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是什麼?怎麼買?ETF新手入門教學
ETF是新手可認識的重要投資工具之一,此篇文章將會告訴你新手必須知道的ETF基礎知識。以下內容將分成6個部份(可直接點擊下表連結跳到想看到部份):
ETF懶人包閱讀進度 | |||||
1~5 | 6 | 7 | 8 | 9-10 | 11~12 |
ETF的基本概念 | ETF的種類 | 如何判斷ETF的好壞 | ETF怎麼買 | 結語及其他資料提供 | ETF操作思考及常見問答 |
溫馨小提醒:
1. 本篇ETF入門教學最主要是提供想投資ETF的新手一個基礎知識的架構及統整,內容沒辦法包含到市場先生整個網站所有文章,未來也還會不斷的優化,如果你有一些建議和回饋,也歡迎在本文底下留言給我。看完有收獲也可以多幫我分享文章。
2. 此篇文章總閱讀時間大約為30分鐘,可以按 Ctrl+D 可以將本頁加入我的最愛,或者存到頁籤,如果一次沒看完也可以回頭持續學習投資理財。
ETF是什麼?
ETF的英文全名是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全名是交易所買賣基金,也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是指買賣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樣的指數型基金。
將ETF的字母及中文名稱拆解來看,就可以更清楚ETF是什麼意思:
- 指數 → ETF是追蹤某一個指數
- 股票型 → ETF能在股票交易所買賣、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樣 (但投資標的不限於股票)
- 基金 → ETF是由投信公司管理,小資金就可以一次買進一籃子標的
從名字可以知道,ETF其實就是基金一種,所謂的基金就是幫你分散投資一籃子標的,標的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或其他商品。
雖然都是叫基金,但ETF這樣的基金商品,組成與買賣方式都和傳統的基金不太一樣。
例如:台股知名的0050ETF就是追蹤臺灣50指數,這檔指數的成分股是台灣市值前50大上市公司的股票,買進這檔ETF,就等於一次買進這50間公司一部分的股票。
你可以想像0050 ETF是個水果籃,這個籃子裡有50種不同的水果,只買一種水果味道可能有好有壞,而買這個水果籃,你每一種水果都能吃到一點。
ETF的優缺點有哪些?
ETF優點
- 可分散風險:
ETF能一次投資一籃子的標的,避免單一個股大漲大跌的風險,降低波動性。 - 有多種標的:
ETF追蹤的指數可能涵蓋非常多的國家、地區或產業,市面上也有非常多追蹤不同指數的ETF,投資人的選擇更多樣。 - 獲得市場報酬:
ETF跟隨指數的特性,讓投資人能獲得跟指數一樣的報酬。 - 適合長期持有:
ETF是被動跟隨指數,為被動投資的低成本工具,很適合長期投資使用。 - 費用率低:
不由專業經理人主動選股,而是追蹤一個特定指數,可減少管理成本,費用率較低。
ETF缺點
- 短線買賣會增加交易成本:
因為ETF可像股票一樣在股票市場買賣,所以容易讓一些投資人執行短線交易,但其實這樣反而會增加交易成本。 - 績效難勝過指數:
ETF是追蹤指數,所以績效會跟指數差不多,甚至因為費用因素微幅落後一點,贏過指數也不是ETF的目標。 - 追蹤誤差:
有些ETF沒有完全追蹤指數,就會產生追蹤誤差,所以選擇ETF時盡量選擇追蹤誤差小的ETF。 - 有內扣費用:
ETF雖然費用率沒有共同基金高(之後會再介紹兩者的差別),但仍會有內扣費用,有些ETF費用率極低,但也有部分ETF費用率依然昂貴。 - 有折溢價:
ETF在股市中是以買賣雙方的出價進行交易,並不是買ETF的實際價值(淨值),所以容易有時買的較便宜或是較貴的狀況。
想更詳細理解ETF的優缺點,可以閱讀ETF優缺點與投資風險
ETF會下市嗎?
下市就是指無法在公開市場交易,而ETF是有可能下市的,但首先要釐清一個觀念是:ETF下市和股票下市兩者意義並不相同。
- 股票下市通常很大可能代表該股票變成壁紙、價值歸零。
- ETF下市並不等於資產歸零,也不等於資產減損。
原因是:ETF就是一檔基金,投資組合中包含許多的成分股,即使基金本身解散,裡面的持股都仍是屬於投資人的資產,會清算後歸還給投資人。
只要這些持股本身價值沒有減損或歸零,那ETF本身就不會有資產減損或歸零的問題。
ETF下市的原因並不一定是ETF虧損,絕大多數時候可能是ETF資產規模太小,基金公司覺得運作ETF成本太高、不划算,於是下市清算,有時即使ETF賺錢仍是會下市,投資人不一定得到虧損的結果,另外淨值跌幅太大也是造成ETF下市的主要原因。
以台股來說,ETF下市的門檻都不一樣。但台灣證交所指出,股票ETF最近30個營業日的平均規模低於新台幣1億元,或是最近30個營業日之平均淨值累積跌幅達90%就符合下市門檻。
正常分散投資的ETF不可能有這種跌幅,因為這代表ETF裡面每一檔成分股都大跌,通常是少數特殊ETF標的,例如槓桿型、VIX型ETF才會遇到這類問題。
要避免買到可能會下市的ETF,有兩個原則:
- 避免資產規模太小,成交量太低的ETF
- 避免選擇冷門的商品或市場
期貨型跟槓桿型的ETF一般下市風險也較高,新手建議從大型的ETF開始,先不要碰這類特殊ETF,就很難遇到ETF下市的問題。
更多詳細的介紹,可閱讀:ETF下市會怎樣?為什麼會下市?
ETF的費用有哪些?(買進、持有、賣出)
ETF買進的費用:交易手續費
買進ETF跟一般股票交易一樣,需要付交易手續費,這是要付給券商的。在不同的管道買不同的ETF,交易手續費會不太一樣,買進一次收取的範圍約在0%~0.6%。
ETF持有的費用:內扣費用、股息稅務
內扣費用要付給ETF發行商,會依據持有時間直接從淨值扣除,每年約為0%~1%。
股息稅務則是看標的而定,是要付給政府的(按現金股利的金額計價),稅率約是從股息中收取0%~40%不等。
如果是買國內ETF,會在配息時預扣、隔年繳稅時計入綜所稅。如果是買海外ETF,就要付美股配息預扣稅、海外所得稅。
(海外所得稅通常是每年總所得超過1000萬以上,才需計算海外所得,但稅率只有20%(比綜所稅最高級距低),且與國內個人綜合所得稅是兩者取高者,因此整體稅率並不高。)
內扣費用是ETF中很重要的一個費用,以下拉出來介紹:
ETF的內扣費用有哪些?
由於ETF是基金的一種,所以會產生管理成本,這個管理成本就是所謂的內扣費用(Expense ratio)。
內扣費用主要由四個項目所組成:
- 管理費(經理費):操作投資組合的管理成本
- 保管費:支付給保管資金的銀行的成本
- 買賣周轉成本:調整投資組合的交易成本
- 其他雜支費用:各種經營基金必要的雜支
以下列出台股ETF跟美股ETF常見的內扣費用比較:
台股跟美股的內扣費用比較 | ||
股票市場 | ETF費用率 | ETF內扣費用查詢網站 |
台股ETF | • 股票ETF大約為0.4%~1.0% • 債券ETF大約為0.15%~0.4% |
投信投顧公會 |
美股ETF | 無論股票型或債券型, 原型ETF大多低於0.1%~0.2% |
ETF Database |
資料整理:Mr.Market 市場先生 |
ETF內扣費用怎麼扣?
