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家族信託做財富傳承?門檻、費用、稅務解析
全球許多高資產人士,會透過 家族信託 來管理與財富傳承,它是一個整合資產管理、跨代傳承、節稅規劃與資產隔離風險控管的工具與架構。
如果你在正思考如何為下一代保障資產安全、實現企業接班安排與穩定財富傳承,這篇文章將讓你了解家族信託適合哪些人,以及設立時有哪些重要考量,包含該找哪類顧問或信託機構、在哪個國家設立最有利、需要多少費用與怎麼設計控制權與受益權。
這篇文章為個人經驗分享及資料收集整理分享,並非無任何法律、稅務建議之意。實際法律、稅務規定,請依照相關法規為準,並諮詢各專業顧問。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誰適合設立家族信託?
家族信託(英文:Family trusts)是一種財產管理方式,委託人將名下財產交由受託人管理與分配,依照信託契約內容,將財產在特定時間或達成某種條件,轉移給受益人。
家族信託特別適合以下幾種資產結構或財富傳承考量:
- 資產總額超過1,000萬美元
- 有多國資產與跨境傳承需求
- 想讓家族企業穩定交接
- 跨世代分配財產需求
- 強化資產隱私保密性
- 資產隔離
簡單來說,家族信託是一個財富控管大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可以做到管理、分配、投資、保護、傳承等功能。
全球許多知名高資產家族都透過家族信託來財富傳承與企業,例如香港李嘉誠、美國總統甘迺迪家族。
多少資產才適合做家族信託?
可投資資產規模至少超過1,000萬美元,設立家族信託較具經濟效益
雖然全球並沒有統一的資產門檻標準,但依據信託公司、私人銀行及家族辦公室的經驗,家族信託設計、管理與長期維護成本較高,建議需具備一定規模的可投資資產,才會具有實際效益,也是多數私人銀行願意提供信託與傳承服務的門檻。
這裡指的可投資資產規模,不包含自用住宅、不動產與公司營運資本,而是指可靈活調度或變現的資產,如現金與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何單(可變現者)、海外投資帳戶等流動性資產。
不過,成立家族信託費用與門檻較高,可投資資產要達1,000萬美元以上,才會比較符合成本效益,甚至1000萬美元都算是相當低。
家族信託應該找哪類型的信託顧問或機構?
有能力設計與執行家族信託的機構,可分為:
- 私人銀行信託部
- 聯合家族辦公室(MFO)
- 獨立信託公司等三類
在國際實務上,高淨值客戶通常先從私人銀行接觸信託規劃或量身訂做資產管理,當需求提升後,才會延伸到與獨立信託公司或專業團隊合作。
但如果本身已屬於跨國資產、有家族企業接班或是特殊信託需求,就會直接找獨立信託公司擔任顧問。
國際上有多個專門針對這類服務機構進行評比與排名的權威平台,例如Chambers HNW、ePrivateClient、STEP…等,能協助你在挑選財富管理機構時有個參考依據。
可閱讀:高淨值人士最常參考的三大信託評比機構(施工中…)
以下將對這三種類型分別說明,並分享幾家曾被國際評比機構(如Chambers HNW、ePrivateClient、STEP)列入高度專業與服務經驗的信託公司:
信託顧問與架構 | 可投資資產規模 | 主要優勢 |
---|---|---|
私人銀行信託部 | 1,000萬~3,000萬美元 | • 門檻較低 • 結合理財顧問與現有銀行資源,無須另建團隊 |
獨立信託公司 / 聯合家族辦公室 MFO | 3,000萬~1億美元 | • 專業顧問團隊 • 與其他家族共攤成本 • 支援多元信託結構與跨國法稅規劃 |
單一家族辦公室 SFO | ≥ 1億美元 | • 專屬團隊服務 • 全面掌控資產、接班、稅務與投資配置 |
超級單一家族辦公室 Super-SFO | ≥ 10億美元 | • 全球控股與資產整合中心, 涵蓋企業併購、品牌經營與慈善事業 |
資料整理:Mr.Market 市場先生
類型一:私人銀行的信託部
這類通常提供一站式財富管理,包含信託設計、投資、稅務、傳承等整合服務,適合資產規模1,000萬~3,000萬美元的家族。
代表機構:
- UBS 瑞銀集團:全球規模最大的私人銀行,家族信託、跨代財富傳承規劃等業務服務成熟。
