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0反一(00632R)是什麼?投資時要注意什麼?
最後更新:2023-11-20
在2017年初的時候,有網友和我提到他的投資策略:「我的ETF操作策略是大盤漲超過9000點之後,每上漲100點就買5張台灣50反向ETF。」
這位網友是一位價值投資者,他認為大盤9000點以上已經來到過往歷史的相對高點,在過去的兩三年來其實並沒有太多進場買便宜股票的機會,因此他手上除了一半資金在長期持有的穩定配息股票以外,剩下的都是現金。
「我手上的定存股部位不想賣掉,所以高檔買反向ETF就當成是在避險。」
他認為買反向ETF並不是槓桿操作,因此持續的買下去應該是沒差,當時他認為頂多漲到萬點就是極限了。
台灣常聽到的反向ETF之一,就是台灣50反一(00632R),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將會介紹這檔ETF: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台灣50反一是什麼?
台灣50反一(00632R)的全名是 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倍ETF (簡稱台灣50反或0050反),是一檔反向ETF,也就是跟某個標的反著做。
所以,台灣50反的意思是,如果你認為大盤接下來會下跌,可以「買進」0050反,之後如果大盤下跌你就會獲利,反之如果大盤上漲你就會虧損。
反一的意思,是指1天內報酬反向1倍,假設大盤下跌3%,台灣50反一理論上會上漲3%,
以下是台灣50反一的基本資料:
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倍ETF(00632R)介紹 | |
ETF代號 | 00632R |
ETF全名 | 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倍基金 |
ETF追蹤指數 | 台灣50單日反向1倍報酬指數 |
ETF經理費率 | 1% |
ETF保管費率 | 0.04% |
ETF發行時間 | 2014/10/23 |
計價幣別 | 新台幣 |
ETF規模 | 新台幣476.37億元(2023/5) |
投資標的類型 | 短期債券、台指期貨 |
投資區域 | 台灣 |
持股數量 | 2 |
配息 | 無 |
官網連結 | 點此 |
資料來源:元大投信官網,若有更新以官網為主 資料整理:Mr. Market市場先生 |
你也可以上元大投信ETF的網站,就可以查到它的公開說明書與月報。
一般我在查ETF和基金資訊時,都會從月報去快速了解這項商品的特性,從月報中可以發現台灣50反向ETF的幾項特性:
- 大約20%的錢拿去作為保證金放空期貨
- 由於槓桿的關係還剩下許多資金,剩下的錢拿去買類現金的債券
- 經理費是1%
台灣50反的經理費1%(以ETF來說算昂貴),不過如果你只是短期持有的話這些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從網站上ETF持股權重,可以進一步查到它買了哪些期貨和債券。
應該都只是短天期當成現金用的債券,簡單來說就是債券的收益可以忽略不計。
整體來說8成部位是類現金的債券,只有2成資金是期貨,但經理費卻是1%,而大多數債券ETF的經理費其實都是低於1%蠻多的。
期貨的部份就好懂了,期貨部位超過9成都是操作台指期為主,僅有少量是股票期貨。
買台灣50反 vs 放空台指期的差別?
看到這裡,你有發現了嗎?
如果有需要買台灣50反,不如自己直接放空台指期。
原因很簡單:
台灣50反向ETF拿了你的錢,其中只有大約20%~30%拿去交易台指期,而且這數字絕對不是最低保證金。
我舉個例子你就懂了:
假如你手上有100元拿去買 台灣50反向ETF,這檔ETF會把其中20元當成保證金拿去放空台指期,剩下的錢大部分買不知道報酬率多少的債券。
另外,每年還會跟你收1%的經理費、0.04%保管費,此外還要付ETF的交易成本手續費一買一賣約0.1425%(5折計算)以及交易稅0.1%。
總成本(持有一整年) = 1% 經理費+ 0.04%保管費 + 0.1425%一買一賣手續費 + 0.1% 交易稅 = 1.2825%
關於股票手續費,可閱讀:股票開戶券商與手續費如何選擇、要注意什麼?