內扣費用不是另外需要繳錢的費用,而是從基金的淨值裡面扣除,進而反應在ETF的股價或基金的價格上,我們看到ETF或基金的淨值漲幅,裡面其實已經扣完費用。
在公開資訊上寫的都是一年的費用,以台股著名的ETF 0050來說,2021年一整年的總內扣費用是0.46%,意思是一整年會收取0.46%,而內扣費用是天天扣款的,每過一天收取的比例會是總費用的1/365。
所以0050 ETF 一整年0.46%內扣費用意思就是:
每持有一天,扣除的費用就是0.46%除以365天,一天會從ETF淨值扣掉0.001260273%。
如果持股價值100萬元的0050ETF, 一整年將會被扣100萬×0.46% = 4,600元。
付出這個費用的好處是ETF會幫你管理投資組合,省下自行分散投資和管理的功夫。
前面提到,淨值會反應在股價上,所以,ETF的股價每天會下跌一些些,這就是扣完內扣費用之後的股價,
但因為股價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內扣費用常常容易被忽略,但長遠來看,內扣費用也是影響報酬率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如何查詢ETF的內扣費用?
要查詢ETF完整的費用資訊,台股ETF可上投信投顧公會查詢:
美股ETF可上各ETF官網,或者ETF Database 查詢:
ETF賣出的費用:交易手續費、交易稅
賣出ETF也跟一般股票交易一樣,需要付交易手續費、交易稅(證交稅),交易手續費付給券商、交易稅付給政府(由券商代收),賣台股ETF才要收、美股ETF不用收。
每次賣出都出付這兩項費用,交易手續費範圍為0%~0.6%,交易稅則是固定的0.1%。
想了解更多關於ETF費用的資訊,可閱讀:一張圖看懂ETF的各種費用
ETF跟基金、指數型基金的差異?
一般我們講的或在新聞網路上看到的基金,其實指的是共同基金,以下比較ETF、共同基金、指數型基金的差異:
ETF vs 共同基金 vs 指數型基金 | |||
基名名稱 | 共同基金 Mutual Fund |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 Exchange-Traded Fund |
指數型基金 Index funds |
基金特性 | 人為操作(主動型) | 追蹤指數(被動型) | 追蹤指數(被動型) |
投資風格 | 主動型 (由基金經理人選股/擇時交易) |
被動型(被動追蹤某一指數)/主動型(註1) | 被動型 (被動追蹤某一指數) |
投資目的 | 打敗大盤 | 複製追蹤的指數報酬 | 複製追蹤的指數報酬 |
內扣費用 | 較高(1~3%) | 較低(0.1~1.5%) | 較低(0.1~1.5%) |
買賣方式 | 基金的交易平台 | 股票交易市場 | 基金的交易平台 |
買賣價格 | 按淨值且每日報價一次 | 與股票一樣隨市場變動 | 按淨值且每日報價一次 |
優點 | •節省研究與管理的時間 •基金的種類多 |
•買賣方便 •費用率低 |
•費用率低 |
缺點 | •對投資的掌控度低 •交易成本比較高 |
•因是在股市交易,易有折溢價 •需注意追蹤誤差 |
•對投資的掌控度低 •需注意追蹤誤差 •流動性低(註2) |
適合的人 | 不擅長做投資分析,和想要讓投資組合更多樣化的人。 | 需要做簡單分散投資的人 | 需要做簡單分散投資的人 |
本表為資訊整理與工具使用經驗分享,無任何操作推介之意,不代表推薦任何開戶建議,投資必定有風險,投資前自行研究分析判斷。 資料整理:Mr.Market 市場先生 |
註1:ETF是指數型基金發展出來的,原本ETF也屬於被動型的商品,但現在ETF另外發展出很多的變種,這些變種ETF不再被動追蹤指數,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買賣策略,因此現在ETF有被動型,也有主動型。
主動型的ETF管理費會比較貴一些(約1%上下),如果你是想長期投資買進ETF,那主動型ETF就比較不適合。
註2:目前在台灣比較沒有指數型基金可以選擇,大多數人都會用買賣被動型ETF來代替指數型基金,因為交易更加方便。
有關這三種基金更多的介紹,請參考:ETF vs 共同基金、ETF vs 指數型基金
ETF懶人包閱讀進度 | |||||
1~5 | 6 | 7 | 8 | 9-10 | 11~12 |
ETF的基本概念 | ETF的種類 | 如何判斷ETF的好壞 | ETF怎麼買 | 結語及其他資料提供 | ETF操作思考及常見問答 |
ETF的種類及分類方式有哪些?
ETF的種類可以分成以下幾種:股票、債券、不動產、商品、貨幣、特殊工具,每一個種類會有不同的分類方式。
新手可以先從股票ETF(美國市場、大型股ETF)及債券ETF開始了解,以下一一介紹。
股票型ETF
股票型ETF常見的分類方法:
- 以區域分類
- 以規模分類
- 以單一國家/地區分類
- 以單一產業/主題分類
- 以投資風格/策略分類
舉例來說:
- 以規模分類的ETF:美股的SPY、VOO、IVV (S&P500指數)
- 以市場分類的ETF:美股的VTI (美國整體市場指數)
股票型ETF適合新手的類別:大型股、美國市場。
債券型ETF
債券型ETF常見的分類方法:
- 以發行單位分類:公債(國債、政府債)、公司債
- 以市場分類:已開發市場債、新興市場債
- 以風險分類:投資等級債、垃圾債券(高收益債)
舉例來說:
- 以發行單位分類的ETF:美國公債ETF TLT(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指數)、IEF(7-1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指數)
債券型ETF適合新手的類別:美國公債、綜合投資等級債。
不動產型ETF
不動產型ETF常見的分類方法:以國家/地區分類 (美國、非美國)。
舉例來說:
- VNQ(美國可投資市場不動產指數)
- VNQI(非美國不動產指數)
不動產型ETF適合新手的類別:美國不動產市場。
商品型ETF
商品型ETF常見的分類方法:以原物料/非原物料分類 – 貴金屬類、能源類、農產品與牲畜類。
舉例來說:
- GLD(黃金期貨)
- USO(石油期貨)
- DBA(農業)
商品型ETF適合新手的類別:黃金。
貨幣型ETF
貨幣ETF常見的分類方法:
- 以貨幣分類:美元、歐元、日元…等
- 直接買進一籃子的貨幣
舉例來說:
- UUP(美元指數看漲)
- FXE(歐元)
貨幣型ETF適合新手的類別:全都不適合新手。
特殊工具ETF
特殊工具ETF常見的分類方法:以操作風格分類 – 槓桿型、反向型。
舉例來說:
- 台灣50正2(槓桿型)
- 台灣50反(反向型)
特殊工具ETF適合新手的類別:全都不適合新手。
以下將詳細解說各項ETF種類的內容,你可以一一點擊閱讀:
股票ETF
ETF就是能夠一次持有一籃子的標的,股票ETF就是一次持有一籃子不同的股票。
股票ETF有四種分類:以區域分類、以規模分類、以國家/地區分類、以產業別/主題分類、以投資風格分類。
1. 以區域分類:美國市場、非美國已開發市場、新興市場
以區域分類來說,因為美國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中心,所以一般會以美國作為區分,可分成:美國股票、國際市場股票(非美國市場股票),其中國際市場股票又可以分為 非美已開發市場、新興市場。
舉例來說,VTI就是投資全美國市場的ETF,VEA、IEFA、SCHF是投資非美國已開發市場的ETF,VWO、IEMG則是投資新興市場的ETF,也有非美已開發市場及新興市場都有包含的ETF,像是VXUS。
投資國際市場股票(非美國市場股票)的ETF,要特別注意政治、經濟、匯率等風險,通常這類的ETF費用率也比較高,在投資前務必先看清楚再決定。
更多國際市場股票ETF的介紹,請參考這篇文章:國際股票ETF是什麼?投資有哪些優勢及風險?