- J.P.Morgan Private Bank:美國老牌銀行,專門服務全球 UHNWI 。
- HSBC Global Private Banking:專精離岸與國際信託,實務經驗豐富。
類型二:聯合家族辦公室 MFO
聯合家族辦公室(英文:Multi-Family office,簡稱MFO),專門為多個超高資產家族提供全方位的財富管理服務,涵蓋資產配置、跨代財富傳承、稅務規劃、企業架構安排、法律顧問等,具備高度客制化與長期陪伴式管理的特性。
MFO客戶通常為可投資資產3,000萬~1億美元的家族,並多採邀請制或推薦加入。
MFO可以透過以下2種方式設立:
1.私人銀行附設的MFO 部門:這類MFO服務比較像是一般財富管理客戶升級版,以提供銀行內部資源服務為主。
- Citi Private Bank – Family Office Group:花旗銀行的家族辦公室部門,結合花旗的投資資源,服務全球UHNWI 家族。
- Lombard Odier – Family Services:瑞士隆歐銀行的家族辦公室部門,擅長家族治理與慈善架構設計,服務歐、亞洲家族。
私人銀行的 信託部 vs. MFO
私人銀行附屬的信託部與MFO,兩者看起來相似,但在功能定位、服務模式都不同,以下是差異表:
比較項目 私人銀行 信託部 私人銀行 MFO 功能定位 信託與理財商品服務 家族辦公室服務 收費模式 管理費+績效費
(商品導向)顧問服務費
(顧問導向)服務對象 AUM 1,000萬~3,000萬美元 AUM 3,000萬~1億美元 客製化程度 低 高 家族參與度 低
著重個人資產管理高
常與家族成員討論決策資料整理:Mr.Market 市場先生
2.獨立型MFO:不隸屬於任何銀行,由律師、會計師、投資經理等組成團隊,通常會與外部信託公司、銀行合作,以家族利益為出發點提供中立意見。
- Alvarium Tiedemann(AlTi):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代號: ALTI),為全球大型家族辦公室之一,擅長跨境資產整合,尤其在不動產投資、私募基金配置上具高度專業。
- Stonehage Fleming:英國最大的獨立MFO,客戶遍及30多個國家,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1750億美元,專注家族治理、跨境資產與企業控股架構管理。
補充:不對外公開的頂級家族辦公室 SFO
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家族,通常會設立自已的家族信託機構或資產管理平台,不對外提供服務,屬於封閉式的家族信託架構,這類型普遍稱為單一家族辦公室(英文:Single Family Office,簡稱SFO),專門服務單一超高淨值家族。如Grosvenor Estate 英國公爵家族、沃爾瑪超市(Walmart)的Walton家族、Dubai Holding 阿聯酋皇室。
類型三:獨立信託公司
獨立信託公司不屬於銀行管轄範圍,這類機構更靈活,能量身訂做不同地區與法域下的信託架構,適合有國際資產配置或特殊規劃求的家庭。
代表信託機構:
- Trident Trust:成立超過47年,全球超過35據點,長年被評選為全球Tier1離岸信託品牌,擅長設計複雜家族信託架構、離岸公司設立與基金託管。
- Ocorian:成立超過50年,全球超過20個據點,專精歐洲與英國聯邦地區的跨境信託規劃。
- Zedra:由巴克萊銀行信託部轉型,特別擅長跨代傳承與家族治理。
挑選家族信託機構的5大關鍵指標
設立家族信託時,選擇「誰來當受託人」是最關鍵的步驟。尤其對於有跨境資產、財富傳承規劃、稅務考量的高資產家庭,更需要一定有經驗、可信賴的信託機構來協助執行與管理。
挑選信託機構是,可以從以下5大關鍵指標來評估:
1. 專業能力:是否具備國際公證的STEP專業證照,並有跨國資產、法律、稅務、遺囑、財富傳承等實務經驗。
2. 良好的信譽與資歷:是否曾經被列入Chambers HNW、ePrivateClient等國際機構的Tier 1名單,代表它在信託業界具備高度專業與良好聲譽。
3. 服務據點分布:如果你有不同國家的資產,建議選擇在多個國家或離岸地區設有據點的機構,未來更方便管理與溝通。
