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槓桿型ETF」?買0050正2要注意什麼?

今天這篇文章要來談談近幾年推出的「槓桿型ETF」,
也就是名稱有「正2」的ETF,
例如:元大台灣50正2、富邦上証正2、元大滬深300正2、元大S&P500正2、國泰臺灣加權正2…
這些ETF統稱為「槓桿型ETF」
根據證交所公布的資料,「理論上」槓桿型ETF應該有放大波動效應,
正2就是2倍的意思,例如標的物上漲5%,2倍槓桿ETF應該要上漲10%,
但理論是理論,實際上似乎不完全是這樣。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會整理一下槓桿型ETF的資料,
如果你對ETF不熟,可閱讀:什麼是ETF? 如何投資有6%報酬率?
直接講結論:不要買槓桿型ETF,因為會多花很多手續費與管理費,有需要槓桿應該直接操作期貨
看完這篇你就知道原因了。
台灣有哪些槓桿型ETF?
目前有發行的槓桿型ETF,
根據投資標的物可以分為3類:台股、海外股票、美債
可以先從台股開始看起:
台股槓桿型ETF清單 – 資料整理:市場先生 | |||||
代號 | 簡稱 | 管理費 | 保管費 | 基金規模 | 合成方式 |
00631L | 元大台灣50正2 | 1.00% | 0.04% | 8.1億 | 台指期+台灣50ETF股票期貨 |
00663L | 國泰臺灣加權正2 | 0.75% | 0.04% | 1.49億 | 台指期 |
00675L | 富邦臺灣加權正2 | 0.65% | 0.04% | 1.69億 | 台指期 |
00685L | 群益臺灣加權正2 | 0.30% | 0.04% | 1.14億 | 台指期 |
00704L | 台新MSCI台灣正2 | 0.75% | 0.04% | 1.15億 | 台指期+摩台期 |
合成方式:代表它用哪一種工具去達到2倍槓桿ETF,你看到的這5檔,都是靠買台指期達到槓桿效果。
若對期貨不瞭解可閱讀:一分鐘看懂什麼是期貨?
不知道你心中有沒有一個疑問:同一個台股大盤為什麼就有5檔ETF?
而且如果你點開它的月報去看持股明細,會發現更驚人的是:每一家都是買台指期?
(95%以上的投資人都不會去看基金月報,這就是為什麼賠錢的原因)
至於台灣50ETF股票期貨以及摩台期(屬於海外期貨),原則上走勢跟台指期很接近,
這兩檔槓桿期貨其實約有50%以上是台指期,總之雖然會有點差別,但長期來說差異不會太巨大,
台灣50ETF股票期貨的成交量並不大,個人猜測把股期綁進去應該有造市的意義在裡面。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對發行商來說槓桿ETF太好賺了
只需要會操作台指期就能每年收管理費,幾乎沒什麼成本
有趣的是裡面管理費也差異巨大,明明都是做同樣的事而且沒太多技術性,但最有良心的只收0.3% 最貴的收到1%,恩…不解釋。
而對一般投資人來說,你完全不該買任何槓桿ETF
理由1. 你可以自己買期貨,省下很多手續費
假設大盤指數在10000點,買進一口台指期市值200萬(大概準備40萬保證金就夠了),買賣手續費各60元加上交易稅(10萬分之2)40元,共160元交易成本。
但買進2倍槓桿的ETF,相當於市值100萬的加權指數正2ETF,買賣手續費(假設5折)1425元加上交易稅(0.1%)1000元,共2425元交易成本。
槓桿ETF的交易成本是期貨的15倍,還要多準備2.5倍的資金
反向ETF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可閱讀:為什麼你不該買反向ETF?