2. 以規模分類:大型股ETF、中型股ETF、小型股ETF
大型股ETF,指的就是買進非常多市值龐大公司股票的ETF,以美股來說,最常見的就是追蹤S&P500指數(由美國500家大型企業成分股所組成的指數)的ETF,像是SPY、IVV、VOO都是追蹤這個指數。
中型股ETF及小型股ETF,通常的定義是「排除了前幾百大股票」之後剩下的公司,像是IJH(排名500以後400檔的中型股)、IJR(排名900以後600檔的小型股)、IWM(排名1000以後的2000檔的小型股)。
補充:以美股來說,就算是中小型股,但放在台股裡面,可能很多都可以算大型股了,而台灣的中小型股,在美股中可能都算是微型股或更小型的股票。
3. 以國家/地區分類:日本、英國、香港...等等
投資特定國家/地區的ETF,像是投資日本的ETF EWJ、投資英國的ETF EWU、投資香港的ETF EWH...等等。
4.以產業別/主題分類:科技業、生技業、電動車概念股、資安股...等等
產業別ETF
以產業別來分類的ETF,就是投資於一籃子特定產業的ETF,
像是投資能源產業、科技產業、生技產業等等,或是以主題分類,像是電動車概念股、資訊安全概念股等等。
對景氣週期有一定判斷能力的投資人來說,判斷接下來較有機會的產業,再將資金轉移到對應的產業ETF上,就有可能在不同時機點獲利,但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因為我們都沒有水晶球,預測未來趨勢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要怎麼判斷產業ETF的產業呢?這不是誰說了算,是有公定規則的,目前全球產業的分類方式較知名的有兩種:
- GICS (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 ICB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Benchmark)
以GICS來說,它將產業劃分成11種類別,而以ETF來說,最多只會進到第二層有24個行業組別 。
產業劃分的相關資訊,我們在這邊不再繼續深入介紹,請參考此篇文章:
全球產業分類方式》GICS、ICB是什麼?兩種有什麼不同?行業分類標準介紹
目前資金規模較大的產業型ETF有QQQ(Nasdaq100科技股)、VGT(資訊科技類股)、XLY(非必須消費、媒體、通路)...等等。
提醒:想投資產業型ETF,要注意過度集中在少數股票的問題(有些產業型ETF持股最大的股票就佔整體的10%),也建議至少熟悉該ETF持股前三大的股票,千萬不要只看名字就買。
更多產業型ETF的資訊,請參考此篇文章:產業型ETF(Sector ETF)是什麼?
主題型ETF
另一種產業分類是根據題材、主題來做分類,稱為主題型ETF或題材型ETF。
它採用的就不像是GICS這種標準的分類方式,而是根據特定主題來決定ETF成分股組成,例如:5G、AI人工智能、電動車、ESG、元宇宙。
這些成分股可能是跨產業組成,例如5G概念股可能就包括屬於不動產類的電塔基站、屬於科技和消費品的手機公司、半導體類的晶片公司
每當新的技術、新的概念被發明時,投信業者也會推出建立新的指數編制規則,找出相對應的成分股來組成ETF,讓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快速分散到相關標的上。
無論產業型ETF或是主題型ETF,投資範圍往往都比較小、持股檔數更加集中,ETF費用率也比一般的ETF更昂貴一點。適合對特定產業題材有看法的人使用。
5. 以投資策略分類:Smart Beta ETF(成長型、價值型、股利型、波動型...等等)
Smart Beta ETF泛指所有「特定投資策略風格」的ETF,又稱因子投資選股法,上述所提到的以市值區分、以國家/地區及產業區分的ETF分類,是屬於傳統上的分類,把這些傳統分類出的ETF裡,再依不同因子挑選出標的,就是Smart Beta ETF的選股方法。
看到這裡你可以知道:Smart Beta 的Smart只是另一種選股的方法,不是比較聰明的去選股的意思,而Beta則是指盡量複製指數績效的意思,
簡單的說,就是希望透過不同的因子挑選持股,找到比單純根據市值規模持股更好的判斷基準,得到超額報酬。
補充:在投資組合理論中有Alpha跟Beta兩種名詞,Alpha指的是戰勝指數的能力程度,Beta是ETF指數績效的複製程度。
更詳細的介紹請參考此篇文章:評估基金風險的3大 風險係數 指標:夏普值、標準差、Beta值
Smart Beta 最常見的分類有:成長型、價值型...等等,
其中成長型及價值型ETF在意義上不是指它未來會成長,或是它未來會有價值,只是對股價的一種估值評價。
在傳統的定義上,成長型是高估值的意思(現在買是比較貴的),價值型是沒有高估值的股票(現在買是比較便宜的),而且,就算被認為是成長型或價值型的ETF,也不代表未來一定是如此,在股票類型、指數上也有相似的分類方法,也是同樣的道理。
成長型ETF常見的有VUG、IWF,價值型ETF常見的有VTV、IWD,現在市面上有非常多成長型及價值型的ETF,投資前可以多比較看看。
更多Smart Beta的介紹與分類,請參考此篇文章:Smart Beta ETF 是什麼?有什麼優缺點?
債券ETF
了解債券ETF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債券是什麼:債券(Bond)是一種借據,一般來說會以年限做區分,例如20年期的債券,就表示他跟你借的這筆錢,20年後才會還你,這期間則是會在固定期間給你固定的利息。
債券分類
債券可以以發行單位分成兩種,國債及公司債:
1. 由國家政府發行的就稱為國債Government Bonds(或政府債、主權債)
一般認為國家發行的債券相對安全,除非國家倒閉、稅收不足以償還債務,否則很大機率可以領回利息和本金。其中被認為最安全的是美國政府債(稱為美國公債 or 公債),這是最重要的債券類別。
歷史上國家債務違約的例子很少,先進已開發國家幾乎被認為極難違約,新興市場及開發中國家,如阿根廷、俄羅斯等國家,過去零星有過一些違約紀錄,因此並不是完全零風險。
2. 由企業發行的就稱為公司債Corporate Bond
當然還有其他的類別,像是以市場區分的已開發市場(或成熟市場)債、新興市場債,或是以風險區分的投資等級債、垃圾債券Junk bond(或稱高收益債)。
債券中最安全的是公債,而公債中目前被視為最安全的就是美國政府公債(Treasuries)。
可閱讀:美國公債是什麼?
債券最重要的分類,則是根據風險高低區別,可分為:
- 投資等級債
- 非投資等級債(垃圾債)
提醒:新手可從美國公債及投資等級債券開始。
債券ETF是什麼?跟債券有什麼不一樣?
