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CS與ICB是什麼?一次看懂全球產業分類GICS與ICB的差別

最後更新:2023-03-17

GICS-ICB-全球產業分類

在投資股票或ETF時,我們通常會看到股票的類型,

例如:通訊類股、醫療保健、必需性消費品、科技股、公用事業等。

這些稱呼就是所謂的「產業分類」,但產業並不是隨意分類,而是有公定的規則。

全球產業的分類方式,較知名的兩種分類為:

  1. GICS (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2. ICB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Benchmark)

了解產業分類方式,在基金或ETF投資中,有助於確認各產業股票的表現、市場比重,

例如:從ETF的成分股產業分類,來確定投資組合是否分散多個產業或集中在少數產業,幫助投資決策。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全球產業分類,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全球產業分類方式是什麼?

全球產業的分類方式,較知名的兩種分類為:

  1. GICS (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2. ICB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Benchmark)

這兩種分類主要是的差異在於,分類細項稍有不同以及用詞不同,以下將詳細解釋。

GICS是什麼?

GICS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是由標準普爾(S&P)與摩根士丹利公司(MSCI),

於1999年推出的行業分類系統,只要是標準普爾(S&P)系列的指數都會採取這種分類。

GICS是一種將每家上市公司依業務經濟部門、行業組定義出來並分類的方法,是投資者、分析師、經濟學家常用來比較與使用的系統之一。

GICS分類方式並非永久不變的,而是會因應當下時代產業變遷,做出相對合適的調整。

GICS自1999年創立以來,經過多次修訂,增加、刪除或細分了行業組別、子行業和行業,

在2016年增加了房地產行業(Real estate sector),

而2018年將電信部門更名為通訊服務部門,同時擴大了行業範圍,把原本歸類非必需消費品行業的部分媒體、娛樂,以及原本歸類在資訊科技行的部分互動媒體和服務納入其中。

GICS分類了超過全球超過26000支股票,占全球上市市值的95%以上,它也被用來作為MSCI指數的基準,

摩根士丹利公司(MSCI)估計,超過3萬億美元的全球資產是以MSCI指數為基準的,其中許多是特定行業。

GICS分類怎麼做的?

GICS的分類是會根據每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活動,分類到一個GICS分類的子行業,而公司收入來源是作為決定主要業務活動的關鍵因素。

GICS將行業體系由大到小,共分為4個層級:

至2020年共有11個Sectors (行業板塊)、24個Industry Groups(行業組別)、69個Industries (行業)、158個Sub-industries (子行業)

市場先生提示:從建立投資組合的角度,一般我們只會看到Sectors行業板塊大分類就足夠了。除非你是針對單一產業有想深入研究的人,否則不需要看到更細的分類。

GICS分類-產業組成

GICS的11種分類&公司舉例
編號 行業板塊 公司分類
1 Consumer Discretionary(非必需消費品) 家得寶、沃爾瑪百貨、百事公司
2 Consumer Staples(必需消費品) 寶鹼P&G、Nestle雀巢、泰森食品 (Tyson Foods)
3 Energy(能源) 康菲公司 (ConocoPhillips)、EOG資源公司、歐尼克
4 Materials(原材料、原物料) 伊士曼化工公司、CF工業控股
5 Industrials(工業) 江森自控 (Johnson Controls)、阿拉斯加航空集團
6 Healthcare(醫療保健) 嬌生、聯合健康保險、亞力兄制藥 (Alexion Pharmaceuticals)
7 Financials(金融) 波克夏、JPMORGAN
8 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科技) APPLE、微軟、AMAZON
9 Real Estate(不動產) Vornado Realty Trust、西蒙地產集團 (SPG)
10 Communication Services(通訊服務) FB、Google
11 Utilities(公用事業) NRG Energy、賓州電力
資料來源:GICS官網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ICB是什麼?

ICB(Industry Classification Benchmark)行業分類基準,

是由道瓊(Dow Jones)、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於2005年推出的行業分類系統,後來Dow Jones與S&P合併後,由富時羅素(FTSE Russell)維護這個管理,只要是富時羅素(FTSE Russell)相關的指數就會以此分類。

行業分類基準(ICB)將所有上市公司分配到特定行業的適當子行業,這個系統有助於投資者研究股票市場分類。

ICB分類是什麼做的?

ICB將行業體系由大到小,共分為4個層級,

包括Industry(行業板塊)、Supersector(超級行業)、行業(Sector)和子行業(Subsector)級別,根據每個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將各個公司分類到子部門。

2020年9月18日後,ICB產業結構重新分類改為新制:

11個Industry(行業板塊)、20個Supersector(超級行業)、45個行業(Sector)和173個子行業(Subsector)。

新制ICB與舊制ICB產業結構最大的差異,就是將原先歸類在金融(Financials)的不動產,拉出一個獨立的類別:不動產(Real Estate)。

ICB分類-產業組成

ICB中的11個行業板塊&公司分類
編號 行業板塊 知名公司
1 Technology(科技) FB、APPLE、Google、微軟、NVIDIA、
2 Telecommunications(電信) 維亞康姆CBS (ViacomCBS)、Discovery探索傳播、CenturyLink世紀電信公司
3 Health Care(醫療保健) 嬌生、聯合健康保險、亞力兄制藥 (Alexion Pharmaceuticals)
4 Financials(金融) 波克夏、JPMORGAN
5 Real Estate(不動產) Vornado Realty Trust、西蒙地產集團 (SPG)
6 Consumer Discretionary(非必需消費品)
沃爾瑪百貨、百事公司、可口可樂公司
7 Consumer Staples(必需消費品) 寶鹼P&G、Nestle雀巢、泰森食品 (Tyson Foods)
8 Industrials(製造業) 江森自控 (Johnson Controls)、阿拉斯加航空集團
9 Basic Materials(基本原物料、原材料) Rio Tinto力拓集團、International Paper國際紙業
10 Energy(能源)
雪佛龍公司、英國石油公司、埃克森公司
11 Utilities(公用事業)  NRG Energy、賓州電力
資料來源:ICB官網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GICS vs. ICB