自己用期貨去放空,省下1.2825%成本
如果你有期貨帳戶,你可以拿20元放空期貨,也完全是同樣效果,完全可以省下那1%管理費,以及買賣交易稅和手續費,以持有一整年為例,總計可以省下1.24%左右的成本。
舉例來說,假設大盤在1萬點,放空一口期貨大台相當於200萬的部位,
所需的保證金放40萬短期內應該算相對安全(跌2000點才會虧完),當然你也可以放200萬保證金,完全零槓桿,我個人建議除非你已經很熟悉,否則新手使用期貨先不要用槓桿。
一口的交易成本大約60元,交易稅是契約金額10萬分之2,200萬的契約交易稅40元,所以買賣手續費120元+交易稅40元,單次期貨交易成本一共是160元,
就算每個月換倉一次,一年12個月也才1920元。
但如果你是買台灣50反,同樣效果需要全額200萬元。
買賣ETF手續費(5折)+交易稅,一共需要 4,850元。
如果持有一年,經理費與保管費一共需要 20,800元。
ETF放空同樣部位的交易成本是手續費4850+管理費20800,一共 25,650元。這還沒包括ETF內扣的交易成本及稅。
所以一整年來看,ETF放空同樣部位的交易成本是 25,650元,比你自己放空期貨的成本1920元還要貴15.8倍。
當然其中經理費與保管費是以年做計算,所以如果沒有持有一年這部分會省下一些,但成本依然比自己操作期貨貴。
就算你不持有一年,只持有30天的成本也需要6,560元,比期貨160元成本仍是貴了41倍。
我想差距已經很明顯。
放空大盤的成本比較 | ||
選擇放空工具 | 台灣50反向ETF | 自己放空期貨 |
投入資金比例(相對總規模計) | 100% | 20%~100% |
期貨換倉 | 每月換倉 | 每月換倉 |
期貨交易成本 | 需支付 | 需支付 |
ETF經理費(1年計) | 1.00% | 無 |
ETF保管費(1年計) | 0.04% | 無 |
ETF買賣手續費(5折計) | 0.1425% | 無 |
交易稅 | 0.10% | 無 |
總計額外成本 | 1.2825% | 無 |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我個人覺得元大的0050很不錯,有解決到投資人的問題,但0050反,就只能說適合完全不懂期貨的人吧,
有些人很奇怪,會覺得期貨很危險,但同樣是操做期貨的反向ETF他們卻覺得很安全,
如果你不懂期貨又想看空大盤,就只好支付這些額外成本囉。
(如果我有說錯歡迎來信指正)
使用0050反優於自己空期貨的情況:資金太小
當然,畢竟期貨一口的金額規模較大,有少部分人的資金規模不足以交易期貨,期貨最少交易的小型台指期貨,以現在台指15000點為例,一點50元契約價值,一口合約也是價值75萬元。
如果交易資金遠小於這數字,那的確使用期貨會有困難,也許0050反單價低只要數萬元,也是一種放空方式。
操作「台灣50反」,真的和「台灣50」相反嗎?
大多數人最關心的疑問是:
當股市上漲或下跌時,反向ETF真的有「相反」的漲跌幅反應嗎?