債券ETF的原理就是根據事先決定好的規則,買賣並持有一籃子不同的債券,
例如:7-10年期的債券ETF,就表示基金經理人會控管ETF的年限,將持有債券一直維持在7-10年,債券ETF沒有基金經理人任何主觀的想法,所以如果是想穩定配息的投資人,或是想做資產配置的投資人,債券ETF幾乎是必備的資產類別。
常見的債券ETF有:IEF(7-10年期)、TLT(20+年期)
債券ETF與債券不同的地方有4個:
- 方便性
- 持有目的
- 對利率敏感度
- 稅與手續費費用
債券vs.債券ETF | ||
項目 | 債券ETF | 債券 |
方便性 | -一般人較容易買賣 -幾百美元就可以持有債券ETF投資組合,流動性佳 |
-需較大資產才能買賣 -一單位通常是1萬美元以上甚至更高。流動性差 |
持有目的 | 1.長期市場價值的增值
2.股市有風險時有互補效果 |
領配息 |
對利率敏感度 | 會一直持有特定到期日的債券,對利率及市場風險的特性一致。 | 債券到期日會一直減少,利率會一直變化 |
稅與手續費費用 | -課稅 -手續費低 |
-有些有免稅或稅務優惠 -手續費高 |
資料整理:Mr.Market 市場先生 |
想了解更多關於債券ETF的介紹,請參考以下兩篇文章:
如果你有美股帳戶,可以直接買海外的債券ETF,如果沒有美股帳戶,你也可以在台股帳戶買進追蹤美國國債的ETF,像是元大美債20年(00679B)、元大美債7-10年(00697B)、國泰20年美債(00687B)...等等。
補充:美股券商相對台股券商,ETF選擇比較多,券商手續費也比較低,但是會有一些匯兌成本與管理上的麻煩,所以兩者各有優缺點。
如果想開美股帳戶,可參考此篇文章:美股開戶教學 》 推薦比較TOP5 美股開戶券商
不動產ETF
不動產ETF又可稱作房地產ETF,它的投資標的是不動產投資信託(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REITs),
包過商辦、購物中心、電塔、數據中心、醫療中心、物流中心等等,也可稱作REITs ETF。
它把不動產證券化,將辦公大樓、商場這些不動產的投資切割成股份,
讓一般資金不多的人,也能透過持有股份的方式投資不動產,讓不動產更有流動性,也讓物業所有人更容易增加資金周轉。
而買進一籃子REITs的ETF就是不動產ETF,例如VNQ、VNQI。
不動產ETF雖然解決直接買賣不動產會遇到的問題,但這類的ETF波動是比較大的,它跟股市的波動幾乎一至甚至更大(例如2008年的次貸危機,它的波動就比股市劇烈很多),所以在投資這類ETF之前,務必注意它的波動風險。
早年不動產REITs是一個獨特的資產類別,但近年這個類別已經被包括在S&P500指數成分股中,因此分散投資整個美國大型股或者國家地區時,就可以投資到一部分。目前不動產類ETF,被歸類在股票型ETF的單一產業類ETF中。
關於更多不動產ETF的介紹,請參考此篇文章:REITs是什麼?最完整的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投資懶人包
商品ETF
商品ETF(Commodity ETF)指的是原物料商品類,像是黃金、白銀、石油、黃豆、玉米、小麥等等。
以下列舉一些商品ETF的分類及標的:
- 貴金屬類:例如 GLD(黃金期貨ETF)
- 能源類:例如 USO(石油期貨ETF)
- 農產品與牲畜類:例如 DBA(農業ETF)
商品ETF最主要的作用是:比交易期貨所需的單位金額更低、交易更方便。
與股市主要來自經濟成長不同,商品ETF的漲跌來自通貨膨脹,通膨越嚴重,美元價值就會下降,在商品價值不變的情況下,人們就會需要更多錢去買商品,所以通貨膨脹與商品ETF通常是正比的關係。(通膨越嚴重,商品ETF報酬就越高)
如果未來通膨非常嚴重,此類ETF就會是很好的避險工具。
補充:由於除了黃金ETF以外,大部分的商品型ETF持有成本都相對高,且波動過大,因此商品ETF一般只作為替代期貨的短線小額交易工具。其中僅黃金ETF相對適合長期持有。
不常見的ETF:貨幣型、特殊工具型(反向型、槓桿型)
貨幣型、特殊工具型的ETF不適合長期持有,市場先生也不建議新手操作這些類型的ETF。原因是這些大都是期貨類,它的手續費、交易稅及內扣費用都非常高,不如直接去買期貨。
貨幣型
貨幣ETF(Currency ETF)主要功能是追蹤單一貨幣指數(例如:美元指數)或買進一籃子的貨幣。
此類型的ETF既不適合長期持有、不適合作為投機、也有其他替代品可取代,因此在ETF的世界中,存在感算是比較低的產品。
更多關於貨幣ETF的介紹,請參考此篇文章:貨幣型ETF
特殊工具型
上述講到的資產類別:股票、債券、不動產、商品原物料、貨幣,都屬於買進資產的ETF,但其實這些資產都可以用期貨操作(尤其商品原物料型ETF,大部分都是用期貨操作),於是就產生另外一種以期貨為投資工具的ETF。
這類型的ETF不算是一種資產類別,可以算是應用期貨這個投資工具而衍生的ETF,以下將簡單介紹三種:反向型、槓桿型、VIX指數期貨型
- 反向型ETF:顧名思義,就是跟某個標的反著做的意思,該標的物上漲,它就會下跌,該標的物下跌,它就會上漲。
更多詳細說明請參考這篇文章:反向ETF是什麼? 投資台灣50反要注意什麼?
- 槓桿型ETF:理論上就是有放大波動效果的ETF,例如元大台灣50正2,就是開兩倍槓桿,標的物上漲5%,2倍槓桿ETF應該要上漲10%的意思(但實際上有沒有真的到2倍就不一定了),國外也有許多槓桿3倍科技股、3倍原油等商品。
更多詳細說明請參考這篇文章:槓桿型ETF是什麼?買0050正2要注意什麼?
- VIX指數期貨ETF:VIX指數(Volatility Index)又稱作波動率指數、恐慌指數,代表投資人對股市恐慌(擔心)程度,當大家覺得恐慌(波動變劇烈)的時候就會上漲。
更多詳細說明請參考這篇文章:VIX恐慌指數是什麼?
為什麼投資新手可以先從美國市場開始學習?
新手可從美國股市、美國債市開始接觸,原因如下:
- 美國股票市場是全球規模相對較大、能找到全球絕大多數重要的企業。
- 美國債券市場非常發達,尤其美國公債,至少目前是被視為無風險、等同貨幣的商品。
- 美國市場資訊更加流通透明、市場更加有效率,降低新手踩到雷的機率。
以股票市場來說,美國是全球目前相對較大的股票市場,約佔全球股票總市值 60% (含加拿大),許多大型企業目前也集中在美國。
全球很多新的、有潛力的新公司也可能會選擇在美國股市上市,因為更容易取得資本、得到更高估值評價,所以美國股票市場就自然成為目前較大型的投資市場。
以債券市場來說,第一,國家會比公司穩定(國家比公司不容易倒閉),第二,選對國家也很重要,由於美國是全球目前的經濟中心,所以美國公債也常被視為倒閉機率較低的債券。
因為美國股市債市都是全球相對較大的市場,資訊也很透明,對投資人來說更容易取得資訊。此外市場也更有效率,各種資訊能充分反映在價格上,即使是法人也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資訊優勢。
ETF懶人包閱讀進度 | |||||
1~5 | 6 | 7 | 8 | 9-10 | 11~12 |
ETF的基本概念 | ETF的種類 | 如何判斷ETF的好壞 | ETF怎麼買 | 結語及其他資料提供 | ETF操作思考及常見問答 |
如何判斷ETF的好壞?
要判斷一個ETF的好壞,可以從基金規模、追蹤誤差、以及折溢價等3個面相做為指標,以下一一介紹。
ETF的資金規模(AUM)
ETF的目標就是追蹤指數,也就是說,指數有什麼,它就買什麼。
ETF規模大,代表投入這檔ETF的資金量比較大,也代表它的重要性高,這往往也反映了它的品質,包括追蹤誤差小、費用低、追蹤指數的重要性高。
在眾多同類ETF中如果不會挑,那先從規模大的ETF挑起,可以避免選錯ETF的可能。
同樣的,應該要避免資金規模(AUM)太小的ETF。
當ETF追蹤的指數的標的很多,例如追蹤S&P500的ETF,就必須買進美國的500家大型企業股票,如果基金規模太小,甚至可能資金不足、無法精確按比例買進複製指數編列的成分股票,就無法盡可能完美追蹤指數,產生巨大的追蹤誤差(追蹤誤差的介紹之後會提到,請繼續往下看)。
更多關於資金規模的資訊,請參考此篇文章:如果資金規模太小,會遇到什麼問題?
ETF的追蹤誤差
要判斷一個ETF的品質,有個簡單的原則:用越低成本去越完美複製指數的ETF,就是越好的ETF。
低成本就是上述提到的內扣費用,那要怎麼判斷一檔ETF有沒有複製指數的完美程度?