4. 客戶資產等級:根據曾服務過的客戶資產規模,也可以間接評估該機構是否能理解並妥善處理你的需求。
5. 費用透明:有沒有提供清楚的費用清單,包含開辦費、年度管理費、以及投資績效費(如果有綁定投資產品)。
家族信託的設立費用
以上這些機構設立家族信託的費用,主要取決於信託設立地區(司法管轄區),其次會依據資產結構複雜度、信託架構與後續管理需求而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離岸信託的設立費會高於境內信託,如果資產包含不動產、公司股權或多國資產,也會提高信託架構的設計成本。
如果是設立私人信託公司(PTC)或是單一家族辦公室架構(SFO),每項專業人士服務幾乎都是單獨收費,總維護成本可能高達每年百萬美元以上。
以下為國際常見的收費整理(僅作為參考,實際以個別家族規劃為準):
收費項目 | 境內信託 Domestic trust | 國際/離岸信託 Offshore/International trust | 高複雜架構(PTC/SFO) |
---|---|---|---|
設立費 | 1,000~3,000美元 | 1萬~5萬美元 | 10萬~30萬美元以上 |
每年維護費 | 1,000~5,000美元 | 5,000~1.5萬美元 | 10萬~100萬美元以上 |
投資管理費 | 資產規模的0.5~1% | 資產規模的0.5~1% | 資產規模的0.5~1% |
其他費用 | 依需求計費 | 依需求計費 | 依需求計費 |
適用情境 | 初期財富保護 | 多國資產與稅務規劃 | 家族企業 跨世代接班規劃 |
資料整理:Mr.Market 市場先生
• 設立費:包含初步諮詢、律師費(草擬契約)、受託人費及司法管轄區申請費。
• 每年維護費:包含受託人薪資、律師費、註冊代理費及會計師費(申報稅務)。
• 投資管理費:如果有信託資產需要管理,會額外收取資產規模的0.5~1%的投資管理費。
• 其他費用:設立時的稅務、會計師與其他顧問費、資產過戶費、修訂或更新契約費。
在哪個地區設立信託最有利?境內 vs. 國際 vs. 離岸
家族信託設立地點,會根據「委託人的稅籍地」與「資產配置範圍」來決定,可分為以下三種:
- 境內信託(英文: Domestic trust/Onshore Trust),設立在委託人所在國家,設立流程相對簡單,設立費與維護費低,但稅務透明,資產保護有限。
- 國際信託(英文:International trust/Foreign trust),在委託人稅籍以外國家設立的信託,具有稅務彈性大、資產隔離效果好、保密性高的好處,但跨國法律複雜、也未必能完全免稅,跨境資產較多的家族會考慮此類安排。
- 離岸信託(英文:Offshore Trust Jurisdiction),也稱為離岸司法管轄區,設立在公認為離岸司法管轄區的地區,具備稅務優惠、資產保護與隱私保障等優勢,適合高資產與跨國配置的家族。但設立門檻與成本也是三者之中最高的。
關於離岸信託,更詳細說明,可閱讀:離岸信託是什麼?(施工中…)
哪些國家或地區是設立家族信託的熱門地?
- 國際信託設立者普遍都會選在美國、英國、瑞士、盧森堡、新加坡、香港…等國家。
- 目前全球知名的離岸信託地區,例如Cook Islands 庫克群島、Nevis 尼維斯、Cayman Islands 開曼群島、Jersey 澤西島、BVI 英屬維京群島…等。
信託地分類 | 分類定義 | 優缺點 |
---|---|---|
境內信託 Domestic trust/ Onshore Trust | 信託設在稅務居住地 (美國人設信託在美國) | 優點: 流程簡單/設立與維護費低 缺點: 稅務透明/資產保護有限 |
國際信託 International trust/ Foreign trust | 信託設立地與委託人稅籍地不同 (美國人設信託在瑞士) | 優點: 稅務彈性大/資產隔離效果好/保密性高 缺點: 跨國法律複雜/未必能完全免稅 |
離岸信託 Offshore Trust Jurisdiction | 信託設在低稅、 高保密的離岸地區 (美國人設在庫克群島) | 優點: 稅務優惠/資產保護/隱私保障 缺點: 設立門檻與成本最高 |
*美國稅法特別常以Domestic trust與Foreign trust來作區分。
資料整理:Mr.Market 市場先生
家族信託怎麼運作?
