由自己決定,可以依照合約的報酬決定,不用等待存股配息的日期,資金運用多了彈性。

2. 系統化持續發揮複利效果
如果想要持續滾大本金,也可以設定先不要領回,讓資金持續投入發揮複利效果。

3. 稅務優勢
使用累積型級別的基金標的,在稅務上會略有一點點優勢,賣出部分基金單位數的獲利就會屬於資本利得,不用課稅。

4. 母子基金機制當基礎,篩選穩健的投資組合
母基金選擇是建議以穩健為方向,目的並不是追求報酬最大化,而是控制風險。

上一篇提到,母基金如果選擇像復華傳家二號這類的平衡型基金,或債券型基金更能符合分散風險的原則,但是重點還是要放在母基金的股債比例。

實際操作打造穩定現金流的方法-以復華投信「金複合月月領」案例試算

舉例說明:
40歲的王先生,開始執行退休金準備計畫,手上300萬現金單筆投入,另外每月定期定額投入2萬,目標是65歲前(25年後)存到1500萬。

他可以怎麼規劃退休後的現金流呢?

底下以復華投信金複合投資示範,每月定期定額或單筆資金累積滿台幣24萬以上,就可以啟動金複合投資法合約,另外搭配「月月領」機制,實例試算示範如何規劃退休後的現金流。

第一步,試算退休金目標,透過金複合投資法累積資金

假設王先生所挑選的母子基金組合年化報酬率為5%,採用「金複合投資法」讓資金充分投入,實際上他只花了20年,在59歲資金就累積到1500萬,讓退休計畫提早5年達標。

可以自行下載EXCEL,試算看計算結果>>【下載 錢滾錢複利計算機 EXCEL】

第二步,評估每月需要固定領多少錢,啟動「月月領」機制

在第一步驟試算退休金,可以看到當投入時間越久,資金累積效益越明顯。
至於退休後需要準備多少錢則因人而異,前提是要先知道哪些是退休後的必要支出。可閱讀:退休的主要花費有哪些?

王先生經過評估,認為退休後每月有3萬的現金流才能符合他的需求,一年總計是36萬。

【以下做個小試算】:
假設年化報酬率5%的情況下,王先生在不同的投資時間啟動「月月領」機制,
累積投資10年後啟動月月領,每月可領回約2.6萬,與他期待的3萬的目標還差一點
假設投資20年後才啟動月月領,每月則可領回約5.2萬,甚至超過每月需求許多。

試算-多久時間達到退休金目標

第二步,評估每月需要固定領多少錢,啟動「月月領」機制

在第一步驟試算退休金,可以看到當投入時間越久,資金累積效益越明顯。
至於退休後需要準備多少錢則因人而異,前提是要先知道哪些是退休後的必要支出。
可閱讀:退休的主要花費有哪些?

王先生經過評估,認為退休後每月有3萬的現金流才能符合他的需求,一年總計是36萬。

【以下做個小試算】:
假設年化報酬率5%的情況下,王先生在不同的投資時間啟動「月月領」機制,
累積投資10年後啟動月月領,每月可領回約2.6萬,與他期待的3萬的目標還差一點
假設投資20年後才啟動月月領,每月則可領回約5.2萬,甚至超過每月需求許多。

複利累積時間越長,能提領的現金流越可觀

啟動月月領前的投資時間
(先不提領)
10年 15年 20年 25年
累積投入本金  7,905,378 11,415,640 15,895,722 21,613,569
啟動「月月領」每月可領回金額 26,351 38,052 52,986 72,045
整理:Mr.Market 市場先生

市場先生提示:
從上表可看出,每月可領回的金額差距來自投資時間的複利效應
如果不急著用錢,可以晚一點再啟動月月領機制,讓未領回的資金持續有累積複利的機會。

王先生的例子中,投資組合中的5%報酬率都是預估值,過去的報酬不等於未來報酬。
前面提到的4%法則觀念,只是一個經驗法則,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需求,但可以也作為月月領設定的參考,真正重要的是投資組合提供合理報酬的穩定性,以及評估一個相對保守的提領率。

結論:退休理財要兼顧總資產的成長及現金流

準備退休理財投資,無論資產配置、母子基金策略,我們之所以做這類策略,目的都不是在追求最大化報酬,而是從「控制風險」及「合理報酬」出發。

以往存退休金多數人會以存股當成唯一選擇,但要理解羊毛出在羊身上,配息本質就是左手配右手,外加配息需被課稅,如果想要在退休時有穩定的現金流,這些因素都需要被考量。

配息型基金,就是用累積型基金加上自行提領觀念,可以有現金流效果,又可以更略為節稅。

例如文中舉例的「金複合月月領」就是打造現金流的方法之一,「金複合月月領」可以將存股領息遇到的問題一次獲得解決,透過買賣手續費優惠,避免讓手續費成本吃掉一部分報酬、也讓資金累積有效率,資金運用能彈性調整,可以依據人生各階段需要調整現金流。

本文為資訊整理與觀念教學分享,無任何投資推薦之意,投資必定有風險,投資前自行研究分析判斷。

底下市場先生建議大家可多閱讀基金入門系列教學文章:

1. 基金理財教學文章懶人包

2. 基金投資入門系列教學(一)

最後提醒,任何投資都還是要謹慎判斷唷 🙂

編輯:Sandy 主編:市場先生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