答案就是追蹤誤差(Tracking Error),這是一個常用來評估ETF品質的重要指標,用來衡量ETF投資的表現。
ETF雖然是追蹤指數,但它畢竟不是指數,是在股票市場被交易出來的(有時買貴一點、有時買便宜一點…等等狀況),而且ETF也有內扣費用,所以沒辦法跟指數完全一模一樣,ETF的淨值報酬與指數報酬之間的差異,就是「追蹤誤差」。
一般來說,ETF績效落後指數的程度大約就是內扣費用的幅度(交易的價格沒有差到這麼多),追蹤誤差越小,代表這檔ETF越完美複製指數,越大就表示它追蹤的越差。
說到這裡,或許你也發現了,ETF的好壞不是看它漲跌多少,而是取決於ETF有沒有盡可能完美的追蹤指數,這也就是為什麼ETF追求的是與指數相同的報酬,而不是追求更高的報酬。
- 追蹤誤差計算公式:ETF(淨值)報酬變化 和 指數報酬變化 取標準差
但由於這個算法不是很好理解,所以我們可以用簡化的版本來看:各年期ETF淨值年化報酬和指數(Index)年化報酬的差異,這在各個ETF的官網上都可以找得到。
以追蹤S&P500指數的SPY ETF 稅前績效為例:
ETF與指數的年化報酬率 | ||||
時間 | 1年 | 3年 | 5年 | 10年 |
SPY ETF NAV(ETF淨值年化報酬) | 30.25% | 11.76% | 14.60% | 12.55% |
Benchmark index(追蹤指數年化報酬) | 30.45% | 11.91% | 14.76% | 12.70% |
本表為資訊整理與工具使用經驗分享,無任何操作推介之意,不代表推薦任何開戶建議,投資必定有風險,投資前自行研究分析判斷。 資料來源:ssga.com 資料日期:2024/02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追蹤誤差 = Benchmark index(追蹤指數報酬) – SPY ETF NAV(ETF淨值報酬)
SPY 的追蹤誤差 | ||||
追蹤誤差 (年化差值) | 1年 | 3年 | 5年 | 10年 |
0.2% | 0.15% | 0.16% | 0.15% | |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SPY的費用率是0.0945%,意思是如果ETF精準追蹤,那每年預計ETF會輸給只數0.0945%,
由上表可知近一年的追蹤誤差比費用率略大一些,時季大約輸0.13%~0.16%,但以長期來說還算是合理範圍,
只是近年來有其他追蹤S&P500指數的ETF誤差都相對較小,例如IVV、VOO,所以如果想買追蹤同一指數的ETF,可再尋找其他追蹤誤差更小的替代選項。
更多關於追蹤誤差的資訊,請參考此篇文章:ETF的追蹤誤差是什麼?
ETF折溢價
了解ETF折溢價之前,要先知道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淨值。
ETF的本質就是一檔基金,而淨值就是一單位基金持有的投資組合當下實際的價值。
ETF淨值(Net Asset Value,簡稱NAV)= (基金總資產-基金總負債) ÷ 基金總單位數,也就是基金實際的價值。
由於ETF可以在股票交易所買賣,所以ETF除了淨值之外,還有ETF市價(眾人的買賣出價,不一定會等於淨值)。
ETF跟股票一樣,有大家都搶著買的,也有大家都搶著賣的,所以ETF的市價就會隨著供需浮動,雖然市價不會和淨值差異太大,但仍會有些差異,這些價差就是折價與溢價:
- 折價 (Discount):代表ETF的「市價」小於「淨值」,例如淨值10元的ETF,市價只有9.6元。
- 溢價 (Premium):代表ETF的「市價」大於「淨值」,例如淨值10元的ETF,市價卻有10.7元。
一般長期而言,我們認為折溢價長期而言會趨近零,因為折溢價太大通常會被套利,但短期仍可能因為眾人貪婪恐懼導致價格脫離淨值太多,所以投資人應該注意避免買到溢價大的ETF。
更多ETF折溢價完整知識,請可參考此篇文章:折溢價意思是什麼?如何查詢ETF折溢價?
ETF懶人包閱讀進度 | |||||
1~5 | 6 | 7 | 8 | 9-10 | 11~12 |
ETF的基本概念 | ETF的種類 | 如何判斷ETF的好壞 | ETF怎麼買 | 結語及其他資料提供 | ETF操作思考及常見問答 |
ETF怎麼買?
在你弄清楚ETF的基本概念與種類區別,甚至理解判斷ETF好壞的幾個指標之後,接著就是要開始實際購買ETF了,以下將分析台股、國外ETF各自的購買管道。
開一個證券戶(台股、美股)
ETF跟股票一樣需要有證券戶才能進行買賣,如果你還沒開證券戶,請先開戶。
台股有兩種開戶方式:
- 帶著雙證件、印章、一千元現金,找一個家裡附近的券商,走進去說明你要開戶後,現場的營業員就會帶著你一步步完成開戶,非常簡單。(實體開戶要帶現金,是因為證券戶需要綁定一個扣款銀行戶,券商通常都有指定配合的銀行戶頭)
- 直接在線上開戶,現在台灣各大券商幾乎都可以直接在網路上完成開戶。
想比較各大證券戶,可閱讀:證券股票開戶比較整理
想取得開戶優惠,可閱讀:各大券商股票手續費/折扣整理
美股開戶方式:想買美國的ETF,一般來說,使用美國的網路券商費用會較低,可參考美股券商比較:5間美股開戶券商比較
台股ETF怎麼買?
台股ETF的申購方式有兩種,包含自行下單(一般交易及零股交易)與定期定額。
買台股ETF方式一:自行下單(一般交易及零股交易)
以台股來說,一般交易的單位數為「張」,一張=1,000股
以下圖元大台灣50(0050)為案例,此時此刻價位為138.30元,這是指一股的價錢,所以一張=138.30×1,000=138,300元,這就是此時此刻一張0050 ETF的價錢。
如果你以138.30元的價錢買進,那就是此時此刻的「市價」,以市價買會馬上成交。
你也可以選擇比138.30多一點或少一點的價位下單,即是「限價」,符合價格才會成交。
如果不想買這麼多股數,你也可以選擇零股交易,交易介面跟一般交易差不多,零股為1~999股(等於買一股0050 ETF只要花138.30元),想買多少股都可以自己決定。
買台股ETF的方式二:定期定額
開完證券戶之後,營業員會請你用手機下載券商的app,下載完成後進入app,就會看到定期定額的功能,如果找不到定期定額的功能,請詢問券商的營業員。
進入定期定額的介面後,選想定期定額的ETF,並填入每月扣款的金額,選擇每月扣款日期後就完成了,事後如果想改標的、金額或日期,也都可以在app裡做變更。
註:關於扣款的時機,我們之後也會陸續提到,請繼續往下看。
國外的ETF怎麼買?
想申購國ETF可以用海外券商app下單,或是透過國內股票券商複委託。
買海外ETF方式一:海外券商網頁/app下單
用海外券商下單買ETF的操作模式跟台股券商的介面不太一樣,但網頁或APP按鈕都差不多。
以美股券商Firstrade 為例:
更多有關 Firstrade 券商的資訊,請參考以下文章:
想比較其他國外券商,請參考這篇文章:5間美股開戶券商比較整理
買海外ETF方式二:複委託(Sub-brokerage)
複委託的全名是:受託買賣外國有價證券業務。
在國內買股票的時候,是透過券商去跟台灣證券交易所下單,那複委託就是透過國內券商去跟國外的證券交易所下單。
大部分的國內券商都有複委託的服務,但這不是開戶後就直接有的,複委託需另外開通,開通的方式也不難,只要跟營業員或是券商客服聯繫,他就會指導你開通。
複委託因為是委託國內券商去國外下單,所以手續費會跟直接使用海外券商有點不同,以下以富邦證券複委託買美股,及國外券商Firstrade為例:
手續費、稅務比較 | ||
富邦證 複委託 |
美國券商 Firstrade |
|
手續費 | 買入及賣出皆為: 手續費0.25%,最低25美元 (可能會有不定期的手續費優惠) |
免手續費 |
現金股利稅 | 美股或ETF如果有配現金股利需扣30%的稅金 | |
資料整理:Mr.Market市場先生 |
由此可知,雖然複委託能直接用台灣券商下單,但相對費用會比較高。
但複委託也是有好處的,你的資金是由台灣券商處理,所以不用把錢匯到海外,省下海外電匯費之外,有些人也不放心把資金匯到海外銀行,所以複委託另一種層面也有安心的效果。
如果你不是頻繁進出交易,只做長線投資的話,那複委託就很適合你。
如果你完全不放心把錢匯到海外,那複委託就是你唯一的選擇。
複委託下單介面跟一般的台股下單很像,只是會多了「複委託」的字樣,選擇想要的價位跟股數,按「買進」即可:
關於更多複委託的資訊請參考:複委託是什麼?最新券商複委託手續費比較
關於更多ETF怎麼買的資訊,可閱讀:ETF怎麼買?從ETF開戶到下單買進ETF完整教學
ETF懶人包閱讀進度 | |||||
1~5 | 6 | 7 | 8 | 9-10 | 11~12 |
ETF的基本概念 | ETF的種類 | 如何判斷ETF的好壞 | ETF怎麼買 | 結語及其他資料提供 | ETF操作思考及常見問答 |
結語:ETF新手入門教學
市場先生認為ETF不僅是一個投資工具,也是一個投資方法。
不是用ETF創造報酬,而是利用ETF讓整體的資產帶來更穩定的報酬,建議可以先對ETF跟資產配置有充足的認識之後,再去投資ETF會比較好。
如何查詢ETF的資料
台股 ETF 所有資料查詢:https://www.twse.com.tw/zh/ETF/news
台股 ETF 即時報價查詢:https://mis.twse.com.tw/stock/etf_nav.jsp?ex=tse
全球 ETF(包含美股ETF) 所有資料查詢:https://etfdb.com/screener/ (英文)、fidelity、各ETF官網
附上ETF常見的中英文詞彙對照:ETF投資專有名詞》常用中文英文對照
ETF懶人包閱讀進度 | |||||
1~5 | 6 | 7 | 8 | 9-10 | 11~12 |
ETF的基本概念 | ETF的種類 | 如何判斷ETF的好壞 | ETF怎麼買 | 結語及其他資料提供 | ETF操作思考及常見問答 |
ETF的操作思考
問:要怎麼用ETF賺錢?