在家族信託裡基本會有3個角色:
- 委託人:通常是你自已。是設立信託、將資產轉入信託,及掌握管理權與分配權的人
- 受託人:幫你管理資產的人或機構
- 受益人:最後拿到錢或資產的人。可以是委託人本人、家族成員、非家族成員及機構法人(如公司或基金會)
家族信託受益人一定是要親屬嗎?
家族信託的受益人雖然常見是家人,但法律不限制受益人必須是親屬,關鍵在於你在信託契約中如何指定。例如,也能規劃慈善信託,受益人是學校或慈善基金會。
家族信託的類型
家族信託是一種生前信託,可分為兩種型式:可撤銷與不可撤銷,委託人能自由選擇。
- 可撤銷型:隨時可更改或停止信託。例如調整資產或受益人
- 不可撤銷型:信託一旦設立,就不能更改
家族信託 vs. 一般信託
家族信託以傳承、照顧家人為主要目的,所以受益人通常是家族成員;而一般信託的設立目的多元,受益人可以是任何個人、法人,這是兩者最大不同處。
家族信託怎麼掌控與分配?控制權與受益權設計
設立家族信託、規劃資產傳承時,控制權與受益權分配是最核心的兩大設計關鍵:
控制權
控制權的設計目的,是讓委託人即使資產已經轉移至信託中,仍然保有實際的管理或決策權限,確保企業穩定財富傳承與資產安全。
國際實務上,常見控制機制包括:
• 委託人保留權(英文:Reserved Powers):在信託架構中保留某些重要決策權給委託人。例如修訂信託契約、變更受益人、指定或更換投資顧問、資產管理人、終止信託權力。
• 設立監察人(英文:Protector):在信託中設置獨立的監察人角色,負責監督受託人行為,並對重大決策擁有同意或否決權,以確保信託按照委託人意願執行。
• 私人信託公司(英文:Private Trust Company,簡稱PTC):家族可成立一家私人公司作為信託受託人,透過公司來控制信託資產。PTC具有高度操作彈性與保密性的優勢,常與黃金股結合併用。
• 黃金股(英文:golden shares):它代表擁有某些特殊決策否決權,可由家族中指定成員持有,以確保重大決策權仍在家族手中。
• 家族治理(英文:family governance):包括家族憲章(英文:family constitution)及家族理事會(英文:family councils)等機制,讓家族成員參加信託運作並提升共識,以維持家族價值與企業永續發展。
受益權分配
不同國家對於信託分類的名稱略有不同,但實務上主要是根據受益人能否使用信託財產、取得收益,以及由誰決定分配方式與時間,來區分不同的信託類型。
以下整理英國官方網站的信託分類,可視為國際常見的受益權設計類型:
• 簡易信託(英文:Bare trust):受益人擁有信託財產完整的所有權與收益權,當年滿16或18歲(依各國法令),可隨時轉讓或處分財產。
• 收益獨立信託(英文:Interest in possession trusts ( IIP )):受益人可立即享有信託資產的利益(如租金、股利),但沒有資產所有權,類似台灣的本息他益模式。常用於安排配偶的生活照顧。
• 自由裁量信託(英文:Discretionary trusts):受託人有權決定哪些受益人、分配多少及何時分配,常見於跨代資產規劃、子女需求不確定的情況中。
• 收益累計信託(英文:Accumulation trusts):受託人有權將信託收益回存至信託財產中,不立即分配,直到符告條件或特定時間再轉交給給受益人。
• 混合型信託(英文:Mixed trusts):結合兩種以上信託結構設計,例如最典型的Mixed trusts,部份資產指定立即支付配偶(Interest in possession trusts(IIP)),同時保留部份資產由受託人日後根據子女的需求來分配(Discretionary trusts)。
• 委託人利益信託(英文:Settlor-interested trusts):受益人包含委託人本人、配偶或是同性伴侶,類似台灣的本息自益。常用於長期照護安排、醫療照護金。
• 非居民信託(英文:Non-resident trusts):受託人與受益人不是英國稅務居民,且收益來源非英國資產,當分配收益時幾乎沒有稅務,可用來優化國際稅務,常見於離岸信託規劃。
家族信託常見的4種稅務
家族信託會涉及多項稅務,根據信託設立地、受益人居住地與資產所在地的不同,稅負也會有所差異。
以下是家族信託常見的4種稅務:
1.贈與稅:當委託人將資產轉入信託時,部分國家會課徵贈與稅。
2.所得稅:信託資產產生的利息、股息、租金、資本利得等收益,可能需由信託本身或受益人繳納所得稅。
3.遺產稅:如果委託人仍保留控制權或信託結構設計不當,身故後可能被視為遺產,受益人就會被課稅。
4.信託稅:某些國家對信託設有特定稅制,例如美國的Grantor trust rule、英國的Relevant property regime。
什麼年紀或情況該開始準備?