GICS、ICB兩者其實沒有太大的差異,主要是分類細項稍有不同,以及用詞不同,但都是為了提供一個準確和標準化的行業定義,供全球投資界使用。

GICS、ICB而頂層的層級,差異比較小,越下面的層級差異會較大。

兩者在幾個項目上有較大的差異,
例如: GICS有資訊科技、通訊、材料這個類別,到了ICB就變成科技、電信、基本原物料。

另外對於產業定義也不同,像是ICB中的煤炭公司會分類在基本原料物中,而GICS會分類在能源類。

哪種產業分類比較好,其實投資人可能也沒得選,
因為S&P500指數商品就是與GICS分類方式綁定了,例如如果投資人想投資S&P500指數商品,使用的就是GICS分類方式。

至於不同的ETF發行商,選擇呈現資料時使用的分類方式也都是他們已經決定好的了,我們也就只能看著。

如果有興趣了解更多,可以自己上GICS官網、ICB官網看看。

1. GICS官網

2. ICB官網

市場先生提示:在當今世代有些單一企業,可能本身就涵蓋了多元化的業務,例如同時包含資訊、通訊、金融、科技等元素。所以產業分類其實只是一個快速的參考,很多時候是用來衡量產業指數(類似金融指數、電子指數的概念),以及衡量投資組合產業分布與集中性。

GICS vs. ICB
分類 GICS ICB
全名 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Benchmark
開發者 標準普爾(S&P)、
摩根士丹利公司(MSCI)
富時羅素(FTSE Russell)
發佈時間 1999年,每年修訂 2005年,每年修訂
行業層數 4層 4層
行業結構 11個Sectors(行業板塊)
24個Industry Groups(行業組別)
69個Industries(行業)
158個Sub-industries (子行業)
11個Industry(行業板塊)
20個Supersector(超級行業)
45個行業(Sector)
173個子行業(Subsector)
使用機構 標準普爾(S&P)系列的指數、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NOREX聯盟…等等。 富時羅素(FTSE Russell)系列的指數、泛歐交易所、納斯達克OMX、倫敦證券交易所、臺灣證券交易所、約翰尼斯堡證券交易所、義大利證券交易所、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雅典證券交易所、瑞士證券交易所、賽普勒斯證券交易所和科威特證券交易所…等等。
資料來洚:GICS、ICB官網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快速重點整理:GICS vs. ICB

  1. GICS是由標準普爾(S&P)與摩根士丹利公司(MSCI),於1999年推出的行業分類系統,只要是標準普爾(S&P)系列的指數都會採取這種分類。
  2. ICB是由道瓊(Dow Jones)、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於2005年推出的行業分類系統,只要是富時羅素(FTSE Russell)相關的指數就會以此分類。
  3. GICS、ICB兩者其實沒有太大的差異,主要是分類細項稍有不同,但都是為了提供一個準確和標準化的行業定義,供全球投資界使用。
  4. 哪種產業分類比較好,其實投資人無法有真正的選擇權,因為各發行商官網使用的資料庫規則是他們自行判斷決定。但記得互相比較時,要使用同一個標準比較才有意義,不同的分類方式間沒辦法比較出什麼差別。

市場先生個人觀點:GICS和ICB以兩種分類方式來說,我個人更偏好GICS一點。
原因是它目前的分類更貼近目前時代狀況,例如資訊科技、通訊服務產業,其實就涵蓋了很多科技公司,FB就屬於通訊服務,但到了ICB就只能通通分到科技產業。當然他們以後可能也會做修訂調整,但至少現階段看起來GICS比較符合當前時代的特性。
就像前面說的,其實我們在查資料或選擇標的時往往也沒得選,只能端看對方選用哪一種分類方式。最後提醒大家,分類就只是一個名稱,它只能盡可能去貼近事實,背後投資標的本質才是投資的重點。

額外分享幾篇ETF文章:

1. 什麼是ETF?如何創造6%的報酬率?

2. 如何買進ETF?從開戶到下單全教學

3. 應該用「定期定額投資」還是「單筆投資」?

4. 「高內扣費用」與「手續費」如何影響ETF績效?

5. 我的投資書單分享

編輯:Joy 主編:市場先生

最近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11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1. 市場先生你好,我是股票新手,還在網路爬文認識股市這個大千世界~
    認同你說的分類只是名稱,標的才是重點。那請問「投資ETF的人,建議挑屬於同一家族、使用相同產業分類方式的基金」目的何在呢~

    1. 謝謝回饋,那段文字容易讓人誤解所以改掉了,
      簡單來說,ETF發行商中,最大的就Vangurad和ishares,還有些其他的,每家用的標準都不同,
      那段文字的本意是,在判讀ETF成分股的時候,要留意他們使用的分類方式,在比較差異時要用一樣的標準去比較。但不管類別怎麼分,標的才是重點沒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