買進ETF,最大的目的就是分散風險,並追求整體市場的報酬。
就長期而言,分散投資於整體股票市場的ETF的年化報酬率為8%~10%(扣掉通貨膨脹約6%~8%)。
想了解更多有關ETF的介紹,請參考此篇文章:ETF是什麼? 市場先生推薦 ETF 怎麼買報酬率超過6%
問:為什麼要用ETF執行被動投資,而不是主動投資?
被動投資(Passive Investing)一詞在前面一直都有提到,是因為ETF就是被動投資最重要的工具,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你用ETF去做主動投資,那完全跟ETF的理念背道而馳。
為什麼投資會有主動跟被動的差別?是因為投資有兩個動作:選股與擇時(選要買哪一檔股票,跟選什麼時候要買那一檔股票)
被動投資簡單來說,就是這兩個動作都不做,直接持有整體市場的所有標的,得到跟整體市場一樣的報酬。
ETF就是持有一籃子標的的投資工具,你可以發現,被動投資的原理跟ETF幾乎是一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ETF非常適合拿來做被動投資的原因。
如果拿ETF去做主動投資,或許可以做到擇時,但無法做到選股,因為ETF是追蹤某一個指數,指數裡面編列什麼,ETF就去追蹤什麼,這跟「選股」這個動作沒有太大的關係。
就算你想試試擇時去創造更好的報酬,但實際上以長期來看,不論是頻率的次數(分成年初、季初、月初投入)還是買進的時間點(每月的投入時間點),也只是0.5%以下的差別,影響並不大,而且你還要花時間去判斷買進時機,並沒有比較划算。
每月買進的時機點更詳細的回測數據我們之後會提到,請繼續往下看。
有關頻率的實測數據,請參考這篇文章:定期定額該用什麼頻率投資? 每月、每季、每年分批投入,結果差多少?
要注意的是,也有少部分的ETF所追蹤的指數,其中指數的選股與權重採取的是人為主動判斷,例如知名的方舟系列ETF。並不是所有ETF都絕對是被動投資,投資前應該對ETF有充足的了解。
問:為什麼要用ETF做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的定義是:透過將資金投資到不同類型的資產類別上,達成期望的風險與報酬的配置。而ETF則是目前可以相對用最低成本,就能廣泛分散投資不同類型資產的工具。
透過將資金分散在不同的籃子(ETF)裡,例如:股票籃子、債券籃子...等等,去分散各類資產的風險,得到相對穩定的報酬。
簡單看一張圖你就會明白了:
要注意的是,就算是相對穩定的報酬,也不代表一定是長期向上的報酬(因為就算是指數,也有大起大落的時候),而是相對投資個股而言更穩定的報酬。
所以我們也可以說,用ETF做資產配置的目標就是: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
問:如何用ETF去做資產配置?
在此篇文章中,為什麼我們會一直提到股票ETF與債券ETF?那是因為股票市場行情上漲時,債券就會下跌,股票市場行情下跌時,債券市場就會上漲,這就是股債市場現象的「負相關」,也就是因為它們是負相關,所以在做資產配置時,股票和債券是投資人很常拿來配置的資產類別。
每個資產類別都有自己的走勢,如果以股票為基準,有的跟股票呈現負相關,有的則是無相關(也就是它的走勢與股票無關),利用每個資產類別的走勢去做資產配置,就能做到波動性減少,但報酬沒有太大犧牲的效果。
市場先生有開一個用ETF進行資產配置的示範帳號,有興趣了解請參考此篇文章:
【本文為資訊整理與觀念教學分享,無任何投資推薦之意,ETF/基金投資有風險,投資前務必詳閱公開說明書並自行研究分析判斷。】
ETF投資常見問答
ETF是什麼?
ETF(英文: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全名是交易所買賣基金,也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是指買賣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樣的指數型基金。
將ETF名稱拆解來看就更好理解了:
- 指數–>追蹤某一個指數
- 股票型–>能在股票交易所買賣、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樣 (投資標的不限於股票)
- 基金–>由投信公司管理,小資金就可以一次買進一籃子標的
從名字可以知道,ETF其實就是基金一種,所謂的基金就是幫你分散投資一籃子標的,標的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或其他商品。
ETF怎麼買?
ETF要從股票市場買進,也就是跟買股票一樣,用證券帳戶買。
想買台股的ETF,就要開台股證券戶,有兩種開戶方式:
- 帶著雙證件、印章、一千元現金,找一個家裡附近的券商,走進去說明你要開戶後,現場的營業員就會帶著你一步步完成開戶,非常簡單。
- 直接在線上開戶,現在很多券商的官網,或是券商的App,就有提供網路開戶的服務。
想比較其他證券戶,可閱讀:證券股票開戶推薦
想買美國的ETF,一般來說,使用美國的網路券商費用會較低,可參考美股開戶比較:美股開戶推薦哪一間?
ETF的優點與缺點?
ETF優點
- 可分散風險:
ETF能一次投資一籃子的標的,避免單一個股大漲大跌的風險,降低波動性。 - 有多種標的:
ETF追蹤的指數可能涵蓋非常多的國家、地區或產業,市面上也有非常多追蹤不同指數的ETF,投資人的選擇更多樣。 - 獲得市場報酬:
ETF跟隨指數的特性,讓投資人能獲得跟指數一樣的報酬。 - 適合長期持有:
ETF是被動跟隨指數,為被動投資的低成本工具,很適合長期投資使用。 - 費用率低:
不由專業經理人主動選股,而是追蹤一個特定指數,可減少管理成本,費用率較低。
ETF缺點
- 短線買賣會增加交易成本:
因為ETF可像股票一樣在股票市場買賣,所以容易讓一些投資人執行短線交易,但其實這樣反而會增加交易成本。 - 績效難勝過指數:
ETF是追蹤指數,所以績效會跟指數差不多,甚至因為費用因素微幅落後一點,贏過指數也不是ETF的目標。 - 追蹤誤差:
有些ETF沒有完全追蹤指數,就會產生追蹤誤差,所以選擇ETF時盡量選擇追蹤誤差小的ETF。 - 有內扣費用:
ETF雖然費用率沒有共同基金高(之後會再介紹兩者的差別),但仍會有內扣費用,有些ETF費用率極低,但也有部分ETF費用率依然昂貴。 - 有折溢價:
ETF在股市中是以買賣雙方的出價進行交易,並不是買ETF的實際價值(淨值),所以容易有時買的較便宜或是較貴的狀況。
問:ETF要何時買進?