家族信託何時應該開始準備,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但要提醒的是,家族信託不是一次就能設計到位的工具,而是一個需要時間逐步建構、隨著人階優化的過程。
所以越早規劃相對是有利的,能提早整合與控管各類資產,有更多彈性調整分配與條件設定,有充裕的時間來思考傳承方式、下一代的需求。
在資產累積的早期,其實可以從簡單的信託工具開始,等到資產規模更大、奇構更複雜時,再進一步優化成完整的的家族信託架構。
這樣循序漸進的做法,不僅操作上更有彈性,也能兼顧成本效益與風險控制,是許多高資產家庭採用的做法。
家族信託規劃時間表 | 規劃目的 |
---|---|
30~40歲 資產累積期 | 建立隔離資產機制 |
40~55歲 資產成長期 | 資產盤點與權益分配規劃 |
55~70歲 信託安排期 | 設計完整的信託架構 |
70歲以上 交接與落實期 | 監督家族信託的進行 |
30~40歲 資產累積期
家族信託規劃目的:建立隔離資產機制
剛開始累積財產,希望保護現有資產,避免出事時造成家人困擾。
30~40歲階段的規劃重點:
- 屬於高風險職業的人(如企業家或醫生)可以先設立信託來隔離資產
- 設立子女教育基金信託,專款專用並分期給付
- 將壽險保險金的受益人改成信託帳戶,避免突發狀況被凍結資產
40~55歲 資產成長期
家族信託規劃目的:資產盤點與權益分配規劃
當家庭與事業都穩定,資產規模漸漸擴大,就要開始盤點財產、整合帳戶,準備進入信託規劃階段。
40~55歲階段的規劃重點:
- 開始進行資產盤點(如不動產、股權、海外帳戶)
- 設計資產怎麼給、何時給,讓子女有秩序的接收
- 企業主則可設計「達成何種目標才領得到」的條件
- 將少部分資產放入信託中,觀察運作方式是否達到需求
55~70歲 信託安排期
家族信託規劃目的:設計完整的信託架構
認真思考傳承與稅務規劃,進入家族信託整體架構設計階段。
55~70歲階段的規劃重點:
- 選擇適合的信託類型(境內或離岸信託)
- 是否搭配控股公司、閉鎖機制
- 選定受託人、安排監察人
- 聘僱律師、會計師及信託專業機構,設計完整信託架構
- 預留修改與調整空間,讓信託具有彈性應對未來變數
70歲以上 交接與落實期
家族信託規劃目的:監督家族信託的進行
開始執行信託分配,確保已規劃的內容順利進行。
70歲以上階段的規劃重點:
- 逐步轉移資產至信託內
- 信託正式啟動,需依照原先設定好的規則執行
- 可搭配遺囑信託與保險信託,提升交接效率
- 設立家族治理機制,解決財富傳承問題與維持家族永續發展
家族信託的功能與優點
資產隔離
家族信託設立後,資產就從你的名下轉入銀行信託名下,由受託人依約管理,這種安排能有效與個人財產區隔,避免日後因經營風險、債務糾紛或婚姻爭議,導致資產被凍結、查封或強制分配。
在實務上,不少企業負責人會藉由信託,防範婚變或經營不善影響家族核心資產,也能作為婚前財產保護工具,不需向另一半公開財產明細,也無須事先徵詢處分同意。
避免股權分散、鞏固企業經營權
將家族企業股權轉至信託集中持有,有效避免股權分散,並在信託契約中明確指定企業的接班人與表決權條件,確保經營權穩定傳承。
財富靈活分配與世代傳承
家族信託具有彈性設計機制,能將財產的所有權、企業經營權與收益權分配給不同的家庭成員,實現真正的分層管理,與有效照顧每個家族成員不同階段需求,防止繼承後資產被濫用或不當處分,有資產保全效果。
例如:
• 年長者可保留有分配與調整權,掌握主導權且不需親力親為
• 配偶享有穩定收益權,確保生活無虞,但不參與資產操作