答案是否定的,實際看兩個例子就明白了:
台灣50反 vs 台灣50 案例一(單日)
台灣50反 vs 台灣50 單日漲跌幅 | ||
日期 | 台灣50漲跌幅 |
台灣50反一漲跌幅
|
2017/10/11 | +1.58% | -0.89% |
2017/11/27 | -1.17% | +0.93% |
2023/4/25 | -1.31% | +1.32% |
2023/5/17 | +1.64% | -1.71% |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無論是2017年的數據或2023年的數據,都會發現:台灣50反一的走勢不完全和0050相反。
先談一個觀念:上漲2%的相反並不是下跌2%
以上漲1.58%為例,10,000元會變成10,158元,
10,158元如果要變回10,000元,則是需要下跌 -1.56%,中間會有一點點誤差。
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上漲100%的相反並不是下跌100%,而是下跌50%。
無論如何,兩者的漲跌幅可以看出負相關,沒有很精準但還是能看出反向關聯性。
我們再看看另一個案例。
台灣50反 vs 台灣50 案例二(單月)
台灣50反 vs 台灣50 單月漲跌幅
|
||
月份 | 台灣50漲跌幅 |
台灣50反一漲跌幅
|
2017/10/1~10/31 | +4.93% | -3.97% |
2017/11/1~11/30 | -3.46% | +1.68% |
2023/3/1~3/31 | +2.4% | -2.4% |
2023/4/1~4/30 | -3.5% | +1.7 |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從這裡可以看到,兩邊數字依然差距很大,並沒有很完整的「相反」,而且似乎還有「上漲時漲的少,下跌時跌得多」的跡象。
因為漲跌幅追蹤並非完全相反,代表即使你行情看法正確,操作結果也會與預期有一點落差,
因此我個人認為台灣50反向ETF只適合做短期的操作的工具,並不適合中長期的反向持有。
市場先生提示:為什麼0050反,報酬並沒有完全和0050相反?
原因是因為反向ETF,追蹤的是「單日報酬相反」,例如當天正向ETF是 +1%,反向ETF目標就是-1%這種相反的報酬,而不是追求某個長期報酬相反。
這會導致在長期而言,即使標的物持續向上,反向ETF報酬也無法完全相反,原因如同前面所說,+1%和-1%的意義在複利之下是不同的,如果-50%,需要+100%才能漲回來,這導致長期之下任何槓桿ETF的效益必定不佳,只適合短線操作。
台灣50反能用上漲就加碼的策略嗎?
「如果到時上漲到萬點怎麼辦?」當時我向朋友提出這個問題。
以他每年的股利收入已經算是很穩定的財務自由,但聽到他對反向ETF的規畫,還是過於簡單到有點令人擔心。
他沒想到的是一年過去之後,不但沒有任何買便宜的機會出現,指數還已經來到萬點之上,最高還曾經達到11270點,比當初他的預期還高出了2200多點。
當時是2017年,而他的上漲就加碼0050反1的策略,從突破10200以後就不敢再繼續執行下去了。
為什麼會遇到這種挫折?主要考量到2個問題:
1. 股票市場本來就是漲多跌少
股市整體而言上漲的時候多但漲幅小,下跌的時候少但通常跌的急促。
因此如果覺得高檔想要反向操作,很難精準的預測到最佳的時機點。
2. 長期經濟成長是向上
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投資完後承受很長一段時間帳面上虧損而換來最後獲利是很正常的事,但若用在反向看空就不一定行得通,因為長期而言經濟是向上成長,現在的景氣也沒有過度泡沫化的跡象,只用歷史高低點來判斷也會過於武斷。
快速結論:台灣50反一(00632R)是什麼?
- 台灣50反一全名是台灣50單日反向1倍ETF,是一項可以反向操作台股的工具。
- 其實用台指期是可以取代台灣50反,成本相對會比較低,不過所需的金額較大。
- 要注意台灣50反的漲跌幅並非是台灣50的相反,反向ETF追求單日反向,而非一段時間長期報酬反向。也因此反向ETF不適合長期持有。
- 台股有漲多跌少、緩漲急跌的特性,因此逆勢看跌的時機點並不容易掌握,也不建議長期反向操作,在反向操作時要格外謹慎。
其實我覺得以ETF操作來說,新手只需要長期或定期定額操作0050ETF,長期而言就足夠得到6~10%的報酬率了,可閱讀:ETF是什麼?如何達到6%年化報酬率?
額外分享幾篇好文章:
4. 為什麼投資0050比0056好?小心高股息ETF的內扣費用和手續費
5. 富邦台50ETF(006208)vs.台灣50(0050)報酬與費用比較》小資族挑哪個好?
ETF常見問題Q&A教學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
最近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11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