答:「以長期投資來說,重要的是長期且有紀律的投入。」
ETF並不建議拿來當成短線交易的工具,在短線上其實何時買進也不存在標準答案,關鍵是你清楚自己買進的理由是什麼。
而ETF是長期投資非常好用的工具,以長期投資來說,只要有定期投入,其實進場點差異不大。
上述我們有提到如果在年初、季初、月初投入,長期來看也只是0.1%~0.2%的差別,影響並不大。
如果換個角度,一樣是每月定期定額投入,第一個人運氣很好,每個月都買在最低點,第二個人運氣平平,每個月買在收盤價(股市收盤前最後一筆成交的價格,如果當天都沒有成交,就是離當日最近一筆成交的價格),第三個人運氣不好每月都買在最高點,長期下來三個人的年化報酬率會有什麼差別?
假設於1995年開始,每月定額定額用10,000元買SPY ETF 直到2020年,結果如下:
26年下來,幸運兒跟倒楣鬼只有0.42%的差別,所以答案還是差不多。
所以影響投資成果的關鍵,並不是判斷什麼時候買入,而是長期且有紀律的買入,只要你做到這一點,根本不用擔心買點的問題。
問:ETF何時賣出?
對個股來說,最常見的賣出時機就是:當初買進的理由消失時就賣出、停利停損的賣出計畫,或是設定期限,時間到了就賣出。(詳情可參考這篇文章:長期投資 等於「不賣股票」嗎? 這樣想…你就危險了!)
但一般追蹤指數的ETF為長期投資,但如果真的需要資金,或是想開始規劃退休生活,要怎麼賣掉?
我們不能預測未來的高低點,為了不怕錯過或賣在相對低點影響報酬,比較好的做法就是分批賣出,把時間拉長到1~2年甚至2~3年分批變現,就有機會賣在相對平均的價格。
補充:不管是投資什麼資產類別,都要用「閒錢」投資,而不是用急需或是短期內會用到的錢,如果你常常碰到要把投資ETF的錢領出的狀況,建議可以對自己做一個財務上的審視,例如重新思考投資的金額是否過大,或是現階段是否不適合投資等狀況。
問:總共要買幾檔ETF?持股越多的ETF就越好嗎?
一般的ETF理念是透過分散投資,取得跟指數差不多的報酬。
或許你這時會問:「如果只持有3~4檔,會太少、不夠分散嗎?」答案是不一定,就算你只持有一檔ETF,也不一定就代表很集中。
因為ETF本身就是持有一籃子股票的標的,舉例來說,如果你持有的是像SPY這樣的ETF,就等於一次持有500檔股票,這樣其實已經非常分散了,如果你是持有VTI(投資全美國市場的ETF),等於一次持有3,000多檔股票,又比SPY更分散,所以要持有幾檔ETF,完全看你想投資的ETF的持股而定。
看持股而定的意思並不只是持股數量越多就越分散,還要看持股的產業類別、資產類別。
- 產業類別集中時,會有週期性的風險
假設投資一檔以航運為主的ETF,某段時間可能非常開心,但像現在這樣的盛況會持續多久,沒有人能知道。
如果想做長期投資,建議避開產業過於集中的ETF,可投資國家型、地區型的ETF,通常就可以散布到該地區的各種產業,達到分散投資的效果。
想知道更多資訊,可閱讀:成長股vs景氣循環股》長期投資是否該停損?
- 資產類別集中時,會有系統性風險
系統性風險(Systematic Risk)指的就是全體市場一起遇到的、沒有一間公司能避開的風險,例如天災。
在「為什麼要用ETF做資產配置」時,我們有提到2008年金融海嘯時,如果做最基本的股票、債券配置,就能以犧牲一點點報酬的效果,來避免劇烈的浮動。
如果延續投資股票ETF VTI 跟債券ETF TLT 的案例,讓我們再來看一張圖:
這張回檔圖顯示不同年份,這三種資產配置最高點與最低點的差距。
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如果100%持有股票ETF VTI,你就有可能遇到最高達-50%的下跌,但如果資金的其中50%是持有債券TLT ETF,只會遇到最高達-20%~-30%的下跌。這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人來說相當重要。
這就是為什麼投資ETF時要注重資產配置的原因,假設股市出現系統性風險,不代表其他的市場也一起出現一樣的風險,利用不同資產類別的特性去做資產配置,就能減少遇到這類黑天鵝事件(不可預測的重大事件)時的波動。
問:一定要分散投資嗎?集中投資一定不好嗎?
我們在這篇ETF懶人包中多次提到分散投資的重要性,這是因為ETF的特性非常適合分散投資,這不代表集中投資一定就是不好的事情。
集中投資不是不好,只是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巴菲特做主動投資也是因為:他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如果你也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前提是確定別人真的不知道),或者你非常相信自己的判斷與研究能力,你也可以做集中投資。
常常聽到投資人說:「如果我知道這檔會漲,我就all in了!」問題是,沒有人能預測未來,不是嗎?
ETF懶人包閱讀進度 | |||||
1~5 | 6 | 7 | 8 | 9-10 | 11~12 |
ETF的基本概念 | ETF的種類 | 如何判斷ETF的好壞 | ETF怎麼買 | 結語及其他資料提供 | ETF操作思考及常見問答 |
編輯:Eden 主編:市場先生ETF入門懶人包閱讀完畢,歡迎繼續閱讀市場先生網站更多投資教學,學習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
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
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20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0050投資10年報酬率計算EXCL
連結失效囉,無法下載檔案~
同時太多人下載的話dropbox會暫時鎖住,過一兩個小時在看看就可以了~
有0056投資10年報酬率計算EXCL嗎? 謝謝
請問哪 幾 支ETF可以長期投資且手續費管理費便宜?
1. 你想清楚什麼是長期投資,以及了解自己在賺什麼錢,就會有答案
2. 台灣的話,總費用在0.5%以下就算便宜。美股的話,0.2%以下就算費用便宜。我自己是美股為主,僅供參考
假設你從2007年10月當年金融海嘯的最高點(最貴的地方)買進,
雖然中間2008年立刻大賠,但只要一直持有10年,到10年後年化報酬率仍有6%,贏過許多的投資標的。
投入100萬>持有10年不賣>每年可以賺6萬左右(正確嗎??), (內扣手續,,,費用另外計算的前提)
050投資10年報酬率計算EXCL, 連結失效囉,無法下載檔案~ —-> 真的很想看看,但 連結失效, 一直無法下載
我可以下載也 是dropbox連結,你等一下或換台電腦試試看
市場先生 想詢問每年ETF都還會配息跟零股嗎?
什麼意思?
請問市場先生,我是一個已退休多年的人,最近,買了一張美金壽險利變型保單,要繳四年,
七年內不可解約否則賠錢,說是一種儲蓄險,您可否對這類投資發表您的看法?因為也有朋友要跟進。
關於儲蓄險,首先你要知道真正的報酬率是多少,可以參考這篇儲蓄險利率計算
https://rich01.com/6-irr/
我認為投資是投資,保險是保險,通常是有些稅務考量才會買儲蓄險。
我不會把保險拿來順便當投資,當然如果要投也可以,前提是那筆錢你沒有其他用途。
如果報酬率沒有超過3%,你可以考慮一些美金的定存,可能報酬沒想像的高,但可以給你比較高的資金彈性
https://rich01.com/cd-interest-rate-top-3/
退休年紀的確不見得適合風險較大的標的,因此雖然有一些特別股股利和債券型基金也會有穩定的報酬,但風險較高我就先不提了,有興趣自己可以研究看看。
請問標普500是哪一支ETF呢? 謝謝
有好幾隻,SPY、IVV、VOO
可閱讀什麼是S&P500 https://rich01.com/what-is-sp500-index/
請問如果投資VOO ETF,考慮保管費(年繳內扣)的問題,讓我擔憂會否吃到最後的投資報酬率?是否ETF建議長期持有為主???
你說的是銀行的保管費,還是基金的內扣費用??
請問想要投資S&P500,要怎麼做呢?