理由2. 不用支付任何管理費
很多人選擇槓桿ETF而不選擇期貨的理由,是ETF可以長期持有但期貨會到期。
這觀念完全錯誤,期貨如果到期只要買下一個月的合約就能繼續持有,
一口期貨合約換月一次花交易成本160元,一年就算換12次才花1920元。
但槓桿ETF還會被內扣掉管理費0.3%~1%,也就是3000元~10000元…還是比較貴。
理由3. 績效會比較貼近真實大盤
因為槓桿ETF的操作並不是買進持有,而是它每天都要不斷自動調整部位,中間會產生很多磨擦成本。
如果不看元大台灣50還有台新MSCI這兩個,光是國泰、富邦、群益的加權指數變化幅度就很大。
目前觀察下來,上漲與下跌幅度都超過2倍以上,並沒有辦法精細到剛好是大盤的兩倍,
可能原因很多,可能是台指期與加權指數有正逆價差不同步,或資金太小、沒辦法即時的調整部位等等。
短天期波動誤差很大:
股票名稱 | 20180801漲幅 | 20180731漲幅 | 20180730漲幅 |
加權報酬指數 | 0.47 | 0.28 | -0.29 |
元大台灣50正2 | 1.17 | 0.4 | -0.45 |
國泰臺灣加權正2 | 1.15 | 0.7 | -0.72 |
富邦臺灣加權正2 | 1.05 | 0.81 | -0.81 |
群益臺灣加權正2 | 1.42 | 0.43 | -0.64 |
台新MSCI台灣正2 | 1.17 | 0.17 | -0.22 |
長天期報酬有相對比較穩定,但仍略低於加權報酬指數的2倍:
股票名稱 |
20171102~20180730漲幅
|
加權報酬指數 | 5.49 |
元大台灣50正2 | 8.75 |
國泰臺灣加權正2 | 10.45 |
富邦臺灣加權正2 | 9.89 |
群益臺灣加權正2 | 10.1 |
台新MSCI台灣正2 | 7.89 |
我認為追蹤指數誤差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沒有一個ETF的追蹤能做到完全一樣,
其他還有海外股市以及債券的槓桿型ETF,其實也是類似的問題,
最核心的問題還是交易成本太高。
快速結論:買槓桿型ETF要謹慎評估它的成份股
1. 槓桿型ETF,如果就是把你的錢拿去買期貨,也許你自己買比較便宜
2. 台股的槓桿型ETF交易成本太高,比你自己買期貨還貴15倍
3. 如果能自己買期貨的情況,不要買槓桿型ETF…就是這樣
學習更多ETF的資訊,市場先生有把所有ETF相關的文章整理成一個懶人包,
看完你對所有的ETF會有更完整的概念,
可閱讀:台股入門教學》ETF投資懶人包
![]() |
|
ETF
基本概念 |
ETF是什麼? |
ETF vs. 共同基金 | |
ETF vs. 指數型基金 | |
ETF
種類 |
股票型ETF |
貨幣型ETF | |
產業型ETF (施工中) | |
期貨型ETF | |
債券型ETF | |
美國以外ETF(施工中) | |
ETF 風險 |
5個投資ETF的風險 |
其他ETF相關
|
ETP是什麼? |
ETN是什麼? | |
槓桿型ETF | |
反向型ETF | |
以上教學內容皆為Mr.Market市場先生版權所有 |
2. 什麼是定期定額投資?
3. 信用卡現金回饋比較懶人包
最近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11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自己買期貨,有時一天就畢業了,且還要賣房贖人,請有點專業好嗎?
那叫不懂期貨,不是期貨的問題。
不懂期貨去買,亂開槓桿當然會畢業。
不懂期貨去買期貨ETF或槓桿ETF,就乖乖被抽很貴的管理費。
背後的本質是不懂,跟期貨無關。
鐵鎚打到手,應該怪不會用,還是怪鐵鎚?
市場先生你好,
謝謝分享,能否補充購買槓桿型ETF的好處(譬如相對於自己操作期貨而言)
謝謝
想不到有任何好處吧,因為ETF也是拿去幫你買期貨但過程收更貴的成本,完全是同一件事,只差在費用。
能直接買期貨,就不需要買ETF。
硬要說…單次金額可以比較小?但我覺得相較成本來說,這個好處並不算太大。
如果要玩槓桿,如使用價差合約平台(etoro/IG),在各種手續費上,是不是比複委託划算呢?
不一樣的東西喔,複委託是針對股票,股票跟差價合約是不同類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