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即將要退休了,投資如何兼顧風險與報酬率?

即將要退休了,投資如何兼顧風險與報酬率

讀者提問:

「太晚開始投資,預計15年內就會被法定退休,如何兼顧風險與投資報酬率?」

這是個很多人遇到的好問題,

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種類的投資方式,

問題是那些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年紀、財務狀況,對此會感到疑惑。

▼ 讀者提問截圖

FB讀者留言-退休時的投資規劃

以下分享我的想法:

1. 在問題中有兼顧考慮到風險與投資報酬率,這點非常關鍵

投資計畫時不只考慮報酬,還要能考慮風險,

這樣在實際執行時,才不會總覺得老是在發生意外、覺得擔心,

各種意外與波動其實本來都是投資獲取長期報酬的一部分,不能把報酬和風險單獨拆分來看。

2. 先定義風險,畢竟風險這個詞有百百種定義

對一般人來說,最關鍵的風險有兩種,我用比較白話的方式來說,

  • 一種是結果好壞的風險
  • 一種是過程波動的風險

3. 結果好壞的風險:拉長投資時間長度、分散投資,是降低風險的關鍵

分散投資我想大家都熟悉,以下談談關於時間長度。

考慮到15年後退休,這時間其實是足夠長,足以讓正報酬機率相對高。

但如果投資時間太短,例如10年內,或者3~5年,那就需要考慮更保守的配置。

4. 對於時間長度,另一個思考是,退休後讓投資組合完全不承擔風險?還是繼續承擔風險?還是降低風險?

15年後退休,不代表投資組合只投資15年。

⮕ 可能是15年後保持不變,但持續提領部分比例的資金出來;

⮕ 可能是15年以後,降低整體風險承受程度,但繼續投資到30年;

⮕ 可能是現在就選用風險較低的資產配置,到15年後開始提領也不用變動;

⮕ 也可能是15年後半退出、或完全退出市場,只做最保守安全的投資領利息。

當然,人生中或職涯上也存在意外的可能性,提早退休也是一種可能性。

上述這些,除了最後兩種會半退出或完全退出市場以外,其他實際投資長度可能都大於15年。

所以15年後退休,並不等於只能投資15年,

超過15年的投資期間其實以投資來說是足夠長的。

5. 心理上的擔憂,可能讓我們無法做出理性決策。解決擔憂最好的方法是提早試算規劃。

在長度充足的投資時間下,對於風險的考慮,更多需要考慮的是自己的心理因素。

退休後因為沒有新的現金流入(仍有一些勞保勞退),所以對本金的減損會特別擔心,

心理上不一定能承受。

因此提早規劃、提早認識自己及認識市場風險,都會對後面執行退休計畫有幫助。

反之如果缺乏規劃和認知,很容易被退休的恐懼影響,導致投資過程做出當下看似安心但實際上較差的決策。

6. 過程波動的風險:可以靠資產配置改變

不同的資產類型,過程的波動大小不大一樣,

一般衡量方式會看標準差,或者我自己習慣看更直覺的歷史最大回檔(maximum drawdown)

例如股票歷史最大回檔 -50%、中期債券約-20%、長期債券可能-30%~-40%,諸如此類的數字,要先有個概念。

而想改變過程波動風險,對一般人來說能做的就是資產配置。

也就是透過股票、債券、商品等不同類型資產搭配比例,去控制整體風險。

最終我們要讓投資組合的風險,控制在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內。

7. 如何分散投資、如何資產配置,網站上都寫過很多完整的文章,這裡就不多解釋了

有興趣自己去搜尋 “資產配置 市場先生”“ETF入門 市場先生” ,都能找到教學文章。

8. 了解風險以後,來談談怎麼兼顧報酬與風險?

這個問題,我自己的答案是:「優先考慮風險,不要考慮報酬。」

不考慮報酬,並不是報酬不重要,

而是當你考慮風險時,其實本來就自然而然會得到承受風險所應得的報酬。

換句話說,只要你設定好自己能承擔的風險,

以15年以上的投資期的情境來說,只需要考慮自己對過程波動大小的承擔能力即可。

9. 投資的本質就是要承擔風險

這也是為什麼股市長期平均報酬會高於定存的長期報酬,因為股市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這裡長期=15年以上)

但風險也不是承擔越多越好,需要考慮人性,不能承擔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

否則自己哪天受不了,在回檔時全賣了,那也沒有意義。

最後幫大家重點總結:

A. 優先考慮風險,不要考慮報酬。

B. 投資的本質是承擔風險,當你承擔風險,長期就能得到風險對應的合理報酬。

C. 承擔風險,但控制在自己承受能力範圍內。

D. 15年以上是足夠長的時間,實際上即使到時退休,也不代表需要結束投資組合,因此實際投資期可能更長。但如果是投資期較短的人,控制風險就要更保守,因為短期內不確定性更大。

市場先生 2024.09 原文撰寫於 Mr. Market 市場先生 FB ETF社團

市場先生不定期會分享一些正確的投資理財心態文章,
希望能協助讀者在這條路上能順利進行:

1. 你的投資風險能承受多少?

2. 理解複利:巴菲特90%資產在60歲以後創造,但其實你也同樣能做到

3. FIRE 財富自由 懶人包:你適合哪一種FIRE財富自由模式?

4. 以終為始:長期投資的10條思路

5. 4%法則是什麼?如何用4%法則達成財務自由退休?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20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