可以用美股券商開戶
可以看這篇美股券商開戶比較:https://rich01.com/us-stocks-broker-choose/
我聽很多朋友的討論
“10年一波金融海嘯”
市場先生對這種說法怎麼看呢?@@
我自己認為是很沒根據的說法,過去是這樣不代表未來會可預期的發生
這是根據總體經濟學派 “景氣循環理論” 提出的極簡化行銷術語。
看一看景氣循環理論的基礎知識(不多)可以抓到個大概。
認同,我也覺得這種說法沒什麼根據。
景氣的確有週期性,但有週期性跟時間點可預測是兩回事。
我是完全的新手,想請問上文”如果小資族每月從薪水撥出一些錢,定期定額投入報酬率6%的標的,最後可以拿回多少呢?”的拿回來是指什麼呢?是指賣掉嗎?
最後–>就是最終出場時賣掉的意思
請問市場先生~我是投資新手,目前手上有一筆才繳清約2年的複利儲蓄險,請問是否建議解掉拿來買0050或0056呢?謝謝
兩種性質不一樣喔,一個是固定收益,一個是有風險的投資,不是只看報酬率,除非你放夠長期
最近想從投資型保單內(已獲利30%)的基金贖回60萬,想把這筆錢一部分投入殖利率高的股票(定期定額購買),一部分的現金待股市低點時入場,在還未到達預設的低點時,請問有什麼避險的工具暫時先存放?謝謝~
短期的話貨幣市場基金
可閱讀:什麼是貨幣市場基金
賠5000元=一個月的飯錢
一天的的飯錢約166元(30天計算)
即使是2017年 能這樣每天吃三餐又在都市的話….應該很難吧….
所謂指數型基金有管理費,越管越少,價格操作很大,大盤的漲幅沒有真正反應在上面,長期觀察驗證過,ETF成交量小(跟發型銀行對賭而已),少數人左手賣右手賺價差賺管理費,股市只有多頭和空頭,建議做股期,多頭買漲台積電,空頭賣空主流股,只有買跟賣,會賺大筆錢只壓一口保證金要夠,每月結算,手續費超低,賺1-2萬沒問題,指數市場沒有所謂穩定這種事情(有時間性),虧多虧少,花多久時間虧而已,長期買中華電信股票,找低點買最穩定了(股票沒有時間性除非被下市,不建議買產品股,低於30億公司)0050價格拉很高,同樣價位有很多標地物
這講法很有問題在於,你怎麼知道何時空頭何時多頭呢?
天哪!!我完全看不懂😯
這對於數字觀念差的人,只要去學習,也能理解嗎?
只要會查數字就可以喔,大部分的人不是能力看不懂,而是沒花時間去了解,都只有聽別人說。
想請教一下市場先生
對於一個投資新手來說:
建議是買美股的ETF還是台股的ETF呢?
美股呀,選擇多成本低。
但不急,就一步一步慢慢來。
哇!投資新手補問,請問有美股ETF的文供學習嗎,感謝市場先生
有,你去ETF懶人包那邊看看
買Etf是專家在買,銀行股,台中銀高雄銀遠東銀台企銀,,10塊上下買就對了,每年6–8%..省事。仁寶英業達18–21進也是,,大聯大30–33進也是,廣達48-53也是,,
您好想請問文章是否有錯誤
S&P500應該是指美國500家上市公司
而非全球最強的500家上市公司?
是的,那是簡單理解的解說方式。
市場大大,可以問一下ETF如果是一張一張買,跟定期定額,哪個會比較推薦呢?
有差嗎? 我覺得是同一件事情,差異應該很小
但聽說ETF是詐騙集團操控的把戲耶?
真的嗎?
您真幽默。
但有新聞為證,ETF是一種詐騙組織耶!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00512/PFCYSP3PF6AEO62CQOFBZRMDOY/
ETF的詐騙組織不是今年五月已被刑事局偵二大隊破獲瓦解了?(蘋果日報的新聞)
怎麼現在還會有ETF呢?
另起爐灶了?
還是ETF被新的詐騙公司接收了?
你還是去蘋果日報的網站看看熱鬧吧~~
這邊不太適合你~~
新聞要看懂啊,那個詐騙集團是騙你的錢
跟你說拿去去投資etf,卻收入自己的口袋
etf是無辜的
————
同樣手法,假裝屋主騙你說買房
拿個假地契給你,真的屋主狀況外
房子不是詐騙集團
拿假地契給你的人才是
想問一下計算部分是如何產生的 自己算是假設每個月10000投資 1年6%下去算= 10000*12*0.06=7200 一年賺的利息 +上本金120000,再乘上20年得到的是2544000,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複利計算喔,可閱讀:複利是什麼?
謝謝分享,看了之後有一個盲點沒辦法理解,就是假如假定股市長期來看是上漲的,為什麼不應該長期持有槓桿型ETF呢?我看完市場先生的另外一些文章,想出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為不如直接持有期貨降低交易成本,一個是因為長期波動的負複利。
但第一個原因就像持有原型ETF一樣,我很難靠小額去自行持有50檔到500檔的股票並且自己操作定期調整,所以才用低成本去持有整個市場,那用一定成本持有期貨換取兩倍的市場上漲行情為什麼不可行呢?
第二個原因也是假如長期持有策略是基於長期看來股市必然上漲的假設,那為何不是正向兩倍長期看漲呢?然後如果定期定額要怎麼回測呢?想敲碗市場先生~
不建議用正2,有兩個原因 (這問題很多人問,還有人問能不能用正3)
1. 過程的波動不能承受,舉例來說某次從高點下跌-50%,那你覺得正2放大兩倍會變多少?不會歸零,但應該損傷嚴重。
2. 正2的ETF持有成本較高(不如用期貨),以及追蹤時他是追蹤”每日報酬的2倍”,所以指數長期上漲的漲幅,與正2的漲幅,不是2倍的關係,通常是低於2倍。這還是那句老話,真想這樣做,如果你不怕第一點的問題,那不如用期貨。
開頭的
ETF(英文:exchange traded fund)稱為股票型指數基金,ETF也可以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翻譯上都是指「能在股票交易所買賣的指數型基金」。
這句 只能稱作是 交易所買賣基金
其他都是不確切的解釋
有債券型的ETF
指數型也不正確
也有主動型ETF
所謂的指數股票型基金,這句話其實有中文上翻譯的問題(在台灣金融領域的一些官方是使用這翻譯),它的「股票型」意思是「跟股票一樣的方式交易」,而不是指投資股票的ETF,
不過中文翻譯本來就是這樣,這稱呼的確會有讓人誤解的地方,現實就是有這些稱呼方式,所以也是得要寫出來讓大家釐清概念。
考慮到歷史歷程的話,指數型的稱呼也沒問題,即便是主動型其實也是跟著某一個主動的指數。而是因為歷史因素,早年這些ETF都是指數型,是近年金融業才開始推許多變形,
這也是為什麼伯格要發明TIF這個詞,和ETF做區隔,因為儘管一開始ETF和指數型基金很類似,但後來的ETF已經不是他當初那些指數型基金的概念。
可閱讀: 傳統指數型基金TIF和ETF有什麼不同。
交易所買賣基金,也的確是目前最好理解、最不易被誤解的稱呼方式沒錯。
請問每月投資兩萬40年後變3700萬途中不需要贖回嗎
就一直每個月固定存就好嗎
那是根據一個平均報酬率試算喔,期間所有配息利息都再投資,的確不能提出,否則無複利效果。
如果你有提出的需求,那就變成用單利去計算總報酬率。
請問市場先生,此篇文章所說的ETF年化報酬率約6%,是已經有考慮內部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嗎?
沒扣掉,但不會差太多,6%算低估的數字,而交易成本和內扣,最多也就零點幾個百分點。
請問此篇所說的etf年化報酬率6%,是已扣掉內扣成本和交易成本嗎?
沒扣掉,但不會差太多,6%算低估的數字,而交易成本和內扣,最多也就零點幾個百分點。
謝謝市場先生,拜讀文章,受益良多。