• 子女可負責資產投資或公司經營,扮演實質管理者
• 孫輩則設為最終受益人,在年齡或特定條件達成後才能取得資產
整合資產、利於跨國規劃
擁有跨國資產(如海外房產/美股/境外帳戶等),家族信託能把這些資產整合在同一個信託下,以作為國際財富管平台,讓資產更易分配與管理。
簡化法律流程與合法節稅
如果有移民計畫、設立離岸家族辦公室或全球資產配置規劃,也能提早調整資產結構,預先布局為跨境的法律與稅務打好基礎,未來在分配給不同的家族成員時,能大幅簡化法律流程與合法節稅。
例如,在美國透過家族信託分配財產具有稅務優勢,每年都有1.8萬贈與稅可運用。
保密性高
信託是不公開的私人契約,對於家族財務安排與成員關系具有高度保障。特別是離岸信託保密性更高。
減少繼承爭議與繁瑣繼承程序
透過信託安排分配財產,可大幅降低家族成員紛爭機率,也能減少繁瑣的遺產繼承程序,讓資產在身故後快速有序被分配。
投資理財資源多、條件好
透過家族信託進行投資理財,在很多情況下具有明顯制度性優勢:
- 執行長期投資:信託通常會規劃10年、20年甚至更久,可以用更長遠的角度做投資
- 投資條件更好:信託客戶原本就能享有不同的待遇,例如獲得良好的申購條件、投資額度更大、費用優惠等。
- 優先投資權:某些投資標可優先提供給法人或高資產客戶購買,例如熱門理財商品或私募基金
家族信託缺點
失去資產所有權與控制彈性
當資產移入信託後,法律上即屬於信託財產,不再為委託人個人持有。
雖然可透過信託條款保留一定的分配與指示權,但對於資產的直接處分權會降低,不能像個人資產一樣自由買賣或使用。
對受益人資訊揭露義務增加
當資產在你名下時,無需向其他人交代資產內容,
一旦成立信託後,依據信託法規定,受益人有權要求受託人提供信託資產資訊,包括資產內容、交易紀錄與管理狀況。
這代表資產的隱私程度降低,且受益人對信託運作有監督權。
設計與設立程序複雜、成本昂貴
成立家族信託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牽涉多項專業事務,通常需聘請律師(撰寫信託契約、處理相關法律)、會計師(處理資產評估與稅務架構)、信託機構(擔任受託人並執行管理)。
還需支付開辦費、每年管理費、後續修約費、稅費及相關專業人士費,當辦理時間拉越長,這些都會隨著時間的推而增加。
家族信託本身無法免稅
家族信託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傳承家業或讓企業永續經營,無法避免該繳納的稅負,像是贈與稅、所得稅及遺產稅。
家族信託 總結
1.家族信託是一種財產管理方式,委託人將名下財產交由受託人管理與分配,依照信託契約內容,將財產在特定時間或達成某種條件,轉移給受益人。
2.家族信託具有資產隔離、跨代傳承、穩固企業經營權、整合資產與合法節稅的優勢;但是也有設立費用高、過程複雜、降低財產控制權等劣勢。
3.可投資資產規模達1,000萬美元,設立家族信託較具經濟效益。
4.可設計與執行家族信託的機構,分為私人銀行信託部、聯合家族辦公室(MFO)、獨立信託公司等三類。
5.家族信託設立地點,分為境內、國際與離岸信託。
6.設立家族信託,最核心的設計重點有兩項:控制管理權-誰掌握最終決策權、受益權-誰能實際領到資產。
財富傳承移轉時,需要知道「節稅佈局」:
編輯:Sammi 主編:市場先生這篇文章為個人經驗分享及資料收集整理分享,並非無任何法律、稅務建議之意。實際法律、稅務規定,請依照相關法規為準,並諮詢各專業顧問。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